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O2O產品消費者采納意愿研究

2017-04-11 01:25張太海張妤舟胡楊
生產力研究 2017年3期
關鍵詞:易用性外部性回歸方程

張太海,張妤舟,胡楊

(1.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2.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移動O2O產品消費者采納意愿研究

張太海1,2,張妤舟2,胡楊1

(1.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2.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移動O 2O產品的影響力和價值與其用戶基數成正比。同時,信任作為互聯網虛擬產品區別于傳統產品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消費者對于產品能否使用的判斷。文章將感知網絡外部性分為直接網絡外部性和間接網絡外部性,分別用感知使用人數和感知兼容性作為可測量的代表進行量表和問卷設計,并將感知網絡外部性和信任并列,構建二者同時通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間接影響消費者采納意愿的理論模型和相關假設。研究發現消費者的感知網絡外部性的兩個維度即感知使用人數和感知兼容性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各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其中感知兼容性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影響較大,而感知使用人數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影響則較??;信任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各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相比感知網絡外部性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響則較??;消費者的感知有用性在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信任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感知易用性在感知使用人數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易用性在感知兼容性、信任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其促進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建議以期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O 2O;網絡外部性;信任;采納意愿

一、引言

O2O已成為互聯網滲透實體經濟的重點。早期O2O主要積聚在PC端,典型的商業模式型態包括地方生活社區論壇、團購網站(包括團購引擎網站)、點評類網站、優惠券網站等,以餐飲、住宿為主;后期的移動O2O產品因為其全天候在線的特性,以及不輸PC端的信息量,多行業出現井噴增長之勢,不僅包含了餐飲、住宿,還有電影、打車/租車,及外賣業務等。作為互聯網行業三巨頭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BAT)很早便從戰略高度分別推出了各自的生活服務類網站或者產品。實物類O2O仍在探索中,出現了萬達、金鷹等購物中心與BAT合作試水O2O,品牌直營店(如優衣庫等)通過自主開發的手機APP產品的O2O實踐等方式。作為競爭勝出的本地生活服務類O2O中較成熟的團購類O2O網站如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等開始探索各自獨特的競爭優勢,并已尋求和BAT的戰略合作。移動O2O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已展現出誘人的前景,但移動O2O產品能否為消費者所廣泛接受?其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其作用路徑是什么?諸多類似的問題目前學界仍無確定答案。本文試圖從移動O2O產品消費者采納意愿的角度對其進行探討,做一些積極的探索與研究。

二、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代表性的采納意愿理論主要包括理性行為理論(TRA)、計劃行為理論(TPB)、創新擴散理論(IDT)、技術匹配理論(TTF)、技術采納理論(TAM)、整合型技術采納與使用理論(UTAUT)等,其中以Davis(1989)提出的技術采納理論最具代表性,其主要觀點是:技術感知的有用性(PU)和易用性(PEOU)是影響采納意愿和采納行為的兩個主要信念因素。感知有用性表示個體主觀意愿上對使用某個信息技術或系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其工作績效和改善其工作業績,感知易用性表示個體主觀對一個信息技術或系統是否容易使用的評價。外部因素可以直接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態度,進而影響使用意愿和使用行為。態度作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響行為意愿的中間變量,行為意愿決定使用行為[1]。學者后續研究發現,態度作為中介變量的作用并不明顯,去掉該變量后,模型的解釋力更強?;诖?,Venkatesh& Davis(2000)提出了擴展型技術采納模型TAM2,指出主觀規范、自愿性、印象、工作相關性、輸出質量、結果可展示性影響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2]。Venkatesh等(2003)研究發現計劃行為理論、PC利用模型、技術任務適配模型、社會認知理論、理性行為理論、動機模型、創新擴散理論、TAM與TPB的組合模型等理論各具優勢,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對此提出了包含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和促成因素四個核心自變量,性別、年齡、經驗和自愿性四個調節變量的整合型技術接受與使用理論(UTAUT)[3]。目前技術采納理論在學界被廣泛應用于研究對信息技術的采納和擴散研究[4],并且其穩健性和可操作性業已被許多文獻證實[5]。

個體消費行為受到包括其他用戶在內的多種因素影響?;趥€體“從眾心理”,其會對大眾評價普遍較高的產品具有較高傾向性。產品效用會隨其消費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會提高個體對產品的評價,亦即“需求方規模經濟”。該現象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行業背景下,可用“網絡外部性”來概括和解釋。Katz&Shapiro(1985)正式提出了網絡外部性概念[6]。Margolis&Stephen(1994)、張銘洪(2002)、劉中華和周潔如(2005)等界定了網絡外部性。Katz&Shapiro(1985)、Margolis(1994)等將網絡外部性分為直接網絡外部性和間接網絡外部性。Dhebar&Oren(1985)、Xie&Sirbyu(1995)從消費者規模與市場表現研究了網絡外部性,通過直接影響消費者感知效用,從而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7]。

