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跨國探訪報道中記者的跨文化認知與反思?

2017-04-25 07:40礫??
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 2017年0期
關鍵詞:當地人跨國跨文化

谷 萍 閔 津 林 礫??

一 研究背景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武漢很多企業也積極響應國家 “走出去”的號召,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向世界展現了 “中國力量”和 “中國技術”,也彰顯了大國風范,同時更是加強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交流合作,對雙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融合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6年7~10月,《長江日報》分批派出10位記者奔赴亞非歐13個國家,探訪了20個海外 “中國造”工程,它們擁有共同的標簽—— “武漢造”,展現了武漢設計與建設力量在 “一帶一路”上的作為。2017年4月28日,前外交部部長、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李肇星在評價 《長江日報》的這次跨國探訪活動時認為:它取得了大量珍貴的一手材料與極具傳播性的實際案例,堪稱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一次彰顯中國工程設計力量的跨國壯行。

基于此,本文以參與 《長江日報》“一帶一路”跨國探訪系列新聞報道的記者為訪談對象,結合記者們在跨國探訪報道中的工作細節和個人體驗,試圖探討如下問題:“一帶一路”跨國探訪報道的跨文化價值體現在何處;作為跨國新聞報道對象的中國企業,記者如何認知他們的跨文化體驗;新聞采訪與報道中,記者的跨文化認知是什么。

本文訪談對象及 《長江日報》“一帶一路”跨國探訪系列新聞報道的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長江日報》“一帶一路”跨國探訪系列新聞報道的記者信息表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本文多次聯系,但樣本編號A10的記者因為時間和工作原因始終未能受訪。本文最終訪談到A1~A9共計9位跨國探訪的記者,占記者樣本總量的90%。本文第一作者同時是受污者樣本編號A1,他也在本文中詳細記錄和分析了個人的跨文化體驗。為更好地進行敘述,本文采用了交叉的寫作方法,具體而言,以A1自身的跨文化體驗為基礎和線索,同時結合并引用A1~A9在訪談中提及的跨文化認知與反思,從而完整地呈現 《長江日報》個案中記者們對 “一帶一路”中國企業采訪和報道中的思考,這些思考既涉及記者群體的跨文化認知,也包括他們所探訪的中國企業的跨文化傳播之路。

二 “一帶一路”跨國探訪報道的跨文化價值

這次跨國探訪記者深入實際,用大量一手的、鮮活的新聞事實及當地見聞,揭秘了海外設計與建設的幕后故事,見證了這些工程造福于當地人民的顯性事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曾在接受 《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中國每幫世界修一條公路鐵路、建一個工業園、合作一個項目,都是在種下一個經濟增長動力源,從而實現經濟增長動力再平衡??鐕皆L前,記者們普遍認同這一觀點,認為采訪的中國企業是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力量,他們在沿線國家的所有建設項目是在用實際行動表明,“一帶一路”絕不是中國的獨奏曲,而是世界大合唱。

出發前,編輯部在進行選題策劃和討論時就注意到,國家此次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物理上的 “一帶一路”,二是指沿線國家人民之間的非物理上的 “心靈通道”。因此,這次的跨國探訪不僅僅只是展開地理意義上的一次跨地域的深度報道,更是一次跨文化意義上的傳播過程。

一是,跨國實地探訪有助于提高雙方之間認知的可靠性,加深雙方的了解。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對別國的了解都是通過書本、電視或者網絡渠道等,但是這種情況下對他國的認知往往并不一定全面和完全真實。本次跨國探訪的記者實際深入當地,與當地的民眾、工人甚至官員等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較為確切地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和當地的社會狀況,同時對方國家和人民對于中國也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和感受。A3在訪談中就曾提到這次跨國探訪使得兩國人民對對方能有較為真實的認知,從而促進雙方之間更深層次的了解。(A3:我覺得很多人是從教科書上、學術研究上知道中國,但他們沒有實實在在地與中國人坐在一起進行談話,了解中國人實際的想法。這種采訪本身也是加深中巴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一種方式,讓他們知道中國實際的狀況是什么樣的,中國人對巴基斯坦人有什么樣的看法。)A4在訪談中也提到類似的觀點,他覺得我們從書本上了解到的對非洲的印象就是臟亂差,但是這些只是一部分的真實,并不代表非洲社會的全部,跨國探訪對中國來說也可以改變一些刻板或妖魔化的印象。

