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技術在我國傳統媒體中的應用現狀

2017-04-25 07:40王朝陽
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 2017年0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用戶

王朝陽 麥 圈

彭蘭在對 “新媒體”概念的演變過程、新媒體相對穩定的基本特征,以及該概念使用的不同情境及具體指向三個層面加以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新媒體”的概念。她認為,“新媒體”主要指基于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及其他現代信息技術或通信技術的,具有互動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態和平臺。①彭蘭:《“新媒體”概念界定的三條線索》,《新聞與傳播研究》2016年第3期,第125頁。這一新媒體概念突出了媒介形態和平臺的特征,即不同媒介形態之間的融合及交互是現階段新媒體的主要特征。在現階段,新媒體最具代表的媒介技術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針對以上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一直存在于傳媒發展過程中。本文以無人機技術作為研究重點,探索該項技術在我國傳統媒體中的應用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傳統媒體中所應用的無人機,全稱為無人駕駛飛機,英文全稱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縮寫為 “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行器,而通常所提及的無人機技術則是指無人機航拍攝影技術。

一 新媒體技術應用的政策支持和規劃設計

我國傳統媒體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與多個層面的政策支持和規劃設計有關,其中就包括黨和國家層面的、地方政府層面的及傳統媒體本身的規劃。媒介融合一直是傳統媒體在新時期謀求發展的重要改革舉措,也是黨和國家針對傳統媒體在新媒介環境中相對被動的局面,給出的最為重要的政策上的支持和發展規劃,如 “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等一直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傳統媒體在新時期所提出的發展方向。

黨和國家政策上的支持為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利好環境,而在傳統媒體媒介融合的發展道路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推動這一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國家 “十三五”規劃中已經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加以支持以推動其發展。這些信息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顯示、移動智能終端、第五代移動通信、先進傳感器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笆濉币巹濍m然沒有針對傳統媒體提出具體的要求,但其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產業的支持,以及推動虛擬現實、互動影視方面產業化發展的態勢卻為傳統媒體提供了契機。

2016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針對廣播電臺、電視臺分別發布了 《電視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廣播電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對電視及廣播電臺等傳統數字媒體的融媒體建設平臺技術進行了規劃和整理。白皮書強調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媒體技術對于融合媒體生態建設的重要作用,為傳統廣電媒體明確指明了融合的路徑和方法。白皮書認為,打通 “三網”(生產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網),流程再造,資源聚合再造,跨越合作都能為傳統廣電媒體找到發展契機。

除了黨和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外,地方政府也根據自身特征和發展現狀,圍繞媒介融合這一議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適合本地傳統媒體新媒體技術應用的支持和規范。這些政策主要集中于云計算和大數據在傳統媒體中的應用及發展、VR技術發展及產業鏈完善等。

首先,各地政府及相關媒體管理部門意識到云計算和大數據是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新興技術,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傳統媒體開發和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如北京市、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天津市及湖北省等都出臺了相應政策,如北京市新聞出版總局發布的 《關于加快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的 《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等。這些指導性意見強調,在科技的支撐下,推動傳統媒體全媒體化發展,將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以融合創新,最終通過傳統媒體終端、互聯網終端及移動端進行有效信息傳播。

其次,對于目前在傳媒領域應用非常熱門的新媒體技術、應用及對整個傳媒產業鏈的發展,各地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也紛紛給出助其快速發展的政策,如VR技術應用的軟環境建設。2016年2月,江西省南昌市開始布局“虛擬現實”產業基地。同年,福建省開始打造全國首家VR基地。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的 《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指出,在虛擬產業發展規劃中,要引進與培育并重,構建完整產業生態鏈。

為響應中央關于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新媒介技術融合發展的要求,各級媒體單位紛紛提出具體的融媒發展舉措,有些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中央級媒體單位在我國新聞傳播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率先提出融媒體發展方案。2016年8月,中央電視臺在 《中央電視臺 “十三五”科技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中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央電視臺科技發展將以媒體融合為指引,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旗艦和構建世界一流媒體為目標,持續提升傳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2016年,《人民日報》推出全媒體平臺 “中央廚房”,從 “融合態”的業務場景出發,構建了一套包括軟件和硬件的技術體系,如無人機、VR設備等,為全媒體平臺的業務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各級地方媒體也積極響應 “十三五”規劃,在新媒體技術應用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一些省級新聞媒體借助相應的人才引進政策,設立新媒體產業基金,推進新媒體技術在傳統媒體的應用。地市級地方媒體針對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出非常具體的舉措,如制定全媒體戰略、引進技術型人才及著力進行全媒體報道等。

