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國立:我不是一個“純粹”的人

2017-04-17 19:56陳娟
環球人物 2017年7期
關鍵詞:張國立演戲匠心

陳娟

演員、導演、制片人、政協委員……他從來不讓自己閑下來

987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排演的瑞典名劇《朱麗小姐》在這里上演,演員張國立扮演劇中的男仆“讓”。演出結束后,戲劇大師曹禺先生走上舞臺和全體演職人員見面,他走到張國立身邊,遞給他一張劇情說明書,曹禺在上面寫了一句話:“你所扮演的‘讓是異常成功的,觀眾將會長久記得你精湛的演技?!?/p>

第二天,在曹禺先生的邀請下,張國立又來到先生位于木樨地的家中,聽他講人性,講藝術家應有的藝德……臨走,先生將前一晚睡不著覺時寫的一幅字送給張國立:“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p>

“整個談話雖然沒有涉及表演,卻是我聽的最好的一堂表演理論課。時間過了那么久,那次談話依然像一把尺子一樣,讓我時時自省?!被貞浲?,張國立如是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后來,因為對“讓”這一角色的出色演繹,張國立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這是他從事演員生涯以來非常重要的一個獎項。那一年,張國立32歲。

30年過去,張國立又一次和曹禺先生有了交集——在讀信節目《見字如面》中,他手捧一封1983年曹禺回給黃永玉先生的信,一字一句,不緊不慢地讀了起來:“……你鼓勵了我,你指責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hùn,音同混)在不情愿的藝術創作中……”黃永玉先生看到這段視頻后,特意把張國立等人邀請到家中,并夸贊他“演得好”。

不同的時空,與兩位大家結緣,張國立覺得有些不太真實,但又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種安排——兩位先生都因為他的演技而認識他、肯定他,并給予他繼續前行的動力?!八麄兩砩系膶W問讓我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明白一個道理: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有比演戲更重要的,那就是做人,就是人品的修煉?!?/p>

年歲漸長,張國立早已不是悶著頭演戲、卻被人嫌棄“形象不好”的愣頭青,如今他成了人們眼中的“老戲骨”,演什么是什么;他還執起導筒,又現身多個舞臺,講歷史、尋匠心……

“不變的是對戲的熱愛,至今依然如故。還有老師前輩們教給我的‘認認真真演戲,踏踏實實做人這樣的信條,我一直堅守著?!睆垏⒄f。

尋找匠心

2017年3月19日晚,身著龍袍的張國立出現在最新一期原創文化體驗真人秀節目《非凡匠心》中。在聽完兩位年輕演員關于景泰藍的一番“胡謅”之后,坐在景泰藍博物館一個角落里的張國立緩緩起身,化身導游介紹起各色景泰藍工藝品,不管是甪端、暖爐、香筒還是燭臺,他有問必答。

隨后,張國立跟著林徽因第二代弟子、北京琺瑯廠總工程師鐘連盛學習景泰藍制作工藝中的“點藍”。因為點藍上色要求嚴格,來不得半點松懈,有一次他不小心手一抖,出現了一點小瑕疵,他滿臉心痛,連連喊道:“天哪!多費勁吶!”

“老藝術家太用心!”“跟著三叔(張國立粉絲對他的昵稱)真長見識?!薄皣⒋笫甯嬖V你總有些東西在浮躁生活里讓你安身立命”……一個個彈幕出現在《非凡匠心》視頻節目上,發布彈幕的很多人是這檔節目以及張國立的“鐵粉”,跟著張國立從焗瓷、旗袍、琉璃、扎獅子、編鐘、竹編等傳統工藝一路下來,完完整整上了一堂國寶級技藝和“匠心”的傳統文化課。

“一開始是哈文找到我,說是有一檔文化類節目,要我帶著朋友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一聽就非常喜歡?!睆垏⒄f,在了解到這一節目實際上是尋訪中國瑰寶級文化與技藝、和老匠人一起體驗傳統技藝之后,他的熱情更高了,“比我想象得要更有意義,整個節目完成了挖掘、再現、傳承和保護的過程,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和傳統手藝感興趣?!?/p>

為了保持初學者的心態,每一次體驗前張國立都不會去刻意準備,這使得他每次現場都需要極其認真地去學習一些陌生的東西?!罢驗榇?,讓我對每一位匠人、每一道工藝都印象深刻?!?/p>

他跟記者講到木雕師傅王金生,這位90歲的老人和木頭打了74年交道,創作過《清明上河圖》《五百羅漢圖》等令人嘆為觀止的木雕作品。那期節目中,張國立拉著王老的手問:“70多年都在做一件事兒,您有沒有覺得這件事情不想做了?”對方回答:“沒有,每次我拿著木頭雕刻的時候,聞到那種香氣,我的內心一直在和木頭說話?!?/p>

