?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7-04-10 23:15魏從強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塑料成員數學

魏從強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通過組內探討和交流來獲取知識,將這種方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概述,并分析了這種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字: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前言: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學科,主要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能夠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調查顯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高,主要是學生覺得知識點單調乏味,師生、生生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而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相對陳舊,沒有抓住小學生的心理,因此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實踐證明,將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就可以改變這種現狀,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概述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

首先,互動是這種教學模式中最主要的特征,合作的實現方式就是互動,這種互動體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同時也體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互動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出學習的大體方向,在疑難處為學生做出點撥,學生之間通過互動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其次,這種教學模式為每位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要求教師根據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小組內每一名成員都要參與到學習中來,每個人的努力程度都會對小組學習成果產生重要影響,這就要求小組內部成員全部參與到討論中來,每名學生都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1]。

(二)小組合作學習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師與學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引發了教師對教學的深入思考,重新審視師生關系。首先,小組合作學習豐富了數學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學習;其次,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教師所要發揮的是引導作用,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中涉及很多概念、公式和解題方法,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學生將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學習效率將大大降低。而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營造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能夠在交流中主動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問題進行假設,并在討論中驗證假設的正確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升其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合理分組

分組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要合理控制組內人數,一方面要體現出合作的價值,另一方面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來,一般以四至六人為宜。分組過程中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考慮其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以及其性格特點、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等。分組結束以后,可以要求組內成員自己選拔出小組長、記錄員以及匯報員等,每名成員在合作中都要做好自身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這種分組方式可以使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感受到自己在小組內的價值,樹立其學好數學的信心,小組成員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2]。

(二)合理設計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基本上都是基于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某些問題,學習效果與問題的難度、趣味性有直接關系。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問題,一方面要保證問題與教學內容高度契合,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問題難度,另外還要注意問題的趣味性。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知識,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最小公倍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一些塑料條,要求塑料條顏色不同、長度不同,每個小組領兩種顏色和長度的塑料條。之后教師為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將不同顏色和長度的塑料條連成同樣的長度,最少各需要幾根?a組學生選擇塑料條的顏色為紅色和藍色,長度分別是2cm、3cm;b組學生選擇塑料條的顏色為白色和黑色,長度分別是3cm、5cm;c組學生選擇塑料條的顏色為紫色和黃色,長度分別是4cm、5cm。小組成員經過交流討論、動手實踐以后,得出這樣的結論:a組學生使用3根紅色塑料條、2根黑色塑料條;b組學生使用5根白色塑料條、3根黑色塑料條;c組學生使用5根紫色塑料條、4根黃色塑料條。之后教師問大家,這一結論是怎么得出的呢?這樣就順利引入“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三)合理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以后,要求小組內的匯報員匯報學習成果,要求匯報人員將小組中所有人的觀點都表述清楚,并表達本小組最終獲得的結論,要求其他小組成員認真思考,之后教師要組織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首先是自評,學生反思自己在本次合作學習中的表現,談談自己哪里做的不夠好,是否存在提升空間;其次是組內互評,小組長要對每位成員的努力進行肯定,并談談本小組還有哪些進步空間;第三是組間互評,主要學習其他小組的合作經驗,大家共同進步;最后是教師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努力和學習成果進行肯定,并根據匯報成果指出學生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注意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3]。

總結: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自由式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小組成員在交流、討論過程中探索知識。將這種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合作精神和探索創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因此筆者提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廣應用這種模式。

參考文獻:

[1]郭淑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15)06:121.

[2]胡鐵麗.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構建與運用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2(14)22:302.

[3]傅開華.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5(10)12:217.

猜你喜歡
塑料成員數學
兩只掛鐘
我家的新成員
塑料也高級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課題組成員
塑料的自白書
塑料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