二是,通過大量的現實案例給后來者以借鑒。在本次跨國探訪過程中,記者們通過如實記錄和呈現企業、政府和當地人等不同采訪對象的親身經歷和實際見聞,并結合記者自身的感悟,了解了中國企業在進軍海外時所面臨的一些文化沖突現象。同時,有關各大企業面對水土不服的現象是如何憑借有效的溝通和行為最終融入當地文化之中的問題,記者也通過采訪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所以,此次跨國探訪的系列報道給之后也想“走出去”的企業非常實際的建議和借鑒,能夠幫助這些企業更有效地面對和處理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A6:可能對于那些還沒去,但是想去的企業,看到我們這些報道后,可能知道去了應該怎么做,可能會面臨什么,提前心里有個譜兒。其實很多企業都想走出去,但是可能對外界不了解,就存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所以我們這些報道他們看了的話,可能會有一些收獲。)

三是,對國家 “一帶一路”的積極響應與有效實踐。A1~A9在受訪時都談到這一點。記者們認為本次跨國探訪報道本身就是一次對國家 “走出去”號召的積極響應,也是對 “一帶一路”作為經濟和文化之路的深刻認知過程。在實踐和探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國企業在 “走出去”的過程中,能夠及時有效地意識到文化差異,并能通過不懈努力來跨越文化鴻溝,求同存異,從而盡力與當地人互相理解和尊重,實現文化融合。也能切身感受到在相互了解和融入的過程中,記者對當地有了更直觀和清晰的認知,摒除了某些長期形成的刻板印象,中國標準更是逐漸在海外被接受和認可,讓“中國制造”的形象漸入人心。同時還能體會到他國一直以來 “向西看”的視角也漸漸地轉變為了 “向東看”,這對于國家實力與國際形象的宣傳是一次極為有效的傳播。這些都是記者深入當地,在跨國探訪 “走出去”的過程中通過感受、交流與采訪了解到的企業與當地的現實狀態。此次跨國探訪報道是一次對 “一帶一路”的成功實踐,也是一次記者開闊視野和適應時代要求的過程。

三 中國企業的跨文化實踐:記者視野

文化通常被視為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社會成員獲得能力和習慣的復合整體。因此,文化是一個多層次、多面向的復合體。不同國家、地區以及民族在文化上,毫無例外均存在著客觀差別,它主要體現在價值觀、民族風俗、政治法律、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思維方式以及行為規范等方面。那么,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實現跨國經營,一直是困擾中國企業的難題。此次系列報道中所涉及的多個設計和建設單位,它們在海外項目的運營和管理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記者們在訪談中普遍談到了企業受訪者都主動提到了在進軍海外市場的過程中,由于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會帶來諸多沖突,比如觀念的、習俗的、宗教的、禮儀的、行為方式的等,而對企業的工作實施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達到文化適應,即克服和消除這些沖突所帶來的各種障礙和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在跨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中求同存異是這些企業進入海外市場后不得不面對的首要問題。與此同時,記者們在采訪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跨文化體驗,不管是入鄉隨俗式的主動改變,還是對他國 “妖魔化”固有印象的有效顛覆,抑或是對他國宗教信仰的極大尊重,都是記者們在實地探訪中的重要體驗與感悟,同時這也構成了本次探訪和報道關于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支撐。

(一)屬地化管理的障礙跨越

為了提升當地的就業率,很多國家的政府都會出臺屬地化管理的政策。不過高度的屬地化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種管理難題接踵而來,從溝通交流、組織生產到標準制定、薪水發放無一例外。在施工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形成的語言、信息、習俗、宗教、觀念的差異,會帶來諸多意想不到的沖突與矛盾,最終還是要靠妥協與容忍、適應與改變、溝通與融合來克服文化差異所產生和造成的各種不對稱。

樣本A1曾在訪談中提到,中國企業管理者談到文化差異在屬地化管理中給施工造成的影響和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最大的文化差異就是時間觀念的差異。對于中方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很習慣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7點,也并不排斥晚上加班?!暗钱數厝藳]有加班的概念?!碑數毓と藷o法理解中國人的勤勞和不休息的工作方式,導致肯方的雇員紛紛提意見說通常在工作一兩個小時之后,應該休息半個多小時再接著干,且每周必須確保雙休時間。中國員工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014年5月28日項目部第一批人員到達之后,推土機、平整機、軋路機及兩臺挖掘機外加8輛運輸車同時登場,一天工作了12個小時,平整場地3000立方米,震驚了當地人。不僅是工作時間,而且因為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當地人在同樣的時間最多只能平整場地1000~1500立方米。

