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專業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7-04-11 12:24韋艷肖覃玉玲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年6期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特色改革

韋艷肖+覃玉玲

[摘 要]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經濟管理類與計算機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基于專業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分別從課堂教學內容體系設置、實驗教學內容體系設計、教材的選用和編寫、資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趯I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能擺脫因專業差異而帶來的教學困境,充分融合專業特色可以有較地提高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特色;教學;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68

[中圖分類號]C93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已經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技能。企業為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通過計算機進行信息管理和決策,實現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在此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統成為一個十分熱門的主題,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應運而生。目前,我國眾多高校紛紛在經濟管理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開設了管理信息系統課程以適應社會需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師生均感覺到這門課程面臨的教學和學習困難,如何擺脫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與學的困境,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著眼于專業定位,本文提出基于專業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1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學習缺乏積極性

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經管類學生認為這門課程屬于計算機課程,主要講授軟件開發知識,學習這門課程就是學習如何編寫程序,如何設計與開發軟件系統,教學內容與自己的專業難以結合,與自身將來的從事的工作并沒有太大的關聯。經管類學生從思想上不夠重視該門課程,再加上其的計算機知識薄弱,對該門課程產生排斥感,失去興趣學習,從而缺乏積極性。計算機類學生則認為自己的專業主要是學習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等技術類的課程,而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講述的是管理知識和系統工程思想方法,學習的是系統分析、系統規劃、信息系統分析及系統設計等理論知識,該課程和自己的專業并無太大關系。他們認為與其花時間學習管理信息系統,倒不如多花點精力學學Java、C++等計算機語言比較實用。事實上,系統開發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前期的規劃和設計,需要有合理需求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而編程只是系統開發的最后環節,計算機語言只是編程的工具,作為系統開發人員如果只精通幾門計算機語言,而缺少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很難成功地開發出一個滿足用戶需要的信息系統。由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在理念上存在著不同的錯誤認識,學生無法深層次地理解學習管理信息系統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從而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1.2 師資隊伍知識結構單一

目前,從事管理信息系統教學的教師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計算機專業教師,另一類是管理類專業教師。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具有較豐富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但缺乏管理學專業知識,對管理信息系統蘊涵的管理思想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因此,在課程講解上只注重信息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把該課程變當成了一門純粹的計算機課。管理類專業教師具備深厚的管理學專業知識,但計算機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薄弱,缺乏工程實踐背景和操作能力,沒有從事過系統開發工作,在教學中有意無意地忽視管理信息系統的技術屬性,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1.3 教材沒有專業區分,缺乏針對性

由于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同,學生對管理信息系統的認識角度也不同,因此,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及課程性質都應該因專業而異。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側重點不同,授課學時分配以及教學大綱也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應選擇具有專業特色的優秀教材。但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在不同專業的教學中使用的教材大同小異,有些教材雖然在教材封面上標注適用專業,但是教材內容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教學內容沒有很好地緊密聯系實際,教材中的教學案例沒有體現出專業的特色,缺乏專業針對性,難以適應教學目標差異化的要求,教學效果不理想。

1.4 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綜合性課程,很多理論與方法需要在實踐中才能被充分理解領會。從目前的實際教學來看,很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并不夠注重實踐環節。主要表現在:很多教師在講授該課程時,仍然是以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理論教學為主,理論課學時安排偏多,學生主要通過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來獲取理論知識,而實踐課學時安排相對偏少,實踐內容的設計和安排不夠合理、缺乏實用性、專業針對性不強,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驗教學方法,缺少模擬與仿真的有效實踐,貫穿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全部過程的完整案例很少。造成理論教學內容與實驗教學內容相脫節,學生無法在實踐中充分地理解和領會管理信息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難以真正得到提高,從而使教學目標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改革措施

