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五大發展為引領開啟海西新征程

2017-04-18 08:29尚麻羅永紅
柴達木開發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海西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

尚麻 羅永紅

摘要: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不是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平行展開,而是闡述下一個五年規劃期間的發展理念。規劃建議指出,要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一表述,表明了對中國發展路徑新的理解,發展理念有了重大創新,是引領海西“十三五”發展的旗幟。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海西;十三五

創新解決的是發展動力問題,協調解決的是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解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問題,開放解決的是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解決的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在五大發展理念這一整體中,創新是發展的核心,協調是發展的基礎,綠色是發展的前提,開放是發展的保障,共享是發展的根本。

一、創新發展

在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和消費發展到一定程度通常都會維持一個穩定的水平,不再是經濟的增長點。而出口到一定程度后也不會再增加,全球市場也有飽和的時候。但經濟增長還有兩個原動力:人口增長和科技進步。增加的人口,會帶來新的消費需求。但是,人口的增長受到物質、空間的制約,不可能無限增長??萍歼M步才是最能促進經濟增長、使社會產生深刻變革的巨大動力。蒸汽機、電氣革命、計算機,互聯網都促使經濟規模成百上千倍的增長??萍歼M步對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遠遠高于前面的“三駕馬車”和人口的增長,是促進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最強大、持久、可持續的動力。

對海西而言,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全省重點開發區,在西寧、海東和海西的部分區域,占全省國土面積10%。這些地區重點支持重大交通、能源、水利、資源開發以及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

投資方面,“十二五”期間,全州規劃投資目標3000億元,實際完成2600億元,其中:工業投資達到1700億元,實際僅新增工業產值90億元,遲遲未能形成有效產能?!笆濉逼陂g,海西要完成投資4000億元,力爭經濟回暖后達到7000億元。重點要形成有效投資和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消費方面,海西社會消費主要在異地。2015年“雙十一”,海西網購數量占到全省40%以上的比重;油田公司人員消費,主要在敦煌和北京;鹽湖集團人員消費主要在西寧;海西干部每年工資支出達到7個多億,基本上4個億消費在西寧;海西本地和外來務工人員,加起來接近20萬人,主要消費在了西寧和海東;在民生支出上,州上每年90多億元,“十二五”期間將近500億元,在州內沒有形成多少購買力,2015年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突破80億元。

出口方面,2015年海西的石油、建材已經走進了尼泊爾,有些產品現在正在積極與南亞、西亞國家銜接。2016年1至8月份,海西州外貿出口總值1538.5萬美元,同比增長218.62%。其中,工業品出口1172.8萬美元,枸杞產品出口363.8萬美元,其他產品出口1.8萬美元。出口產品主要有純堿、焦炭、枸杞、石棉、碳酸鋰、氯化鈣、氫氧化鎂細粉、礦泉水、食用鹽等。外交部給青海定向包干的尼泊爾、土庫曼斯坦等國任務,海西將承擔重頭任務。

人口方面,海西總面積325785平方公里,全州常住人口50.54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6人。我國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為143人,海西是全國人口平均密度的1.1%,人口密度還很低??紤]到水資源等要素,海西還有一定的人口增長空間。

創新方面,“十三五”期間,海西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核心的全面改革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全面創新,在改革創新中贏得后發優勢,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提供持續動力。

一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重點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農牧區綜合改革、社會事業改革等重點領域,扎實推進16個領域86項改革任務。

二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使海西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審批程序最少的地區之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到“十三五”末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將達到30%。

三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依托中關村、杭州灣科創走廊和清華大學、青海大學等高等學校及科研院所,全力打造柴達木科創走廊,著力突破一批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把海西建成全省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區。

四是大力推進金融創新。把金融業打造成海西新的支柱產業,建成全省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區。大力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培育發展小額貸款、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和財務公司。全力把德令哈市打造成全州金融中心。

五是培養和聚集創新創業人才。面向州內外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靠事業、感情、待遇引智聚才。深入實施“十百千萬”人才戰略,[1]完善重點人才項目支持體系,推行緊缺專門人才動態目錄制度,建設省外柴達木人才匯集中心,大力引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大力培養本土“工匠式”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二、協調發展

“十三五”期間,海西更加注重統籌協調,構筑全面平衡發展新格局。

一是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建設青海西部城市群。以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為中心,推動西部城市群建設。推動德令哈、大柴旦合并擴市;茫崖、冷湖聯合建市;都蘭撤縣改市;茫崖、都蘭分別作為海西的西大門和東大門,要發展成為海西的兩個副中心城市。把西部城市群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

二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及政策保障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打造全省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序推進農牧業轉移人口和長期流動人口市民化,健全完善社會保障政策,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實現同步小康。