第二,對于錢財方面的認知和態度差異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當地人生活隨性,并沒有儲蓄概念, “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很多人只要手頭有點余錢,就會迅速消費掉,花完了才會再去掙錢。項目部在第一次發放工資后的第二天,中方人員到施工現場后發現工地上幾乎空巢,因為賺了工資的當地工人幾乎全部給自己放了假,這導致項目當天幾乎停擺。所以,這些措手不及的現象也不斷 “逼”著中方必須采用完全不同于國內的思維和管理方式。比如在第二次發薪水前,中方會調整發薪方式,將當地工人分組從而分批發放薪水,這樣確保工地始終有足夠的施工力量正常開工。

第三,勞動技能的差異也給中方企業的施工造成不小的困難??夏醽喒と说膭趧蛹寄芷毡楸容^低下,真正進入工地之后,就會發現這些當地的工人幾乎都是零基礎的狀態,連最基本的綁鋼筋都要重頭學起。有很多年輕人更是生平第一次見到龍門吊、塔吊、挖掘機、鏟車和打樁機等大型施工設備,更不用說操作。據介紹,一名肯方工人從培訓技能到適應工作節奏,至少需要6~8個月的磨合期。

與國內的高速鐵路相比,只是普通鐵路的蒙內鐵路并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但是作為一個海外項目,其建設歷程卻相當不易,其中 “屬地化”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為提高當地就業率而硬性規定當地工人的數量與中國工人數量比為20∶1。 “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主旨是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最終落腳點是民心相通,其建立在彼此理解與尊重、互相調整與適應的根基之上。

(二)入鄉隨俗的溝通融入

不同國家有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為了避免跨文化沖突現象的產生,無論是中方企業的員工還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均進行了入鄉隨俗式的跨文化適應。

1.中方: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在馬來西亞風俗習慣中,進入室內是需要換鞋的,樣本A6在跨國探訪過程中發現一位從武漢過去的項目經理在進入室內時已經很自然地脫鞋和換鞋,A6在被訪時談道,該項目經理告訴記者,這是馬來西亞當地人的習慣,既然來這里做項目,就要入鄉隨俗好好遵守。而在對馬爾代夫的居民采訪時,樣本A6獲悉女性不能白天下水游泳并且不能穿泳裝,所以A6也是等到天黑,將全身包裹嚴實以后才下水。這種入鄉隨俗甚至體現在建筑的設計風格上,比如樣本A3就在訪談中提到,巴基斯坦的中方項目部為了表達對巴基斯坦當地文化的尊重,“對廠房的設計完全采用了巴基斯坦當地的建筑風格,通過做一些圓頂、拱門,讓它更適合巴基斯坦當地人對建筑的審美”。

2.當地:認可并積極回應中方的尊重行為。A1在訪談中提到,肯尼亞、坦桑尼亞、贊比亞三國都有采訪對象表示,對于中國人的尊重行為很感動,“非洲人提到說,他們蠻感動的是,中國人不是特別排斥他們,我們吃東西也會讓一讓,讓他們一起吃。這在白人公司是絕對不可能的,白人的管理團隊在項目上是跟他們嚴格區分的,都不在一個屋子里頭待,其實是有歧視的。但中國人至少從表面上對他們還是很平等的,至少他們感覺得到中國人是尊重他們的,并不是把他們當成二等公民”。

海外發展必須融入當地環境,適應當地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也許剛到當地時會有一定的困惑,但是慢慢地經過了解和接觸之后,也能夠入鄉隨俗,多一分耐心,并能提前做好主動應對的準備。赴非洲采訪的幾位記者對于非洲人時間觀念很差這一點均深有體會。非洲當地人做事效率較低,通常而言有較為嚴重的 “拖延癥”。比如赴摩洛哥采訪的A8就了解到,某位中方項目部經理的遭遇:“有位中方項目經理跟我們介紹,他說他與當地官員約好上午10:30見面,到了約定的時間人卻沒到,打電話問官員情況,官員說沒出發;11:00打電話,當地官員說在路上;11:30打電話,當地官員直接說 ‘對不起,我今天有事不來了’”。雖然有不滿,但是對于這種現象卻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針對當地人做事拖拉、工作進展慢的特點,如有比較緊急的事情,中方通常會提前與對方商量,盡可能早一些跟他們溝通,明確告知對方此事萬分緊急。隨著交往頻繁,雙方之間的交流也會逐漸順暢。