二 無人機技術在我國傳統媒體中的應用現狀

目前,新媒體技術在國外的媒體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如2013年,美國甘內特 (Gannett)集團旗下的 《得梅因紀事報》就推出了VR新聞 《豐收的變化》。隨后,美國的 《紐約時報》、英國的BBC、美國的ABC News及美聯社等也試點了 “VR+新聞”的模式,推出了360度全景視頻平臺。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技術開始應用于各種媒體中,包括傳統媒體。它們不僅給受眾帶來了不曾有過的感官體驗,更吸引受眾主動地參與到傳播過程,從而告別了被動的信息接收過程。其中,無人機作為一種有效的全景影像獲取設備,在滿足極端視角的圖像輸入上有獨到之處,因此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傳統媒體中,并和其他新媒體技術一起,為傳統媒體的融媒體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無人機以低廉的新聞采集成本、克服惡劣現場環境的強大能力,有效地克服了人類自身的局限性,正在成為新聞生產過程中重要的新工具。無人機能非常輕松地以高空航拍的視角呈現巨大的信息量,直觀、真實地再現新聞現場,又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錄制與傳輸的流程,極大地滿足了受眾即時獲取信息的欲望,尤其在報道災難新聞和突發新聞的報道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傳統媒體的無人機應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突發性事件的新聞報道,如天津港爆炸事件、東方之星沉船事件等;二是直播類新聞或媒體產品,如武漢沌陽高架橋爆破直播、湖南衛視 “爸爸去哪兒”系列、體育賽事直播等;三是紀實性新聞報道或紀實性媒體產品,如人民網 “啟航:新棋局·瞰長江”系列、“援藏:科技改變西藏”及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等。

(一)極現現場的突發性事件的新聞報道

麥克盧漢指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而無人機技術的應用,使人的視角和高度得以延伸。極現現場即最大限度地展現現場信息。無人機的拍攝高度優勢,可以延伸記者的視角和報道邊界,到達環境惡劣的災難現場,盡可能地還原新聞現場。

新華社是國內較早應用無人機的國內傳媒機構。2015年6月15日,新華網新聞無人機隊成立,在 “無人機+時代”的行業背景下,率先試水“無人機+新聞”,創新新聞報道模式,為新聞報道提供實時、精準、權威的圖片、視頻和媒體資訊。2015年8月16日,新京報記者在 “天津港爆炸事件”的系列報道中,借助無人機呈現了驚心動魄的爆炸現場。圖1呈現的是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發生后,地面留下的巨型黑洞和焚毀嚴重的房屋,近6個足球場大的停車場停滿的數千輛新車在燒毀后依舊排列整齊。此外,央視新聞頻道、《人民日報》、財新網等多家媒體皆采用了無人機航拍等新媒體技術,快速、直觀地呈現了事故現場爆炸后的情況,讀者能夠在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里了解災情的整體情況。這方面的案例還包括 《南方都市報》及《深圳讀本》利用無人機進行的東方之星沉船、天津港爆炸、深圳山體滑坡等突發性新聞事件的報道。無人機參與突發性新聞事件的報道不僅可以回傳圖片,也可以回傳整個拍攝視頻,為全面詮釋新聞事件提供了足夠的現場素材。

圖1 天津港無人機拍攝的照片

(二)實時在線的直播類新聞或媒體產品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拍攝的圖像和視頻數據可以實時回傳至計算機終端或者移動終端,這種無可比擬的優勢,使得傳統媒體可以利用無人機對于軟新聞、綜藝類節目、體育類節目等進行直播,通過提供獨特的信息視角,增加了新聞產品或媒體產品的可看性,同時可以結合其他信息傳播方式,多視角、全方位地呈現實時在線的內容。

2013年5月18日晚10時,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首次運用全媒體手段直播武漢沌陽高架橋爆破。該次報道首次啟用兩架無人機參與直播,結合圖文、音視頻、動漫、兩微一端、社區、網絡專題等全媒體手段,對武漢沌陽高架橋爆破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全時段直播。另外,《羊城晚報》利用無人機對港珠澳大橋建設、2016年春運期間廣州火車站洶涌人潮等重大新聞進行現場報道?!多嵵萃韴蟆穭t使用無人機全程全景實況直播 “2016黃河小浪底觀瀑節”,使許多無法身處現場的市民通過 《鄭州晚報》官方微信、網易、水滴、騰訊等客戶端在線觀看這一盛況。

