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專業學生論說文中小句關系表征差異的個案對比研究

2017-04-20 20:01王平潘穎
教育教學論壇 2017年15期
關鍵詞:啟示

王平+潘穎

摘要:二語寫作作為學習者語言文本輸出的方式,涉及到對長期記憶中的語篇結構知識的提取和重組。本文從Hoey的語義單位關系理論框架入手,對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限時作文文本進行個案分析,探討了中國大學生英語議論文寫作中小句關系表征的差異,指出了句子層面和語篇層面的語言組織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寫作結構松散、缺少主題和邏輯表達混亂的缺陷,對認識中介語的特點和英語寫作教學具有啟示意義。

關鍵詞:小句關系;論說文寫作;中介語特點;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5-0066-03

一、引言

論說文是大學階段英語寫作教學與測試中較為常用的文體,尤其能夠凸顯學習者的思維邏輯性和連貫性。有些學生的英語作文雖無明顯的語法錯誤,但讀起來總覺得不通順、不連貫、不緊湊等。其實,這些作文的主要問題是句與句間、段與段間缺乏銜接性和連貫性(程曉堂等,2004)。本文嘗試從小句句際關系的視角探討英語專業學生論說文中不同的小句關系表征方式,目的在于更好地解釋和理解二語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語義表達欠妥現象,找到問題與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改進寫作教學,提升二語寫作語言表達的質量和邏輯性。

二、小句關系的概念

Hoey(1983)將小句關系分為兩大類:邏輯順序關系(Logical Sequence Relations)和匹配關系(Matching Relations)。邏輯順序關系體現在連續的事件或思想之間,較常見的有時間順序關系(Time Sequence)、條件—結果關系(Condition-Consequence)、工具—成就關系(Instrument-Achievement)和原因—結果關系(Cause-Consequence)。

匹配關系是在同一范疇兩個以上的小句之間進行的相互比較,常常表現為對同一主題陳述時語義之間存在的重復性和對應性。匹配關系可分為一致性匹配和對立性匹配兩種,在意義上體現為一致或相反。

上述各種關系可以通過三種標識手段來識別(Hoey,1983):表達偏正結構的從屬連詞(Subordinators)、連接獨立語義單位的關聯詞(Conjuncts)和詞匯標記(Lexical Signals)。

重復也是識別小句關系的一個重要手段。Hoey(1983)所指的重復范疇比Halliday &Hasan(1976)的重復概念更廣,不僅包括語言單位關系中同義詞、反義詞的使用,上義詞、下義詞的對應,還包括替代(如人稱代詞、指示代詞、指示副詞、代動詞)和省略(省略的成分可以從相鄰語義單位推導出來而不引起歧義,是重復的一種特例)。各個小句通過這些重復手段相互呼應,使文章前后連貫(蔡艷玲,2007)。

三、英語專業學生論說文中的小句關系表征差異

(一)語料來源

研究語料來自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課堂限時作文文本。要求學生在50分鐘內以“Everyone is a prisoner of his own experiences”為主題寫一篇300字的論說文,當時學生剛剛結束相關主題精讀課文的學習,作文的話題熟悉度相對較高,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比較順利。由于作文必須獨立完成,其間不能與他人交流或使用任何形式的工具書等輔助措施,所以可以假定產出的語篇基本反映了學習者的真實水平?;厥兆魑暮笥蓛擅處煼謩e評改并記錄成績,最后每篇作文的得分取平均分。筆者按成績高低從中抽取兩份作文文本,標記為作文A(高分)、作文B(低分),而后進行反復的文本語義分析。

(二)小句關系的表征差異

1.小句關系標識手段的差異。學生作文基本涵蓋了Hoey提出的小句關系。從整體上看,兩篇作文長度基本一致。但從句子數量上看,作文A共有19個句子,作文B包括25個句子。經仔細觀察,作文A使用小句復合體的情況比較多,因而造成完整句數量較少,但這恰恰說明了學生A的語言運用能力強于學生B。試比較兩篇文章的開頭段(文中拼寫及語法錯誤未做改動,忽略不計)。

A:(1)Everyone is a prisoner of his own experiences.(2)That is because the past events always have an inevitable impact on our present life.(3a)No matter what we have gone through,good or bad,(3b)we tend to look back on past to find some similiarities or connections,(3c)when we come across problems.(4a)It's our human nature,(4b)but sometimes we are faced with bigger problems,(4c)if we often refer to our experiences.

B:(1)As we're growing up,we're trying to shape our own values and views of the world.(2)We believe that it must be more experiences which make us more mature than before.(3)But actually,experiences can't explain everything.(4)This can be positive or negative,both sides of the view are reasonable.(5)Sometimes,we may notice that the world is getting smaller in front of our eyes.(6) Everything is basically right or wrong,good or bad.(7)You believe what you had seen,what you had done before without noticing the area you don't know or not interest in.(8)In this way,your judgement will be depend on your own experience and that will block you from the truth.