(三)“中國標準”的規范化和國際化

相比于歐洲標準、英國標準和美國標準,中國標準與 “中國制造”相伴相生。但是一旦走出國門,在殖民文化相對濃厚的非洲、東南亞和南亞等國家地區,面對別國長期以來的國際標準,“中國標準”無疑是個異數,自然很難進入當地人的視野,對它的接受也有一個相當漫長和困難的過程。隨著中國企業不斷 “走出去”,并且在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下,中國標準也漸漸受到了當地人和當地政府的關注,“中國制造”必須拿過硬的實力說話,以證明 “中國標準”的可研性、可行性及可靠性。

A1在訪談中提到,肯尼亞某鎮官員說過,肯尼亞曾是英屬殖民地,受西方文化思想影響極深,老百姓頭腦中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什么都是西方的更好,但蒙內鐵路讓當地人認識到中國人的建設水平不比任何國家差。蒙內鐵路肯方駐地總工程師也表達過類似的態度,“相對于舊有米軌而言,中國標準在運輸能力、運輸速度、運輸效率及安全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①谷萍、宋磊:《“中國標準”正被更多人接納 有了中國PASS就有更多工作機會》,《長江日報》2016年11月9日,第8版。。之前肯方很多工程都按英國標準施工比較煩瑣,而中國標準與歐洲標準相似,又比較好對接,所以現在東非、西非和中非的不少國家和地區都逐漸接納了中國企業而首選中國標準,就連南非也開始接納中國標準。A1在訪談中同時還提到曾有中方的項目負責人說:“肯方工人在離開項目工地時都會收到來自中方的評價信。他們拿著這封信到其他企業應聘非常管用。這相當于一個PASS,甚至比肯尼亞的某些高等教育畢業證書更有說服力?!雹诠绕?、宋磊:《“中國標準”正被更多人接納 有了中國PASS就有更多工作機會》,《長江日報》2016年11月9日,第8版。

可見伴隨著企業 “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過程,“中國制造”和 “中國標準”從被抵觸到逐漸被承認,不僅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折射,更是一種文化的接納和融合。畢竟,“中國制造”在以前的刻板印象中就是廉價和次品的代名詞,別國人認為中國人只會把價格做低、東西做次。通過 “一帶一路”的項目實施,當地人對 “中國制造”也有了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同時,這也不斷逼迫著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去研究如何適應國際游戲規則,從而能夠更加規范化和國際化。

(四)宗教信仰的尊重理解

在海外發展,宗教信仰問題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問題,這是文化差異中最難調和的部分,而中方企業對待宗教信仰的準則便是 “尊重”。項目部對不尊重他國宗教信仰的問題是 “零容忍”,中方所倡導的是必須無條件地尊重他人。比如對方若是伊斯蘭國家,那么中方企業的員工是絕對不允許當著當地人的面吃豬肉的。而在印度這樣視牛為圣物的國家,也不會當著他們的面吃牛肉。

A6曾談到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認為宗教信仰 “對彼此都是一個尊重,你來了別人的這個國家肯定得尊重別人文化”。同樣的,A8也曾在訪談中提到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工作日與中國人不同,“我們中國人是在周六、周日休息,而他們在周五、周六休息,因為他們會在周五做禮拜,我們中國人也要理解他們的習慣”。

中國的企業在 “走出去”的過程中,為了維護企業和國家形象,會非常注意有關宗教和信仰的問題,當然這些做法也贏得了當地人的好感和稱贊。比如,A3曾提到一件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的一個施工項目中,有一座清真寺就在施工區域內,是否保留這個清真寺是中方項目部一直反復考慮的問題。因為人煙確實稀少,當地政府也表示如果工程需要,可以不予保留;當地勞工也沒有主動向項目部提出一定要保留此清真寺的想法和要求。但是中方企業考慮到在施工高峰期可能有一兩千名巴籍工人,為了提供方便給信奉伊斯蘭教的當地人,讓當地工人每天都能在固定時間進寺禱告,最終決定保留這座清真寺并為此重新更改建設方案。不僅如此,中方還將清真寺重新粉刷和修繕一新使其更加漂亮,這一做法得到了當地巴籍員工的高度評價。A3說:“巴基斯坦很多普通勞工不會說英語,掌握的英文也不多,但他們可能會蹦出幾個單詞,說‘China,China,good!’豎起大拇指。他們的表達很質樸,但卻是他們內心的聲音?!?/p>