除應用于直播類新聞節目外,無人機還可以應用于廣播電視媒體的綜藝類節目、體育直播類節目的制作中,對于現場感及播出氣氛的調適均有積極作用。

借助無人機進行體育比賽直播已經漸漸成為趨勢,如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滑板和高臺速降比賽,2015年3月美國電視臺Fox Sports直播的摩托車障礙賽,都使用了無人機。無人機在體育直播中的應用,使得比賽本身更具觀賞性,還可以做到很多傳統高架和直升機拍攝無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可以在體育場上空進行航拍,而且可以去體育場的任何角落。體育直播中的無人機有著高空全景視野,不僅為觀眾提供了精彩的體育比賽畫面,也為體育比賽中的運動員提供了大數據記錄,比如運動員在整個球隊中如何跑位、如何進行時機的把握等相關數據,為提升球隊整體配合水平提供大數據支持。

圖2 無人機直播橄欖球比賽

(三)精雕細琢的紀實性新聞報道或紀實性媒體產品

目前的民用無人機硬件價格并不是很高,重量適當便于攜帶,操控方便且穩定,也有足夠的續航能力記錄多個長鏡頭畫面。這種特征使得該項技術能夠運用于所需視角和長鏡頭較多的紀實性新聞報道或媒體產品。在新聞報道中,這種新型的報道方式可以和其他新聞報道形式進行很好的視覺信息補充,呈現出不一樣的美和真實。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片是國內近幾年質量較高的紀實性媒體產品。在《舌尖上的中國2》拍攝過程中,劇組專門邀請了無人機專業團隊進行航拍。已 《心傳》這一集為例,在拍攝掛面制作環節中,陳磊導演需要一個長鏡頭來表現:

近距離跟拍窯洞掛面的主人公,慢慢遠離,主人公舉面上架;

鏡頭繼續遠離,越過樹梢,顯露出整個院落和勞作的家人;

隨后鏡頭越來越遠,越來越高,整個村子也顯露出來;

最后,越來越小,慢慢地隱沒在山野里……

導演需要的這個長鏡頭非常適合用無人機拍攝,也非常具有說服力。該節目的總導演陳曉卿對鏡頭的要求特別高,每個鏡頭的平均時長只有2秒,而上述的掛面鏡頭,卻用了整整30秒。①溫文宇/PRphoto小飛俠航拍: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幕后故事-那個神奇的航拍長鏡頭》, http://107cine.com/stream/49868/。

無人機以航拍的方式能夠展現獨特的拍攝視角和整體環境,為觀眾帶來更加直觀立體的感受?!稄V州日報》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呈現廣州,以 “360度全景小星球”的方式呈現廣州之美。每一張 “小星球”都是由十幾張無人機航拍圖片經過全景軟件后期處理而成的,反映了廣州的商業繁華、歷史文化以及山水風光,如圖3所示。

作為信息的采集工具,無人機極大地擴展了新聞記者所能觸及的邊界。它作為人的感官延伸,能到達記者不能涉足的地方,探測某些人類感官不能及的領域?!盁o人機+新聞”模式的運用,能夠充分利用無人機在航拍、圖像傳輸等方面的優勢,為新聞報道提供優質的內容。

雖然無人機技術已經逐漸應用到我國傳統媒體,但從目前來說,媒體在應用無人機輔助新聞報道時仍存在著使用安全、技術障礙和政策風險等問題。

第一,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無人機的使用無疑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一旦操作不當,便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對相關的人或物造成傷害。②宮承波:《無人機新聞面臨的問題》,《新聞論壇》2017年第3期,第1頁。據國內民用無人機品牌大疆相關負責人透露,根據大疆售后部門的統計,85%以上的無人機事故是由用戶誤操作引起的。常見的事故類型有三種:一是超視距飛行時發生側邊或后邊撞擊;二是由于用戶在啟用姿態模式后操作不穩而導致撞擊;三是用戶對功能理解有偏差,導致返航撞擊或者其他事故。傳統媒體使用的無人機基本上都是常規的民用無人機,并未經過特殊改裝,對于駕駛員也無特殊的要求,但依然會出現操作上的失誤。如美國TGI Fridays的一架無人機因墜毀,導致 《布魯克林日報》攝影師喬金·本弗諾托鼻梁和下巴被割傷。