“你能感覺到他在做這件事時,內心是快樂的?!睆垏⒄f,“匠心是什么?匠心就是橫跨幾十年擇一事愛一生,永遠都認認真真地,排除外面一切喧囂,把它做到最好,做到自己最滿意?!?/p>

“您這一生擇的‘一事是什么?”記者問。

“演戲?!睆垏⒋鸬?,停頓了一下又說:“我就在這個行當上堅持吧,其他的都沒做好?!?/p>

從鐵路工人到演員

張國立覺得自己走上藝術的道路是一種必然。

15歲那年,在父親的安排下張國立來到貴州凱里當鐵路工人,扛著風槍去開山洞、打隧道。一天清晨,他推著一車石渣出山洞,陡然看到太陽如血,映在空曠的天邊,飄蕩的云彩一點點將太陽牽起,生機無限。那一瞬間,他呆住了,突然想哭,于是停下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他在心中對自己說:不行,我得去干點別的。

在鐵路一線工作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命運。因為“普通話說得好”,張國立被鐵道部成都第二工程局文工團工地戰宣隊的指導員相中,成了一名報幕員。

上世紀7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都在排演8個樣板戲,張國立所在的文工團也不例外。每到排練時,張國立就躲在舞臺的一角觀看。有一天,一個主演因為胃疼而無法再演,他就站出來說“我可以”。這次成功救場之后,他成了團里能夠擔當大戲的演員之一。

張國立拍的第一部電影是《開山的人》(1975年),講述1964年被錯誤路線下馬的紫云山隧道工程重新啟動的故事?!澳z片機一轉起來,‘嗒嗒地響,在我聽來,攝像機運行的聲音太悅耳了?!北M管只是演了一個群眾演員,但這次經歷讓張國立體會到了演戲的樂趣所在。他開始專注和學習起表演這門藝術,前前后后演了一些戲,雖沒太大反響,但在四川也算小有名氣。

1982年,兒子張默出生的第二天,張國立在醫院接到米家山導演的電話,請他出演電視劇《彎彎的石徑》,一番糾結之后他還是去了。該劇后來獲得當年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獎牌是鍍了金的一塊鋁牌子,一個飛天的圖案,現在還在呢?!?/p>

同一年,由于成都鐵路文工團被撤銷,張國立調到四川人藝。他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排戲、演戲,對戲劇表演的理解,也開始從表面深入到了肌膚、骨血,直至心底。

1990年,因為愛情,張國立追隨鄧婕來到北京。一開始基本沒有戲可拍,但他并沒有停下來,拍廣告、拍MTV,還被拉去為電影做方言配音……這期間,他還跟著米家山導演學導戲,從副導演到執行導演,再到聯合導演,鍛煉了好幾年。

1996年,《宰相劉羅鍋》找到他。這部戲在各大電視臺掀起收視熱潮,紅遍大江南北,街頭巷尾人人爭說。劇中他飾演的乾隆留兩撇小胡子,手持折扇,風度翩翩。正是這部戲,讓觀眾認識了“皇上”張國立,也讓更多的戲找上了他。

后來的《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將張國立的演藝事業推向高潮。當時,每晚8點半電視一打開,幾乎每個臺都有張國立的身影。

不同舞臺上“拼”出自己

4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國立幾乎囊括了大眾百花最佳男主角、金鷹最佳男主角等所有國內專業大獎。在他辦公室一個靠墻的櫥柜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那些獎杯。

但他并不安于僅僅是演戲,他想要走得更遠,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不是一個‘純粹的人”。

他的身份變得多重起來,幕前他是演員,幕后他是導演、制片人、公司董事長,張國立成了影視圈著名的“多面手”。從早期的《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到《布衣天子》《五月槐花香》等,包括后來的電影《建國大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都有投資或參與。

在朋友們的眼中,張國立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和他一起合作過的演員陳寶國、王志文都曾勸過他“別太拼,別太累”??稍捳f回來,他也的確很享受那種忙碌的感覺。2000年拍攝《鐵齒銅牙紀曉嵐》時,“鐵三角”(張鐵林、王剛、張國立)商量著找個地方放松放松,張鐵林推薦了一個安靜的去處,讓大家把手上的事情都放下,待上一個星期,不許談工作。結果張國立卻提議,既然沒人打擾又安靜,那干脆把編劇鄒靜之帶上,一塊兒把下個本子談談——自然是招來兩人的數落。

“我喜歡讓自己處在‘有事做的狀態中,閑下來反倒一個人坐著發呆,不知所措?!睆垏⑿χf,他有一個日記本,要做的計劃細化到小時。

今年2月中旬,錄制《非凡匠心》編鐘鑄造那期節目時,《環球人物》記者曾去現場探班。除了看到張國立認真學習鑄鐘制作工藝外,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他的出場。