(五)社會責任的履行與擔當

記者們在跨國探訪的過程中發現中國企業在海外不僅承擔著項目建設本身的重任,還會為當地政府和百姓帶來其他各種 “紅利”:通過參與當地公共事務或捐資助學、助困幫扶等公益行動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從而在當地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并緩和改善與當地民眾的關系,以此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認識,能夠更好地傳遞友善、關愛與尊重,也盡可能消除一些由文化差異帶來的分歧與誤讀。

A1和A2在訪談中提到,中方項目部曾經積極回應當地某個動物保護組織的救援請求,并利用大型施工設備救出一頭被困在2米深水坑中的大象。救出大象后圍觀的當地人紛紛鼓掌表示感謝,畢竟在當地人的觀念里動物是非常珍貴的。同時,A1和A2也談及, “項目部利用大型專業設備為水源緊張的地區打了多口深水井,緩解了當地人 ‘吃水難’的問題;還為當地某中學安裝了供水網絡和3個超大儲水罐,讓生活用水能夠直通教學區、食堂和學生宿舍,惠及全校共計300多名學生。此外,項目部還幫助清理石場,出資190萬肯先令新建、維修和翻新了當地小學”。①谷萍、宋磊:《不光要留下一個工程,還要留下一個口碑》, 《長江日報》2016年11月9日,第8版。

中國公司的誠意付出也令當地人逐漸加深了對中國人和 “中國制造”的信任,使得 “中國制造”的用品在當地的市場占有率有了明顯的提升,雙方之間的貿易也不斷深入。正如某中方項目負責人所說,在海外拓展業務,不僅僅是單純做項目,更是國家形象和國家實力的集中展示。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與溝通不是空中樓閣,很多時候需要一個載體。A1曾談及自己在贊比亞的采訪時,“我問中航國際負責人最初中航國際是靠什么打開贊比亞市場的,他說不是路、橋、房建等基礎設施項目,而是醫療項目”。原來,通過市場調研發現贊比亞醫療條件落后,民眾看病就醫需求旺盛,中航國際便采購了一批 “移動式醫院”,即配備了基本醫療設施的特種車輛開往贊比亞的鄉間,給廣大當地百姓送去醫療服務,這一舉措受到廣泛歡迎。當地政府感覺幫助當地解決了實際困難,并且認可其對當地的貢獻,所以也就樂于與其做進一步的溝通,直至最后敞開市場的大門。

四 新聞采訪與報道中記者的跨文化體驗與認知

本次以報道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工程設計與建設力量為主題的跨國探訪,歸根到底是一次跨文化之旅,這種 “跨文化”體現在被訪國的客觀實情不斷豐實著記者們先前存在的概念化認知。在前期的探訪準備過程中,記者們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資料及采訪相關歸國項目工作人員,形成了對被訪國的表層認知。幾位探訪記者帶著對被訪國的概念化認知走進他國,實現了“固有印象”與 “真實圖景”的交織與碰撞。

(一)認知印證——對概念化詞條的直接佐證

探訪前,記者們對被訪國的印象停留在某些詞條或概念層面上。拿非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來說,“貧窮” “骯臟” “破敗”以及 “混亂”等詞條是記者們腦海中浮現的初始概念化認知;探訪后,被訪國當地實景所激發出的直觀感受,從某種程度上說,強化和印證了記者在探訪前形成的某些 “固有印象”。

1.對 “貧窮”的概念化認知得到印證。A1跨國探訪首站肯尼亞的經濟狀況相對較好,但沿途隨處亂扔的垃圾、四處流動的污水、破落的民居以及大片與現代工業文明毫不相關的荒涼地,使人難以將其與 “經濟條件好”等字眼聯系起來。(A1:當地人穿得很破,路邊沒有像樣的房子……沿線也看不到工廠,也沒有看到煙囪沒有什么現代化的東西……非洲的貧窮和落后,跟你的想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沒想到他們村子的村貌差成那個樣子。)被訪國的現實圖景無疑直接印證了筆者對非洲國家 “貧窮”的概念化認知。