2.1 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基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實際情況,應合理設置各章節教學內容。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教學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掌握相關管理知識及系統工程思想;了解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地位和具體應用;了解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方法及流程;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常用的管理軟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信息的傳輸和處理過程; 理解信息系統實施、運行的管理方法。在教學中可適當地降低系統分析及設計過程的技術要求。對于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注重培養系統分析人員和開發人員,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技能,教學內容主要包含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開發思想、開發技術、系統分析、系統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實施與運行與系統維護等各方面的知識。講授課程的重點應偏向于軟件系統的開發,教學內容應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及先進性,知識點要應清晰明了。尤其是對于案例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專業特色,根據學生的專業需要,有針對性地選取案例,例如:市場營銷專業,可以選取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為教學案例;電子商務專業選擇國內知名網站系統或網上購物系統;會計與財務專業可選取用友或金蝶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專業可選用典型的教務管理系統等,可以通過案例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學內容要及時更新,將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狀況及研究成果穿插到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和共享新思想,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2 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適當地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課時比例,若課時不夠,可以安排學生課余時間來完成。在實踐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生需求,根據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安排相應的實踐內容。

針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應考慮學生的專業背景,不能將MIS(管理信息系統)實踐教學變成 MIS開發課,要注意控制實踐內容的難度,實踐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從理論認識到感性認識的一個過程,使學生熟悉經管領域各種MIS的應用,了解及其開發過程。通過在實驗室中安裝ERP(企業資源計劃)軟件,通過常用的現代化管理軟件,使學生了解企業管理業務的處理流程,掌握運用MIS處理業務的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崗位實踐能力。另外,在實踐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到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實地參觀調研,了解MIS的實際構成及運行特點,為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針對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實驗內容以系統開發為主。實驗內容可安排基礎型實驗和設計型實驗?;A型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系統開發所需的基本技術,在實驗中可以引入一套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統作為背景,讓學生獨立完成系統分析,如分析數據處理、數據庫設計、網絡部署等實驗內容。設計型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相關知識根據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及開發方法,完成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及測試。由于系統的開發工作量比較大,因此設計項目需精心挑選,要求短小精悍而且貼近實務,通常以小組的方式共同完成。通過設計型實驗可以有較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2.3 教材的選用和編寫要切合學生專業特點

針對計算機類專業和經管理類兩個不同的專業,教材編寫的內容應有所側重。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是能在本專業領域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現代化管理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如何培養學生運用管理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顯得更為重要,由于他們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相對弱,課程內容不再側重于信息系統的開發技術方面,而是偏向于了解信息技術在管理中的作用,運用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管理信息收集、制訂管理計劃。因此,編寫教材時,在不破壞管理信息系統教學的完整體系的前提下,應有所側重,詳略得當。計算機類專業,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技能,講授課程的重點應該傾向軟件系統的開發,教學內容主要介紹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開發思想,以及系統的規劃、分析與設計方法。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課程以計算機知識為主,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識,因此,對于計算機類專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教材應適當補充與管理學有關的內容。

2.4 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性學科,涉及管理學、計算機科學技術、運籌學等多門課程的知識。這課程的特性要求講授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具備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學校應該培養“雙師”型教師,讓教師走出校園,到企業中去實踐,或者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各種實戰培訓,也可以適當邀請一些IT行業具有較好技能的工程師到學校指導學生實踐實訓活動、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工作。此外,在校內,也可以進行跨院系學術交流與合作,由計算機專業與管理學專業的任課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進行教學研究和科研項目研究,并經常在管理理念和計算機技術方面進行學術交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3 結 語

基于專業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要針對不同專業,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生的需求及所學知識結構和知識背景,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實踐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取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宗旨,能夠體現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融合專業特色的教學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可以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同時增強了學生專業認同感,進而提高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質量。

注:覃玉玲,通訊作者

主要參考文獻

[1]孫自廣,劉琦,何春華.融合專業特色的地方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 課程教育研究,2012(21).

[2]楊德紅,閆河.非計算機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時代,2014(8).

[3]朱磊,石慧,吳謹.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知識體系和實踐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5).

[4]李會.基于興趣教學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15).

[5]王瑞梅,張建林,王鎖柱.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改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5).

[6]徐旭.基于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1).

[7]王欣,張毅,丁濤.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5).

[8]王蘭寧,趙君喜,嚴珍珍.基于專業特色的《數學分析》課程小班化教學改革探討[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8).

猜你喜歡
管理信息系統特色改革
特色種植促增收
中醫的特色
改革之路
完美的特色黨建
改革備忘
基于B/S結構的學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互聯網+”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優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運應急信息管理平臺設計 
改革創新(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