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材研究

2017-04-12 10:37許廣龍楊秀娟
祖國 2017年6期
關鍵詞:生態教育生態保護小學語文

許廣龍+楊秀娟

摘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附帶著破壞了我們懶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想要擁有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就必須重視生態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原有生態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生態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引起學生對生態保護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態教育 生態保護

生態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逐漸將其加入到當地的教材中去,提高自己下一代的環境意識,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做準備。而我國的教育事業較其他國家相比起步較晚,生態教育更是急需加強。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關于生態教育的方面還很少,需要教育人員就行分析研究,如何能將生態問題加入到課本當中去,還要做到兩相結合,能夠提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學習到有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透徹分析當今世界的生態問題,在童年時代就培養學生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

一、生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生態觀念較差

在傳統語文教育中,大多是以詩詞歌賦,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幾個方面教育內容為主,歷來缺乏生態教育這一部分。而老師的教育重點也放在了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一般從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提升學生文化水平的同時,更多的是教育他們如何尊老愛幼,尊師重道,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然而在生態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生態教育已經慢慢成為語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一直在傳統語文教育下的學生們,雖然有環保意識,但對生態的了解太少,甚至可能認為生態教育出現在語文課本中是沒有必要的。

(二)生態教育內容單一

在傳統的語文教育當中,所包含的生態教育可能僅僅是描述自然之美,在一篇篇山水秀麗的風景當中告知學生們美好生態環境的重要,要愛護自然生態,然而這樣的教學內容并沒有提高學生對保護生態的意識。即使在稍有改進的今天,所謂的生態教育也僅僅基于書面,內容單一,文字生硬,不禁使人提不起興趣去解讀,更不用說去建立基本的生態意識。

(三)學生對生態問題的認知感不強

在當今社會,雖然一些環保問題已經浮出水面,初步體現出了生態的重要性,但人們在使用各種資源的同時沒有很深的危機感,看不到生態問題的嚴峻,這源于學生的生態意識薄弱。我們生活的各個城市,一直在使用各種資源來保障我們的生活工作,暫時的安穩讓人們看不到危機,殊不知在資源逐漸減少的未來,我們的后代,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因此必須改變學生對生態問題的認知感不強這一現狀。

二、促進生態教育的方法

(一)提升學生的生態觀念

老師家長是學生們的引導者,必須先提升老師家長的生態意識,轉變其思維方式,將生態問題透徹的分析,才能將生態注入到課堂當中,才能為學生們更好地解析傳播,將這一意識更加深刻的引導到下一代當中去。

在童年時期,大多數學生對于新鮮和新奇的事物都有極高的熱情。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這一特點,在課本中加入新鮮奇特的內容。老師可以通過課下的實地考察,帶同學們去參觀一些生態問題嚴重的區域,以最真實的方法將生態破壞的危害展示在同學面前。例如一些污染嚴重的水域,從最初的風景秀麗變成了臭水溝,甚至其中的生物都紛紛死去,可以向同學們展示水域之前的樣子然后參觀被污染后樣子。帶給同學們最真實的感受,使他們體會到生態的重要。

還可以將生態問題加入到卡通動漫或者小說電影中去,貼合學生的興趣來江蘇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當今社會面臨的生態問題,使他們在滿足自己的愛好的同時能夠了解到生態。

(二)豐富語文教材中的生態教育內容

語文教材中的選文,應該先滿足語文學科的內容要求,然后在這基礎上,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社會問題關注自然生態。教材中的課文理應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多從生活中出發,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關注到自己身邊的生態問題,將身邊的素材加入到課本,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對生態知識的挖掘,需要盡可能的將需要了解的知識貫穿到課文中去,使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生態知識。例如在一篇描述自然之美的文章中,加入如果生態破壞,這些美好的事物將化為烏有,為人類帶來災難,同時舉例生活中的案例,引導學生感悟生態保護與破壞的巨大反差,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的強烈感情。還可以多增加一些實踐部分,帶學生們實踐體會生態自然,例如組織課外活動植樹種草,當學生看到自己親手種下的樹木茁壯成長時,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增加了生態意識。還可以利用生態模擬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直觀形象地觀察和切身體驗深刻認識到生態破壞的嚴重后果,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保護生態的意識。

(三)讓保護生態成為學生的生活方式

語文源自生活,是生活的教學,而生態問題則是我們未來的生活問題,在資源還相對充足的今天,我們看不到未來生態問題的嚴峻。而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要讓學生有危機意識,加強學生對生態問題的認知。同時對學生們的引導要遵循中學生成長生活的發展規律,培養生態觀念要從生活方式入手,這就要求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滲透到每日的生活中,教導學生從保護身邊的環境出發,每人邁出一小步,生態保護也將邁出一大步。

三、結語

總之,傳統的語文教育雖然可以基本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但不適應于當下,如今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發展速度驚人,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必須作出改革。通過以上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學生才能真正源于課堂并走出課堂,來了解更多生態方面的知識,提升生態素養,生態認知,才能在未來學習生活中真正將生態知識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張梅.芻議生態化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6,(95).

[2]張雪姣.生態視野下語文校本研修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城子街中心學校)

猜你喜歡
生態教育生態保護小學語文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試論科技價值觀
河北省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