2.對 “破敗”的概念化認知得到強化。 “破敗”主要體現于被訪國基礎設施的嚴重落后。道路的擁堵,配套設施的匱乏均令不少記者出乎意料(A1:內羅畢城市道路也同樣堵車嚴重……從市中心去往內羅畢機場,短短十幾公里路,要留足至少4個小時的提前量……坦桑尼亞的經濟首都,達累斯薩拉姆也是一個港口城市,但出入港口的道路常常被大貨車堵得水泄不通)。樣本A5更是表達了探訪后對被訪國 “基礎設施落后”固有印象的加深。(A5:對印尼最初印象就是基礎設施比較差,確實也比較差……首都那個樣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他們道路等級不是很高……收費站特別多,所以堵車堵得特別厲害,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堵車,每天可能30公里要走兩三個小時的樣子。)

3.對 “混亂”的概念化認知得到佐證。探訪前,記者們對國外安全局勢格外注意,多數記者流露出對人身安全的擔憂。(A3:我對安全局勢會有一定的擔心。因為之前經常聽到一些爆炸恐襲等,巴基斯坦離阿富汗也很近,因此會有安全局勢上的擔心。)A4在實地探訪的過程中目睹的現實情境則直接佐證了國外局勢相對 “混亂”的初始認知 (A4:在孟加拉國大家都不大敢出去,去了就走,趕快走,他住的酒店里面全部都是背槍的,他們的警察都是拿AK的,不是我們這種;A1:項目部反復叮囑我們不要擅自離開項目部出外,更不要單獨行動,以免引發不必要的人身安全問題……入住內羅畢的酒店、進超市購物時,所乘車輛的后備廂、車底都要經過嚴密搜查)。記者們回國后,曾在 “一帶一路”采訪交流中紛紛感嘆,只有出國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愛國。

(二)認知顛覆——對刻板印象的重新思考

由于地理時空的阻隔和信息交流平臺的缺失,記者們在探訪前的認知往往囿于有限的信息流,從而導致 “刻板印象”的生成。而此次跨國探訪打破了地理時空的阻隔和雙向交流的缺失,在真實圖景面前,記者們的固有認知不僅僅得到了 “印證”,更發生了 “顛覆”。換句話說,除了部分得到印證的概念化印象外,記者們的初始認知同樣經歷了從 “顛覆”到 “重構”的過程。

1.貧困中浮現的現代化氣息

多數被訪國雖顯露 “貧窮”和 “破敗”的痕跡,但 “貧窮”和 “破敗”中依然浮現著現代化的氣息。在A1和A2探訪的非洲三國中,贊比亞是非洲大陸中南部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國家,但A1在訪談中提到,贊比亞芒古城內一些現代化建筑與配套設施卻與整個國家基調格格不入,某些當地人的富裕程度更是顛覆了先前的概念化認知。 (A1:新開的大超市,蠻漂亮,比沃爾瑪弄得還漂亮些,新超市嘛,看到里面逛的都是有錢人,雖然都是黑人,但是穿得都很好,打扮得很時尚,開的也是好車,開著去購物……一買就買一堆。)A2同樣表示,探訪國與自己的想象存在些許 “反差”。(A2:我們先是認為非洲很骯臟、很混亂的……我們去的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其實還是一個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城市……包括之后去的達累斯薩拉姆,這個城市雖然有些地方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是這個城市還是井井有條,有地方特色,該有的東西都有。)而記者A4在探訪后認識到,印度的某些先進性往往被國人忽視,存在因不了解而產生誤讀甚至是 “妖魔化”的情況。(A4:網絡上面印度人永遠都是坐在火車頂上的……實際上來來往往的火車,并無一輛車頂上坐人,火車車速比較快……他的人均環境確實比中國糟糕很多……他最原始的村莊里面、公路旁邊看到大量的泥土的房子,窩窩棚的房子……這是事實,但不是所有的,還有另外一個事實……他的中高層這種精英化、國際化……都比中國強一些。)