比較兩篇文章的開頭便可發現,A文雖然較短,卻提供了更高級的小句關系標識手段:because,no matter,if和when為從屬連接詞,標記因果、條件和時間小句關系;but為關聯詞,標記對比匹配關系;詞匯標記手段既有簡單重復,也有復雜重復的釋義方式。如impact-connections\past-present\experiences-what we have gone through。B文看上去似乎標記手段也不少,然而讀完卻發現是“形”似“神”不似。文本中到處是詞匯的簡單重復,表面上看是連貫了,但因為缺少必要的句際關系標記手段,令讀者無法準確辨別語義關系,結果造成內容沒有重心,不知所云。另外,大量相同詞匯反復出現,沒有變化,使文字顯得索然無味,可以看出作者詞匯的貧乏。

2.宏觀語篇模式的差異。作文A的語篇結構比較清晰,以一般—特殊(概括—具體)關系(McCarthy,1994)為主導,敘述從一般情況出發,然后分述具體內容,最后再總結。如第二段中緊跟開頭段段尾都提到problems,寫道:In my opinion,we prefer our experiences to our present conditions or ability,and don't really distinguish the right or helpful experiences from wrong or useless ones.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As a result...這些部分清楚地指明了小句之間的匹配與序列關系,闡述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我們都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做得好的事總將其總結為經驗用到相似的情況下,做得不好的事下次再遇到類似場景首先想到的是逃避。這段的兩個方面也恰好呼應了開頭段的It's our human nature...結尾段總結全文,仍使用對立匹配關系指出我們的經歷會對我們的行為和認知產生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所以人的認識都是經驗的“囚徒”。

再看作文B的主體段落:So,here comes our point "Everyone is a prisoner of his own experiences". Whether you believe or not,this is happening. As we all know,everybody has a comfortable zone. We feel relax when we stay in our zone,without thinking why or how. Or sometimes we just feel too lazy to think about what the truth is. In fact,if you think it carefully,you will feel horrible. It may act like there is a box on our head and wherever we are,the box is following. We just like the prisoner who stuck in that box and never go out.

For example,there's a saying...

這兩段與其開頭段合起來,似乎第二段是開頭段的原因解釋,但開頭段語義松散,無法定位為某個確定原因的結果,第二段一會講comfort zone,一會又講thinking,缺少明顯的句子標記成分,所以整個語篇很難找到主導的關系模式,給人讀到哪算哪的感覺,無法提煉出核心的觀點和成分,這樣的文章即使想要修改都似乎無從下手,作者必須重新整理思路,整體改進。

四、對語篇寫作教學的啟示

上述文本雖為個案分析,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至少從某個側面反映了學習者可能存在的相似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嘗試改進英語寫作教學。

1.在寫作訓練中融入思維訓練。寫作教學不僅要重視技能和語言的訓練,更要重視思維模式的培養。二語學習者身處漢語語言環境,要想實現英語思維實屬不易。試想作為英語專業教師的我們尚且不敢保證達到本族語者的水平,何況語言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但是我們至少應該做到產出正確的語句,提高對漢英語言差異的認識,逐漸向英語思維靠攏,這個過程有可能十分漫長,所以必須由教師進行引導,并及時針對學生習作給予反饋。在實踐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的確定性、一貫性和不矛盾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篇建構能力(楊玉晨等,2009)。

2.重視產出訓練與反饋,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寫作課批改任務量較大,很多教師在實際操作中“講”多“練”少,甚至光說不練。學生似乎學到很多寫作方法和技能,但其實并沒有真正掌握??此谱x了很多書,卻不能轉化為合理的輸出,究其原因就是練得太少。上面的分析過程可以看到低分作文思路不清,更主要的原因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較差。學生并非沒有思想,而是受語言水平所限,不能自由表達,所以繞來繞去總是自己擅長的詞或句。就像沒有完全習得語言系統的兒童,進行深度思維時便詞不達意了?,F今提倡的內容依托式教學絕不能以犧牲語言準確性為代價,必須同時重視語言基礎的夯實。試想,一個不斷產出錯誤頻出句子的人如何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呢?所以,語言技能訓練不能忽視。

3.引導學生識別并使用小句關系標記系統。準確地識別標記可以減輕讀者的加工負擔,減少大量的猜測和假設,特別是使用平行結構有助于猜詞和豐富寫作手段,提高組句成篇的能力。(Hoey,2001)缺少必要的標識手段,語篇結構和句子組合就會顯得松散,主題不突出,加重讀者的理解負擔。學生習作中誤用某些標識手段說明他們對這些詞匯的深度知識和功能掌握不夠,因此語言教學不能停留在詞匯—語法本身,而應側重某一詞匯、語法項目對構建完整語篇所起的作用以及某一特定語篇類型對詞匯、語法項目的要求,超越句子,側重小句關系的構建、主題的一致性和語義的準確表達。

參考文獻:

[1]Halliday,M. A. K.,and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1976.

[2]Hoey,M.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3.

[3]Hoey,M. Textual Interactions:An Introduction to Written Discourse Analysis[M]. Routledge:London,2001.

[4]McCarthy,M.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CUP,1994.

[5]蔡艷玲.語篇分析新思維——從語篇閱讀解構到建構寫作[J].鄭州大學學報,2007,40(4):51-54.

[6]程曉堂,王琦.從小句關系看學生英語作文的連貫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6(4):292-298.

[7]楊玉晨.小句關系的多元解釋與研究方法的互補性[J].外語學刊,2011,(3):32-35.

[8]楊玉晨,楊玉英.超越句子:探索中國學生英文寫作中的小句關系[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17(2):92-96.

猜你喜歡
啟示
發達國家現代物流發展的啟示
淺談莊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馬克思的管理思想對加強中國社會管理的啟示
商業銀行受余額寶的影響和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