圖3 無人機拍攝的CBD全景 (《廣州日報》記者蘇俊杰攝)

第二,現有的無人機續航時間短,由于技術瓶頸,目前無人機一次持續飛行拍攝為30分鐘左右。而電池供電不足、導航偏位、系統癱瘓等原因,又可能引起摔機事件。目前所見無人機事故中,一部分是因為駕駛員操作不當,一部分是因為無人機遙控器失竊,還有一部分是無人機本身存在的技術障礙。另外,目前的無人機穩定性差,抗風能力低,這個弱項也與其動力不足很有關系,在比較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人們難以利用無人機進行相關作業。其實,早在2014年7月中旬,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導的超長航時無人機遙感系統研制成功,它使翼展3.4米、機長2.3米,飛行高度5000米的無人機的續航時長達到30小時。如果能夠加強民用無人機的續航能力,新聞直播中就不會出現 “準備完,電用完”的情況。

第三,我國還沒有正式出臺有關民用無人機使用的法律規范,因此在新聞采訪中使用民用無人機存在一定的政策法律風險。①崔曉:《無人機在新聞采訪中的應用原則及規范》,《青年記者》2015年第9期下,第45頁。2009~2013年,我國民航局先后頒發了多個管理文件,如2009年6月頒發的 《關于民用無人機管理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及 《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2012年1月頒發的 《民用無人機適航管理工作會議紀要》,以及2013年5月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雖然以上文件已經涉及無人機飛行及無人機駕駛員,但這些都是臨時性、指導性的規定,并未形成完整的針對民用無人機的規章及管理體系。據民航AOPA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總數僅為15545個,整體呈現出數量少且分散的特點。②《2017 上半年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報告》, http://www.aopa.org.cn/news/show -17530.html。國內媒體正在努力緩解傳媒中專業無人機駕駛員短缺的問題。2017年9月13日,新華網無人機 “飛手社區”平臺成立。新華網與50余家飛手社區聯合,開發了上下游融合的無人機產業鏈,而且還開辟了官方媒體和飛手個人共贏的渠道。新華網的這一嘗試,不僅可以帶動無人機產業鏈的發展,更為傳統媒體解決了無人機駕駛員短缺的問題,也可規范行業內無人機駕駛員的行為。

三 總結和展望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迎來了 “+互聯網”的時代,這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新媒介技術造就的新的傳媒生態環境,要求我們用 “互聯網+”的思維去做 “+互聯網”的思考,這樣才能不被移動化、社交化及本地化的洪流所淹沒?!盎ヂ摼W+”是用互聯網技術去對接甚至取代傳統的或者現有的一些生活或者商業模式,借機重塑某些傳統行業?!埃ヂ摼W”則更多的是從傳統行業的角度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現有要素,是一個有序的增效過程。①童清艷:《新媒體現狀及未來媒體發展趨勢的分析研究》,《今傳媒》2017年第3期,第8頁?!埃ヂ摼W”的思考是指不論目前我們的傳統媒體把AI、VR、AR、無人機等技術玩出了什么花樣,它畢竟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這些信息技術絕不是孤立的,傳統媒體,要真正實現媒體融合,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內容生產時就要統籌考慮,再造流程,利用 “+互聯網+”實現傳統媒體的轉型。

新媒體技術在傳統媒體中的應用是 “前途無量”的。但每一種新媒體技術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找準適合的呈現內容和方式,找準所適用的對象,對于獲得高效而準確的信息是有促進作用的。對于未來無人機技術在傳統媒體中的應用,“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用戶的關注,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容易忽略的。