隱私問題在電子商務中愈發受到關注,用戶和賣家之間的信任問題亦更加重要(Gefen等,2002)[8]。而在線信任最重要的是安全和隱私(Krucketal.,2002;Harris Interactive,2002;Flavian and Guinaliu,2006)。許多理論和實證研究試圖找出諸如信任等影響用戶接受的因素(Grant&Edgar,2007)。對于電子商務而言,Morgan&Hunt(1994)認為信任最重要,因為它是人與人、人與產品等許多關系的關鍵[9]。McKnight&Chervany(2002)定義了移動商務信任的概念[10]。Siau&Shen(2003)構建了移動商務消費者信任模型[11]。Thae Min Lee(2005)研究證實了信任對消費行為的重要影響[12]。Gordon Xu,Jairo A.Utierrez(2006)證明了消費者信任是移動商務成功經營的重要因素[13]。Lu,Liu,Yu(2008)研究了移動無線數據業務中信任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響[14]。

(二)研究假設

本文基于上述分析認為,可用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使用人數感知情況和感知兼容性來表現網絡外部性特征,它們將影響消費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進而影響采納意愿。信任也將影響消費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進而影響采納意愿。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對移動O2O產品的采納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消費者認為某種產品有用時,其實際使用次數就會增加;認為某種產品易用時,也會促進其使用該產品。大量研究證明了TAM在預測分析消費者對于技術產品的實際使用或購買行為中的解釋功效。Wu &Wang在其基礎上分析了移動商務采納的影響要素,并發現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是影響移動商務使用的重要因素。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感知有用性對移動O2O產品采納意向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2:感知易用性對移動O2O產品采納意向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ung、Wang、鄧朝華等研究了感知網絡外部性和TAM模型之間的關系。感知網絡外部性事實上包括直接網絡外部性即感知使用人數和間接網絡外部性即感知兼容性。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感知使用人數對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4:感知使用人數對感知易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5:感知兼容性對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6:感知兼容性對感知易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McKnight&Chervany(2002)定義了移動商務信任概念。Thae Min Lee(2005)、Lu,Liu,Yu(2008)等研究了信任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客戶行為的影響。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7:信任對感知易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8:信任對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本文選擇感知網絡外部性和信任作為移動O2O產品的技術采納模型的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會通過影響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從而影響采納意愿。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9:感知有用性在感知使用人數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H10:感知有用性在感知兼容性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H11:感知有用性在信任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H12:感知易用性在感知使用人數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H13:感知易用性在感知兼容性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H14:感知易用性在信任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三、量表設計與數據收集

(一)量表設計

基于前述文獻研讀,并結合移動O2O產品的特點,同時征詢專家意見,并進行大量的前期測試工作,來改進傳統量表,形成本研究的如下初始量表(見表1)。

表1 相關維度量表

本文量表(除人口統計特征變量之外)均采用李克特七級量表的形式,從1到7分別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不同意、不確定、有點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問卷的人口統計特征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所在地域、使用頻次等。

(二)數據收集

本研究問卷調研主要通過線上渠道進行,基于問卷星平臺通過PC端和移動端進行收集。調研的對象是使用過移動O2O產品的大眾消費者。本次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250份,有效問卷235份,有效率97.87%。被調查者中,男女分布比較均衡,其中男性略高,但相差不大。40歲以下的消費者約占總數的86%,40歲以上消費者占總數的14%,其中50歲以上的占3.83%。以本科學歷以上為主,占63.4%。超過95%受訪消費者來自一、二、三線城市。使用頻次方面,超過90%的消費者每周都會使用移動O2O產品。8.51%的消費者至少每個月會使用1~2次移動O2O產品。

四、實證研究

(一)信度和效度檢驗

本文采用SPSS20.0中的因子分析法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量表總體的Cronbach′s Alpha值達到0.962,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63,表現出很高的信度。各項Cronbach′s alpha相關系數均不高于剔除前的alpha系數,CITC全部高于0.5。因此,本量表信度較高,問項之間存在著良好的相關性。量表整體的KMO值為0.954,效果極佳,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度檢驗顯示Sig.值小于0.000 1,證明球形檢驗顯著,進而表明相關系數可作為提取因子。移動O2O產品消費者采納模型涉及的五部分問項,KMO系數均大于0.7,有較好的因子分析效果,Bartlett′s球形檢驗顯示Sig.值小于0.000 1,證明球形檢驗顯著,進而表明相關系數可作為提取因子。對每部分的問項進行因子載荷分析和公因子方差分析顯示,因子載荷都遠超0.45的參考值,接近于1,說明該因子對當前變量的影響程度較高;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54,表明每一個問項有超過54%的方差都可用公共因子解釋。