那期明星嘉賓是龔琳娜和老鑼夫婦,老鑼研究編鐘音樂已長達12年。當時,二人正在湖北省博物館禮堂排練一出編鐘音樂秀,一幫年輕人邊打拍子邊扭動身體。禮堂大門打開,張國立跟著一束光亮走上舞臺,幾乎沒有任何停頓,一下子就融入到隊伍中,打起拍子有模有樣地扭動起來,劇組里的年輕人都沒他那么投入,那么沉浸其中。

“進擊”的狀態,幾乎可以算是張國立的日常狀態,他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去年夏天,他因在巴黎時尚周上的一組街拍被稱為“潮大叔”。今年,他三上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和年輕演員們打成一片,在舞臺上搞怪耍寶,唱歌跳舞,斗智拼戲,一樣也不落下。在他的張羅下,“鐵三角”重出江湖,電影、話劇、《鐵齒銅牙紀曉嵐5》都已排上日程。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張國立屢屢發聲,他關注瀕危劇種的生存現狀,呼吁對其進行保護;抨擊電視收視率造假、電視庸俗化、雷同化等不正?,F象;當真人秀節目霸屏時,他又擔憂總是從海外引進造成一代人文化缺失……

很多人都為他這么大歲數還那么“拼”而點贊,但在張國立看來,這都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

現在的戲里都是靚麗的小孩

在瞬息多變的演藝圈,張國立是一個參與者——他從不曾離開過表演的舞臺;又是一個思考者——他見證著演藝圈的變化和發展,觀察和反思也從未停止。對演藝這一行業,他愛之切,也憂之深。

《環球人物》:在這個行業這么多年,您覺得現在的演藝圈和過去相比有什么變化?

張國立:現在受外界影響太大了,比如我要拍一個現代戲,別人首先會問我,你這個化妝是不是韓國的,服裝是不是韓國的,造型是不是韓國的,如果不是就拍不了了。你說我們泱泱5000年的文化,現在在這上面失守了,多令人痛心??!

一切都在發生變化,而我們都是在不斷變化中調整自己,但是有一點就是都別忘了自己的初心,有一句老話“鹽打哪兒咸,醋打哪兒酸,你得知道”,你做什么都得對得住自己的職業,自己的職業操守。時代的進步體現在哪兒?體現在不斷的變化中,我們把不好的東西拋棄,把好的東西留下來。

《環球人物》:當年《康熙微服私訪記》和《宰相劉羅鍋》的播出盛況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現在回憶起過去什么感覺?

張國立:那時候特別簡單,幾乎是各電視臺圍著你轉,沒有收視率壓力,只顧著拍戲,拍完了就有人播?,F在完全不同,現在是只有一個小鮮肉就可以到電視臺吆喝了。

《環球人物》:很多劇都是以明星為主。

張國立:用明星也沒什么錯,關鍵在于怎么用。這個行當催生了明星,有明星才有話題,才有關注度,這都沒問題。但現在電視臺要的就是那么幾個人,天天看這么幾個人演戲,多難受啊,這是不是一種退步?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值得擔憂的事情。生活和戲劇,它是相關聯的,我們生活中總還是有爸有媽,有同事有朋友吧,現在呢,戲里都是一些靚麗的小孩了。

《環球人物》:在您看來一部好劇應具備什么?

張國立:好的劇應該有自己要傳遞的東西,有人物、有故事,情節合理?,F在好多戲一出來特別熱鬧,你看這幾天又打官司了吧,說這個是哪兒抄的,那個是哪兒抄的……很少有人用心去創作一部戲,往往就是拿一個筐,東西都往里一放就行了。過去拍一部戲也熱鬧,但熱鬧過后,人們會津津樂道這部戲的意義,它能帶給人們什么?,F在聊的都是抄襲、模仿,這樣下去哪兒行呢?

《環球人物》:那該如何在這個容易心浮氣躁的環境中保持自我?

張國立:我受的影響也挺大,也經常心浮氣躁。但我會時時檢討自己,告誡自己,應該靜下來,慢下來。我做不了最好,只是在太喧囂的時候,不要隨波逐流就好。其實演戲這一行當也需要一顆匠心,就是不光要做好這件事,而且要幾十年如一日,永遠那么認真,那么熱愛,一如當初。

猜你喜歡
張國立演戲匠心
演員在演戲
餓的感覺
古籍修復師的巧手與匠心
老藝人的匠心
禮貌
禮貌
海軍艦艇前往演戲海域
張國立反“臺獨藝人”遭“圍堵”
匠心制造來自走心的細節專注
匠心與詩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