2.本土文化與殖民文化的雜糅共生

從整體上看,不少被訪國國內出現的本土文化與殖民文化相互交織而成的雜糅式文化景觀同樣顛覆了記者們的固有認知。事實上,本次 “一帶一路”跨國探訪到的許多國家曾是英法西殖民地,受殖民文化影響深遠?,F如今,這種殖民文化在被訪國內依然留下了些許文化痕跡:無論是國家的政治制度,或是國民的生活習慣,不少被訪國均與英國和法國有諸多相似之處。這種殖民文化滲透入本土文化,從而形成了本土文化與殖民文化雜糅共生的局面;從另一層面講,這種雜糅式的文化景觀,與記者先前對被訪國形成的基本認知差異巨大,從而導致記者固有認知的顛覆。例如,A8在探訪摩洛哥后表示,摩洛哥的 “開放”和 “歐洲化”完全顛覆了之前對該國的初始印象。(A8:就摩洛哥來說吧,摩洛哥是位于非洲大陸上的一個國家,同時也是一個阿拉伯國家,所以在去之前,我感覺摩洛哥并不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國家……但到了那邊之后,摩洛哥完全顛覆了我的感覺……摩洛哥被稱為 “歐洲的后花園”,北部與西班牙隔海相望,有很多歐洲人,有很多歐洲的車……一些飲食……也完全是歐洲化的……與摩洛哥的南部是完全不一樣的。)A4在實體探訪后則說明了印度社會隨處可見的 “英式”痕跡,同時提出國人對印度社會層面的普遍認知存在誤差。[A4:(中國)很多人覺得印度人社會層次是比較低的,恰恰相反…… (印度)社會分化是比較嚴重的,而我們在不了解、不去印度之前,總覺得印度整個社會、人的層次都是比較低的,但是事實上印度的中高層,他的人才全都是一水的英式,包括他們喝下午茶……全部都是英式的。他們的待人禮節都非??蜌?、非常溫和,包括他的制度,全部都是英國的、英式的制度。]

總的來說,在此次 “一帶一路”跨國探訪工作中,記者們帶著對被訪國的固有認知走進他國進行新聞采訪與交流,地理的阻隔和信息不對稱的客觀障礙得以消弭。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停留在概念化層面的認知有了可供佐證的真實圖景,部分認知從而得到了直接印證;而正是由于物理空間的阻隔和信息的不對稱,記者前期收集到的信息具有明顯的局限性,記者往往容易依據極其有限的信息形成一以概之的 “刻板印象”。因此,面對被訪國的真實圖景,記者的固有認知又會出現從 “顛覆”到 “重建”的過程。

五 余論:“一帶一路”新聞報道的跨文化反思

此次跨國探訪,雖然收獲確實非常大,并且參與的記者們也能近距離地感受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風民情,更是與當地人有一定的交流溝通,但仔細回顧,這種感受和交流仍顯得較為表象和淺顯。

第一,語言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礙。受制于記者自身語言上的障礙,跨國探訪的10位記者中僅有一位來自 《長江日報》英文報而有較為扎實的英語功底,其他9位記者在赴當地采訪時,不能夠自如地與采訪對象進行交流,所以一般是就地解決翻譯人選的問題,翻譯多由項目部外聯部門的工作人員擔任。盡管這些翻譯人員比較熟悉工程本身,與當地政府及居民打交道也較為頻繁,對當地的風俗民情了解也不少,但是他們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并且對新聞報道及跨文化交流與傳播領域相對陌生。因此在陪同采訪的過程中,翻譯人員往往不能完全領會記者們的提問意圖,有的問題甚至在提問時就已經出現了偏差;而且在轉譯的過程中更是丟失和隱去了當地被采訪對象回答問題時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同時在翻譯時由于文化的差異,或是翻譯本身理解能力有限,而導致信息處理得不夠貼切或根本有誤,使得這種跨文化的采訪往往進行得比較艱難且很難深入,有時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觸及和突破,以期最大限度地獲得相關信息或細節。

第二,尋找被采訪對象的局限性。去之前我們嘗試盡可能地聯系到更多當地人進行采訪,但由于受時空條件所限,被采訪對象名單多由項目部擬定,人員也是當地可以聯系采訪到的。包括項目相關負責人、被訪國國家相關機構管理者、項目所在地地方官、屬地化管理的外籍員工以及當地居民等。此外,僅有坦桑尼亞、科威特、馬爾代夫、俄羅斯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采訪到了中國駐當地大使館大使或工作人員。到當地后記者提出新的采訪對象時,因受時間、程序或影響力等限制,項目部難以聯系記者想進一步采訪的重量級人物,因此無法獲取更生動的案例、更鮮活的細節、更高遠的視角,導致可能未能挖掘出隱藏更深的跨文化交流現象。