(二)相關性分析

本文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來衡量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強弱,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信任、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對消費者采納意愿在0.01水平上全部顯示顯著正相關。其中,感知有用性對采納意愿的相關度是0.770,感知易用性對采納意愿的相關度是0.811,而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和信任對于采納意愿的相關度分別是0.657,0.714和0.584,均小于感知易用性→采納意愿,感知有用性→采納意愿,間接性的證明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另外,感知易用性與感知有用性的相關度是0.781,低于感知易用性對采納意愿的相關度0.811,高于感知有用性對采納意愿的相關度0.770,說明可能存在感知易用性是感知有用性對采納意愿的中介作用(見表2)。

表2 相關度列表

(三)多元回歸分析

第一,感知網絡外部性對感知有用性的多元回歸分析。檢驗PNU、PC對感知有用性(PU)的相關性,結果顯示高度相關,可以繼續檢驗回歸。逐步回歸的結果顯示,R2為0.520,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52%,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515;標準估計的誤差為0.640,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PNU、PC對PU影響顯著。數據顯示,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PC、PNU和因變量PU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它們與感知有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PU的PNU系數為0.303,影響PU的PC系數為0.447,所以,感知有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感知有用性=0.303*感知使用人數+0.447*感知兼容性+1.337。

第二,感知網絡外部性對感知易用性的多元回歸分析。檢驗PNU、PC對感知易用性(PEU)的相關性,結果顯示高度相關,可以繼續檢驗回歸。逐步回歸的結果顯示,R2為0.592,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59.2%,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588;標準估計的誤差為0.587,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說明PNU、PC對PEU影響顯著。數據顯示,其中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PC、PNU和因變量PEU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它們與感知易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PEU的PNU系數為0.345,影響PU的PC系數為0.450,所以,感知易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感知易用性=0.345*感知使用人數+0.450*感知兼容性+1.175。

第三,信任對感知有用性的多元回歸分析。數據顯示R2為0.381,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38.1%,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378;標準估計的誤差為0.725,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T和因變量PU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T對PU影響顯著。信任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與感知有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PU的T系數為0.599,所以,感知有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感知有用性=0.599*信任+2.377。

第四,信任對感知易用性的多元回歸分析。多元分析數據中,R2為0.403,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40.3%,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401;標準估計的誤差表示回歸模型的結果與目標結果之間的差距,為0.708,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T和因變量PU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T對PEU影響顯著。信任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與感知有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PEU的T系數為0.613,所以,感知有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感知易用性=0.613*信任+2.387。

第五,感知網絡外部性對采納意愿的多元回歸分析。數據顯示R2為0.564,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56.4%,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560;標準估計的誤差為0.598,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NE和因變量AI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PNU、PC對AI影響顯著。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與采納意愿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AI的PNU系數為0.283,影響AI的PC系數為0.483,所以,感知有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采納意愿=0.283*感知使用人數+0.483*感知兼容性+1.638。

第六,信任對采納意愿的多元回歸分析。數據顯示R2為0.342,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34.2%,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339;標準估計的誤差為0.732,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T和因變量AI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T對AI影響顯著。信任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與采納意愿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AI的T系數為0.555,所以,感知有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采納意愿=0.555*信任+2.986。

第七,感知網絡外部性、信任對感知有用性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R2為0.564,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56.4%,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558;標準估計的誤差表示回歸模型的結果與目標結果之間的差距,為0.611,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PNU、PC、T對PU影響顯著。數據顯示,其中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PC、PNU、T和因變量PU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它們與感知有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影響PU的PNU系數為0.261,影響PU的PC系數為0.308,影響PU的T系數為0.265,所以,感知有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感知有用性=0.261*感知使用人數+0.308*感知兼容性+0.265*信任+0.982。

第八,感知網絡外部性、信任對感知易用性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R2為0.630,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63%,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626;標準估計的誤差為0.560,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PNU、PC、T對PEU影響顯著。數據顯示,其中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PC、PNU、T和因變量PU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它們與感知有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PEU的PNU系數為0.306,影響PEU的PC系數為0.322,影響PEU的T系數為0.246,所以,感知易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感知易用性=0.306*感知使用人數+0.322*感知兼容性+0.246*信任+0.845。