(一)用合適的方式提升用戶體驗

目前,用戶在內容選擇和內容使用時,越來越注重 “用戶體驗”。良好的用戶體驗的獲得,不僅和用戶的 “心理模式”(Mental Models)有關,還和用戶的 “認知結構”有關。用戶的心理模式是指人們通過經驗、訓練和教導,對自己、他人、環境以及接觸到的事物形成的模式。②〔美〕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中信出版社,2003,第16頁。當產品設計模式和用戶模式相互匹配時,用戶對信息設計的理解和把握就較為深入。而認知結構則是以人過去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這一基礎影響和決定了后來知識的選擇和接受。只有當傳統媒體對技術的特點、用戶的特點、內容的特點都有一個良好把握的時候,才能找到適合用戶的合理的技術表現的信息內容。在無人機技術使用中,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呈現的。當所需信息需要一個鳥瞰的視角或媒體人員不能親身進入現場,而新聞信息內容又必須有現場感時,無人機就是必不可少的。這種現場感即用戶體驗,也符合用戶的心理模式。當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和目前的VR技術一樣,用戶需要專門的設備,它給用戶帶去的并不一定是舒適,也就談不上好的用戶體驗。其次,在使用無人機進行信息采集、實時回傳時,對機器操作的穩定性也直接影響到用戶的觀看體驗。視角、速度、方向的穩定都是需要技術人員去合理把握的。

(二)構建用戶參與的全流程戰略

針對新媒體技術應用的政策支持、規劃設計,以及傳統媒體的實踐,都充分說明融媒體戰略是傳統媒體面對當下媒體生態的積極回應。融媒體發展的趨勢,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媒介產品的整個生產流程,將流程延伸到用戶,將用戶自媒體、社交媒體等納入整個產品生產流程,打造新型傳統媒體的融合體。目前,媒介市場主導權已經逐漸從媒介產品生產者轉移到用戶端。傳統媒體應從產品導向轉向用戶導向,應全力建設科學有效、便于操作的用戶評價體系和信息反饋體系,把用戶作為最可信賴的 “人力資源”,把用戶當成傳媒的 “榮譽員工”,因為他們能協助傳媒完成產品設計和服務方式的優化,構建更完善的環狀信息和工作流程。傳統媒體 “以用戶為中心”不應該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體現在不僅滿足用戶對產品的需求,還要滿足用戶參與內容生產、獲得更優質服務的需求。因此,利用無人機技術所進行的內容生產,可以積極邀請用戶參與。用戶參與的優勢有兩點;其一,用戶中不乏此項技術的專業人才,他們創造的內容產品質量不僅可媲美媒體從業人員,甚至其獨特的用戶視角,可以帶來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其二,用戶的積極參與帶來的是他們對媒介產品的認同,他們也可以成為良好的口碑傳播者,這對于產品的推廣具有積極意義。

(三)融合教育方式,輸送高素質人才

目前的傳統媒體最缺乏三種人才,即高層次管理人才、能力復合型采編人員及新媒體研究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不同于高層管理人才。他們不是行政意義上的高層,而應當從其對多媒介發展未來的把握、對媒介生態及媒介技術發展的認識這個角度來認知。能力復合型采編人才則需要對傳媒新技術有足夠的了解和掌握。而新媒體研究人才則是指能將媒介發展理論和中國傳媒發展現狀緊密結合,進行 “實戰型”研究的人員。

對于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直接相關的復合型采編人才的培養,可以借助兩種途徑。其一,通過新聞傳播教育機構,如國內外的新聞傳播專業院校。目前國內開設無人機相關專業或課程的學校并不多,但多所傳媒院校已積極加入無人機新聞探索的行列。2014年11月,中國農業大學媒體傳播系與大疆無人機合作,啟動 “影像成長扶植計劃”,將無人機應用到紀錄片的拍攝;同年,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無人機航拍技術體驗”公開課;而早在兩三年前,南京大學即邀請過全球頂尖的美國無人機新聞專家舉辦專題講座。①劉勝男:《無人機新聞學課程的一年探索——訪密蘇里大學無人機新聞項目創始人Scott Pham》,《中國傳媒科技》2015年第5期,第9頁。其二,集聚社會力量,直接吸納無人機駕駛專業人士加入傳媒隊伍。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快速補充傳媒無人機駕駛技術短板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無人機技術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之一已經在傳統媒體中嶄露頭角,但對其在該領域中的研究探討才剛剛起步。信息技術和新聞傳播存在學科差異,但又互為作用,能夠形成很好地融合。每一次信息技術的發展都很好地推動了新聞傳播的發展,改變了新聞傳播生態,而新聞傳播也在反作用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皞€性化” “定制化”不再是新聞傳播中內容的獨有特性,而應該成為信息技術為新聞傳播所用的基本特征,讓信息技術在與新聞傳播的融合中帶上新聞傳播的標簽,將為未來的新聞傳播帶來更大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用戶
傳統媒體做網絡直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關于傳統媒體能否打造“名公號”的思考
關注用戶
關注用戶
關注用戶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Camera360:拍出5億用戶
100萬用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