三是統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選樹“海西好人”、“五星級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傳承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三、綠色發展

2016年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提出了對青海生態保護的目標要求: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是青海義不容辭又來不得半點閃失的重大責任??隙耸∩咸岢龅摹扒嗪W畲蟮膬r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笨倳浿赋觯骸斑@個認識是到位的,要始終堅持并持續踐行?!辈⒅该髁税l展的方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生態農牧、生態體驗、生態文化等產業。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使青海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海西州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今后五年,海西要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算好“綠色賬”,走好“綠色路”,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和紅線,寧愿發展慢一點,也絕不破壞生態環境,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

一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海西生態環境脆弱,維護全省生態屏障戰略地位任務艱巨,必須牢牢守住生態文明底線。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樹立綠色產業觀,進一步降低經濟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依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價值觀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生態保護,增強全社會的生態自覺。發展綠色產業,積極培育和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

二是推進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和擴大生態保護建設成果,力爭到2020年實現重大生態治理全區域覆蓋。加大人工增雨,努力維護高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落實主體功能區責任,鞏固和擴大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成果。繼續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重點城鎮、交通沿線等重點區域造林綠化。

三是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堅持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科學制定節水規劃,實施再生水利用工程和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和產品,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大氣、水域、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施礦山復綠工程,繼續實施木里礦區環境修復、茫崖石棉礦區綜合治理等恢復治理工程。實施節能減排工程,推進“智慧環?!苯ㄔO,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和污染問題查處力度,防范環境風險。建立環境污染第三方監督、評估與治理機制。

四是健全新型生態文明機制??茖W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生態補償制度。發展碳匯林業,實現間接減排效果。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積極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等交易。建立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長效機制。建立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職審計,嚴格責任追究。

五是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遙感技術、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探等方式,加快以東昆侖、青藏鐵路沿線等重點地區、重要成礦帶為重點的地勘步伐,鼓勵社會投資參與地質調查。加快頁巖氣等資源勘探開發,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四、開放發展

“十三五”期間,海西將深度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合作共贏新空間。

一是打造向西南中亞開放“橋頭堡”。 打造格爾木西部自由貿易區,在德令哈建設中國·尼泊爾產業園。加快發展對外貿易,建設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鼓勵州內有實力的企業在西亞、中亞開展資源勘察、冶煉加工,積極對接石油、鹽湖、煤炭、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

二是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圍繞東部產業轉移和“蘭西格”經濟帶建設,承接和引進一批精深加工、高端制造等產業和補鏈企業,建成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積極組織國際光伏產業博覽會、世界鎂產業高峰論壇和中國柴達木枸杞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形成富有柴達木特色的經貿合作平臺。

三是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引進一批綜合實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集團參與我州特色優勢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傳統基礎產業技術改造。

四是提升對口支援水平。主動加強與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和浙江省溝通銜接,充分發揮中央部委、央企和浙江省不同的優勢和作用,爭取更多的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加快推進德令哈浙江工業園建設,發展優勢產業,努力打造產業援青示范園。加強與北京海淀區等友好地區的交流合作,建立海西州中關村高端智庫等。

五、共享發展

“十三五”期間,海西將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努力增進各族人民新福祉。

一是實現提前整體脫貧。以“八個一批”工程、“六個精準”環節確保全州2735戶6588名貧困人口2016年全部脫貧,2017年將鞏固脫貧成果。

二是實施創業就業工程。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自2015年起,海西州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創業就業專項資金鼓勵大眾創業,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城鎮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等人員創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實現用工和培訓的供需對接。建設格爾木、德令哈兩個大眾創業基地,提高創業服務能力,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業空間。

三是實施教育提質工程。全面普及15年免費教育。積極推進學前教育政府購買服務,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加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學科建設,促進產教、校企融合,促進就業創業。高度重視對口支教和異地辦班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四是實施全民保障工程。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完善大病保險及醫療救助制度,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五是實施收入提升工程。全面實施收入倍增計劃,實現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達到小康指標要求。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六是實施健康海西工程。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統籌做好各級衛生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療機構。提升蒙藏醫藥特色水平。州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明確要組建海西州藥事服務管理中心,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執行情況通報機制。

注釋:

[1]海西州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引進培育50名領軍人才、100名頂尖科技人才、1000名高科技人才、10000名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海西州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3]《海西州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6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4]2016年10月,海西州第十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州委書記文國棟所作工作報告:《扎實苦干,砥礪奮進,為把海西建成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的現代化強州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天峻縣委黨校,海西州委黨校)

猜你喜歡
海西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
孫海西、甘賽雄作品
大自然,令我陶醉
扎扎實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發展理念”統領推動陜南移民搬遷工作創新發展
以新理念開啟新征程
建州初期天峻從政經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