第九,感知網絡外部性、信任對使用意愿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R2為0.583,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58.3%,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578;標準估計的誤差表示回歸模型的結果與目標結果之間的差距,為0.585,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PNU、PC、T對AI影響顯著。數據顯示,其中容差值都大于0.5,VIF的值都是小于2的,證明自變量PC、PNU、T和因變量AI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感知使用人數、感知兼容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它們與感知有用性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PEU的PNU系數為0.255,影響PEU的PC系數為0.393,影響PEU的T系數為0.173,所以,感知易用性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采納意愿=0.255*感知使用人數+0.393*感知兼容性+0.173*信任+1.406。

第十,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對采納意愿影響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R2為0.706,表示能解釋總變量的70.6%,更改統計量的R2仍然為0.706;標準估計的誤差表示回歸模型的結果與目標結果之間的差距,為0.490,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進行F檢驗,顯著性概率小于0.001,說明最后的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分析中Sig.小于0.001,PU、PEU對AI影響顯著。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可見它們與采納意愿都存在顯著性關系,所以使用標準系數。最后,影響采納意愿的兩者的系數分別為0.342和0.531,所以,采納意愿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移動O2O產品的使用意愿=0.342*感知有用性+0.531*感知易用性+1.036。

(四)中介作用驗證

第一,感知有用性在感知網絡外部性對采納意愿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網絡外部性同時放入回歸方程,具體相關系數比對結果如下:在加入了PU后,首先PU對AI的影響是顯著的,Sig.小于0.001;PNU對AI的影響Sig.提高為0.004,顯著性下降,且回歸方程系數由0.318下降為0.159;同時,PC的回歸方程系數由0.497下降為0.282。以上都可以充分說明,感知有用性PU在感知網絡外部性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其中PU在PNU對AI的影響中和PU在PC對AI的影響中皆起部分中介作用。

第二,感知有用性在信任對采納意愿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同時放入回歸方程,具體相關系數比對結果如下:在加入了PU后,首先PU對AI的影響是顯著的,Sig.小于0.001;T對AI的影響Sig.提高為0.001,顯著性下降,且回歸方程系數由0.584下降為0.177。以上都可以充分說明,感知有用性PU在信任T對采納意愿AI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且為部分中介作用。

第三,感知易用性在感知網絡外部性對采納意愿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網絡外部性同時放入回歸方程,具體相關系數比對結果如下:在加入了PEU后,首先PEU對AI的影響是顯著的,Sig.小于0.001;PNU未進入回歸方程,這說明PEU在PNU和PC對AI的影響中起著完全中介作用;同時,PC的回歸方程系數由0.497下降為0.272。以上都可以充分說明,感知易用性PEU在感知網絡外部性對采納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其中PEU在PNU對AI的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PEU在PC對AI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第四,感知易用性在信任對采納意愿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將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同時放入回歸方程,具體相關系數比對結果如下:在加入了PU后,首先PEU對AI的影響是顯著的,Sig.小于0.001;T對AI的影響Sig.提高為0.020,顯著性下降,且回歸方程系數由0.584下降為0.116。以上都可以充分說明,感知易用性PEU在信任T對采納意愿AI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且為部分中介作用。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第一,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與采納意愿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與在技術采納模型TAM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響采納意愿的經典結論一致。同時,在移動O2O產品行業,感知易用性對于采納意愿的影響略高于感知有用性。

第二,感知網絡外部性對于感知易用性的影響更大,其中感知兼容性的影響更強烈。同時,感知使用人數對于感知有用性的影響略小于感知兼容性的影響;感知使用人數對于感知易用性的影響略小于感知兼容性對感知易用性的影響。

第三,信任對感知易用性的相關性系數略高于對感知有用性的相關性系數。并且相比感知網絡外部性,消費者對于信任的考慮已經開始降低。這與移動O2O行業安全和隱私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是分不開的。

