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經濟在哪兒?

2017-04-21 02:09盧娜
東方企業家 2017年4期
關鍵詞:摩拜技能消費者

盧娜

這幾年,作為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的重要模式創新,以互聯網和科技為驅動力的共享經濟在各國掀起了一股“共享”潮流,它如雨后春筍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作為一個熱詞,或者說作為一個熱門的新型商業模式,它不僅成為了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和委員議論的新熱點,還引發了一些國際研究機構的濃厚興趣。。

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去年年底就發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羅蘭貝格統計了中國共享經濟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市場份額,綜合考慮企業規模、市場滲透率因素,并結合中國共享經濟九大領域發展,測算出2015年中國共享經濟規模為625億。羅蘭貝格還預測,到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有望達到2300億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為領軍力量。

在羅蘭貝格的這份報告中,汽車共享出行在中國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將由2015年816萬次/天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700萬次/天,對應市場容量有望由660億元/年增長至3800億元/年,而潛在需求帶來的潛在市場容量更有望達到1.8萬億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的確,以滴滴、優步為代表的汽車共享出行或許是目前中國消費者使用最多的一類共享模式,除此之外,摩拜、途家等,均是將共享經濟成功運用于國內市場的企業代表。那么讓投資者欲罷不能,消費者難舍難離的共享經濟,它到底經濟在哪兒呢?

從今年二月末麥肯錫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消費者調研》中我們或許可以窺得一二。這份報告通過對中國40個城市近2900名消費者的大規模高覆蓋調查,聚焦了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且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三大行業——共享出行、共享空間和共享技能,它們的現狀與發展應當會給予人們一些啟發。

共享出行

方便大眾,創造就業,推動交通行業升級創新

共享出行主要涵蓋網約車、汽車分時租賃和共享單車等模式。目前中國共享出行日活躍用戶已超過1000萬。共享出行的出現對公共交通起到了補充作用,滿足了消費者出行需求。同時提供了多元選擇并創造了新型就業,帶來消費者及服務者剩余。

同時,共享出行在環保和緩解道路擁堵等方面也將深刻影響社會發展。調研表明近80%的受訪者偏好環保型車輛,且多數消費者表示在相同條件下愿優先選擇環保型車輛,顯示出車輛環?;拇蟓h境已日漸成熟。而降低網約車出行中公交地鐵轉換比例并提高拼車效率則有助于降低路面總行駛里程。

在可見的未來,共享出行將結合公共交通的升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及電動車的推廣等科技和社會因素推動城市出行模式的創新??傮w來看,共享出行的發展將推動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的普及,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帶來的便利出行將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從而提振經濟活力,并惠及就業。

共享空間

盤活存量,提高資產利用率

共享空間涵蓋在線短租、長租合租及共享辦公等領域,目前主要集中于在線短租。共享空間還處在發展初期,未來存在較大增長潛力。

共享空間可以盤活存量房產,有效調節供給,通過促進供需匹配為消費者及房東雙方帶來效益。當前在線短租模式每年盤活的閑置個人房產資源約120萬平方米,增速達15~20%以上。在線短租服務最常見的場景為消費者周末短途及國內長途旅游。問卷調查發現,在使用短租服務后,約15%的受訪者過去一年的出行天數有所增加,受訪消費者的整體住宿開支上升約4%。同時,在線短租為各地創造了新的家政及周邊行業的就業機會。

共享技能

平衡稀缺資源,創造新型就業機會

共享技能主要包括勞動力共享和高技能共享兩類。勞動力共享,如眾包物流,利用大數據匹配技術提高了服務效率、降低了服務成本,滿足了更廣泛的消費者需求,同時為低技能人群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就業機會。高技能共享涵蓋醫療服務、行業顧問、技術及商業支持等領域,有利于解決稀缺技能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普惠大眾及中小企業。然而共享技能目前仍處在發展初期。過去一年曾經使用共享技能服務的受訪者比例,在一二線城市約2%,而三四線城市不足1%。生活服務、醫療健康及物流人力是現階段普及程度較高的共享技能類別。預計未來幾年隨著共享技能的普及,消費者在此類平臺的消費將進一步增加。約80%受訪者表示未來一年將增加在此類平臺的支出,人均增幅達27%。

共享經濟在國內初現紅火的前幾年,曾有互聯網經濟的研究者表示,共享經濟本質上只是互聯網經濟下“新瓶裝舊酒”的噱頭,他們認為共享經濟的根本是“互幫互助”,然而如今的所謂“共享經濟”,只是在幫助投資者賺錢。因為“用戶創造的資本收益,不可能為他們共享。這些實打實的數千億美元的利益,一分錢也沒進用戶的腰包。而那些熱衷于此的活躍用戶,只是投資者獲取收益的‘永動機?!?/p>

無論這類聲音是否有其正確之處,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卻已經實打實地走入了普通大眾的生活,并在更多行業中得到普及,這勢必、甚至已經帶動了一批行業的升級與創新。僅以摩拜單車為例,當我們以“摩拜”為關鍵詞檢索專利,剔除明顯不相關的,可看到12件發明專利、11件實用新型專利和5件外觀設計專利,共計28件,其中一件發明的專利申請人為上海摩拜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另27件專利的申請人均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而且由于它的初現,現在國內自行車年產達千萬輛??梢?,在此過程中,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傳統企業、政府間的關系將隨之發生深刻的轉變,形成互助互聯的生態圈,而無論是從速度、廣度,還是深度上來看,我國的共享經濟市場都其極具潛力。

速度:翻番增長顯蓬勃生機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同比增長103%。在互聯網行業投融資相對趨冷的大環境中,可謂是“風景這邊獨好”——去年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預計未來幾年,共享經濟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其交易規模占GDP比重有望達到10%以上。

廣度:融合發展顯強牽引力

當前,共享經濟已經覆蓋了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知識技能、房屋住宿、醫療分享、資金分享等領域,作為最活躍的創新業態,有力驅動著資產權屬、生產組織、服務供給、就業模式和消費方式的變革,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深度:顛覆創新顯深遠影響

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乃至新的生產關系,共享經濟以顛覆式創新的姿態,把我們傳統的擁有、產權等核心觀念轉變為使用、信任與合作。這種轉變沖擊著現有社會的角色與秩序,帶來了認識不統一、制度不適應、保障不健全等階段性問題。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在今年兩會前夕,國家發改委已就《共享經濟發展指南》征求意見,提出了允許和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探索共享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適應共享經濟特點的政策環境、鼓勵創新監管模式等規劃布局。由此看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去年“支持共享經濟發展”的表述之上,新增“引導”二字,意義深遠,值得期待。

猜你喜歡
摩拜技能消費者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摩拜的宿命
摩拜單車CEO王曉峰談與ofo合并:不覺得有可能
知識付費消費者
拼技能,享豐收
3.15打假
畫唇技能輕松
小鮮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