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倫理歸因

2017-04-15 10:15閆紅霞
求知導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基本權利守則公正

閆紅霞

留守兒童長期缺失父母關愛與家庭教育,從倫理意義上來分析,他們是不幸的,受到的待遇也是不公正的,是對人道主義的踐踏,在這種境遇中社會有必要使他們幸福,使他們得到來自社會及家庭的公正對待,完成使其成人的人道追求。在無法有效減少留守兒童數量的情況下,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就成為十分必要的一種舉措。

一、幸福: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個人訴求

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建立的“幸?!笔貏t:“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樂,是長久或巨大的快樂,是對人生具有重要意義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實現的心理體驗?!盵1]留守兒童成為“幸福的人”,也就是使生活中幸福大于不幸,凈余額是幸福的人,為了保障留守兒童的幸福,就要建立能夠創造“幸?!奔彝シ諊膶W校,所以在追求幸福的前提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就不僅是一所學校,還是一所幸福規則下的“在家的學?!?。留守兒童專門學??刹扇∫韵聝蓚€措施給留守兒童帶來幸福:其一,在專門學校接受學習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而為了保障每位兒童幸福的實現,人數應該保持適中。其二,專門學校應采取住宿制,多名教師輪班住宿查寢,保障兒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成人的規勸教育。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師負責制的教育性學校,它是利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建立的和諧生活學習氛圍來督促兒童利用資源正常地學習、生活及健全人格,使他們成為擁有幸福生活的人。

二、公正: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社會訴求

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社會公正的根本守則:實現平等,也就是保障留守兒童基本權利的完全平等與非基本權利的比例(權利/貢獻)平等,“所謂基本權利,也就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的、起碼的、最低的權利,是滿足人們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基本的起碼的、最低的需要的權利?!盵2]

一方面,留守兒童一出生就有締結社會使社會存在的貢獻,所以他們享有最基本的權利,即保障他們生存、發展,能夠和其他兒童一樣獲得關愛和成長的環境,但是他們來自家庭的關愛的基本權利卻無奈地被剝奪了,所以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就是家庭教育的高級模仿,是對留守兒童長期隔離父母而獲得的額外的、無差別的關愛,因此,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每位老師都要充滿愛心、耐心與必不可少的責任心。

另一方面,留守兒童父母為了社會的城市化建設而忽視了對其子女關鍵時期的教育,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們有權利要求社會對其子女進行相應的補償教育,社會有義務消除他們這方面的顧慮,實現留守兒童的更好發展。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就是一所“在家式的學?!?,就是力保在可能的情況下,如懷特海說的那樣:“教育的成就取決于對諸多可變因素的精妙的調整,因為我們是在與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與沒有生命的物質打交道?!?/p>

三、人道: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終極訴求

人道,是社會治理的最高道德,是應該如何善待他人的最高道德原則。社會有必要采取特別手段保證留守兒童自我潛能的最大發揮,而從人道主義的意義出發,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就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留守兒童與普通家庭的兒童相比是有缺陷的,這一缺陷就有可能阻礙留守兒童的自我實現和發展。而留守兒童本身的自我創造潛能的實現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及更多人的需要。至今,留守兒童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為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最終滿足更多人的需要,就有必要對留守兒童進行特殊的教育,建立留守兒童中小學專門學校,以期造福每個社會人。

建立留守兒童專門學校的“人道”守則——使人成人,這是人道主義內在的、本質的內容。我們必須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積極關注,看到其未來的可能價值,而留守兒童專門學校集結了社會對其發展的高度期盼,是社會對留守兒童的特殊“善待”。

參考文獻:

[1](美)弗蘭克·梯利.倫理學導論[M].何 意,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

[2]王海明.倫理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基本權利守則公正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艱難的抉擇
現代人守則:昏死之前請把手機格式化
名家談教育
花花世界
淺析“公序良俗”原則適用之矛盾
論基本權利的沖突及其解決標準
中國憲法中的表達自由權
不公正
大公無私
做好祖父母的九條守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