第四,除感知易用性于感知使用人數對采納意愿的影響起完全中介作用外,其余中介作用的假設都驗證為部分中介。

(二)對策與建議

第一,關注消費者體驗。在移動O2O產品行業,感知易用性對于采納意愿的影響略高于感知有用性,因此,想要提高移動O2O產品的裝機量,在各版本的迭代過程中,必須關注消費者體驗,尤其是幫助消費者更容易使用該產品。保證消費者接觸到產品時,能較快得學習和習慣移動O2O的操作和功能,確保消費者與移動O2O產品的互動操作是明確的和可以理解的,例如讓消費者明確知道怎樣操作O2O產品會轉到想要的頁面,怎樣操作能實現想要的功能。許多成功的移動O2O產品注意在每個新版本的首次登陸時設置教學指引,標明按鈕的位置和功能,或者在操作流程中給予詳細的提示,甚至采用內置小視頻的方法,對消費者進行功能和操作上的指引,以期達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關注感知兼容性。在感知網絡外部性中,感知兼容性的影響更大。感知兼容性是間接網絡外部性的代表,感知兼容性可以從硬件兼容性、軟件兼容性,以及線上線下的融合度三個角度進行研究:有大量的應用程序(支付應用、二維碼技術、LBS應用、社交應用等)可與移動O2O產品配合使用;移動O2O產品可以在不同的移動終端、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上使用;移動端購買的O2O產品可以在線下無障礙的使用。移動O2O產品運營商要從硬件兼容性、軟件兼容性,以及線上線下的融合度三個方向出發,促進新技術與移動O2O產品的無縫結合,還可能發現其中的商機。如百度成熟的“地圖+O2O”模式,就是將LBS應用和O2O天衣無縫得整合起來,取得了行業第一的好成績。同樣的,支付應用(國內以阿里巴巴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以及正在崛起的銀聯在線支付)能否與移動O2O產品良好整合,是移動O2O產品能否取得消費者認可的重要參考。團購老網站糯米網,正是因為其糟糕的付款體驗,引起很多消費者詬病。在ios、安卓、win平臺上的移動O2O產品背后是完全不同的技術架構,因此,移動O2O產品上市之初,能否盡快地在以上三個平臺上鋪開,也是影響消費者采納意愿的重要因素。如今,消費者經常使用基于不同平臺的多種移動終端,不能完全覆蓋這些平臺,會大大損失響應平臺上的大量用戶。隨著云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O2O產品也可考慮將消費者信息結合云技術服務,實現在不同平臺上同步的體驗。

[1]Davis,Fred D.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theory and results[M].(Doctoral dissertation,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6.

[2]Viswanath Venkatesh and Fred D Davis.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y[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3]Viswanath Venkatesh,Michael G.Morris,Gordon B.Davis and Fred D. Davis.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4]魯耀斌,徐紅梅.技術接受模型的實證研究綜述[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6,18(3):93-98.

[5]張楠,郭迅華,陳國青.信息技術初期接受擴展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7,27(4):123-130.

[6]Michael L.Katz,Carl Shapiro.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and Compati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3):424-440.

[7]Dhebar Anirudh,Oren Shmuel S.Optimal Dynamic Pricingfor Expanding Networks[J].Marketing Science,1985,4(4):336-351;Jinhong Xie and Marvin Sirbu.Price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Demand Externalties[J].Management Science,1995,41(5):909-926.

[8]David Gefen,Elena Karahanna and Detmar W Straub.Trust and TAM in Online Shopping:An Integrated Model Author(s)[J].MIS Quarterly,2003,27(1):51-90.

[9]Robert M Morgan and Shelby D Hunt.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20-38.

[10]D Harrison McKnight and Norman L Chervany.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2002,6(2):35-59.

[11]Keng Siau and Zixing Shen.Building Customer Trust in Moblle Commerc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46(4):91-94.

[12]Thaemin Lee.The Impact Of Perceptions Of Interactivity On Customer Trust And Transaction Intentions In Mobile Commerce[J].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05,21(2):328-339.

[13]G Xu,J A Gutiérrez.An Explotory study of Killer Applications and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M-Commerce[J].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2006,4(3):63-79.

[14]June Lu,Chang Liu,Chun-Sheng Yu,Kanliang Wang.Determinants of accepting wireless mobile data services in China[J].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45(1):52-64.

(責任編輯:C校對:T)

F713.55

A

1004-2768(2017)03-0055-06

2016-12-1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微觀基礎、指標體系與政策建議研究”(16BJL022);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協同創新項目

張太海(1963-),男,河南濮陽人,博士,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企業社會責任、消費者行為;張妤舟(1991-),女,河南濮陽人,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金融營銷;胡楊(1990-),女,河南濮陽人,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猜你喜歡
易用性外部性回歸方程
采暖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外部性分析與應用研究
政務軟件易用性評測探究
采用直線回歸方程預測桑癭蚊防治適期
環境負外部性的環境法新解析
線性回歸方程的求解與應用
線性回歸方程要點導學
走進回歸分析,讓回歸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絆腳石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網站易用性評價調查問卷
移動應用界面動效易用性研究
既有商品住宅節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測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