第三,因受采訪時間限制,并且出于人身安全考慮,記者們活動范圍受到極大限制。項目部工作人員會反復叮囑記者平時不要輕易走出項目部大門單獨行動,如果要出外也必須有項目部工作人員的陪同。因此很難深入走進到訪國家而對該國進行自由探訪和有針對性的研究,更遑論將采訪的觸角深入到訪國的各個階層中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所以我們的探訪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對當地實際狀況沒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四,報道呈現形式反思。①因采訪難以深入而導致記錄相對扁平化。此次報道的主題以及采訪中所了解到的大量內容都是圍繞工程本身而進行的,因此報道內容多是緊緊圍繞著工程本身而展開,更深層次的跨文化傳播內容則涉及不多。雖然我們在出發前也把它作為我們報道的一個關注點,但這個點并未能發散開而形成主動的議程設置,僅僅只是淺嘗輒止并且多集中展示在 “記者手記”里,因為受報道篇幅所限,大量有趣鮮活的跨文化傳播細節在報道中被隱去。②形式單一,未融入新媒體的報道和傳播方式。在報道形式上,我們也僅僅是通過傳統紙媒以文字、照片的單一形式對此次跨國采訪進行了報道傳播,雖然現場的大量采訪也有錄音,但卻幾乎沒有有意識地留下那些采訪過程中珍貴的視頻資料,更沒有運用專業設備拍下這些偉大工程的壯觀效果,不得不說非常遺憾。試想,如果有足夠的視頻資料或無人機航拍,則可以制作更多的短視頻去講述中國故事和武漢故事,通過二次傳播來擴大此次 “一帶一路”跨國尋訪報道的傳播效果。同時,也可以制作更多相應的產品如圖表、照片、H5、圖書、展覽等,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微博、直播頻道及更多社交媒體上分享,從而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因受當時的報道意識和采訪條件所限,也完全沒有考慮到運用直播這種全新的傳播方式,如果能在非洲用直播的形式走近采訪現場,用鏡頭直接對準工程本身和異國風土人情,并在直播平臺上積極地與網友互動,相信一定會極具傳播效果。所以沒有利用新媒體進行多元呈現是此行最大的遺憾。

第五,采訪中的跨文化問題意識遠遠不夠。本組報道更多地聚焦于“一帶一路”上的這些工程給沿線國家人民帶去的利好、建設的難度、技術的突破、幕后的艱辛等,是對 “中國制造”贊歌式的報道,但對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如何走向海外、在 “走出去”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始料未及的困難,尤其是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觀念、行為、思想和標準等各種沖突,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等問題,本組報道顯然挖掘和展現得遠遠不夠,缺少更深入的觀察、更冷靜的分析和更專業的思考。其實,“揭示文化間的可能的沖突,在文化的構連中建立動態的互動機制”①單波:《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能性》,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第27頁。有利于雙方之間跨文化交流的實踐,豐富雙方之間的聯系與理解。

作為記者,可以說是兩國民眾互相認知、溝通和了解的橋梁,有跨文化意識是非常必要的。①認識文化的敏感性?!皬母疽饬x上講,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一切誤解與沖突首先源于我們失去或弱化了感知文化差異的跨文化敏感”①單波:《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能性》,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第127頁。,文化體現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個體的世界觀、價值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響。所以處于不同文化中的受眾,其認知、態度、行為、習慣和信仰等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為了避免沖突而導致溝通不暢,認識到文化的敏感性是必要的前提。只有時刻對文化的敏感性保持警惕,才能有意識地注意和調整自身的行為,盡量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誤解甚至沖突。②肖珺:《認同危機:基于國家形象塑造的網絡跨文化傳播研究》,《武漢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在和 “他者”交流的過程中,需要盡力尋求或達成一種互惠性理解的狀態,而這建立在雙方都彼此尊重文化差異性的基礎之上。不以自我為中心,摒棄民族中心主義所帶來的文化優越感,充分尊重雙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在求同存異的彼此尊重之中實現共通。③提升文化的適應性?!氨M管跨文化傳播研究與實踐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不同觀點間的碰撞或交鋒、不同文化間的隔閡或沖突、不同體制間的排斥或摩擦等,但跨文化傳播的終極關懷始終如一,即最終實現文化融合,從而達致和諧的最高價值理念?!雹诿鎸ξ幕牟煌鴮е碌恼`解甚至沖突,面對已然存在的問題,積極溝通、互相理解,提升文化的適應性才能跨越文化的障礙并促進跨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才能真正使得雙方相互融合,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五通”理念,是 “一帶一路”建設中最具代表性的創新合作模式?!拔逋ā甭淠_于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在于文化之間的融合和適應。因為文化的障礙潛藏于人心,所以我們必須要認識文化的敏感性、尊重文化的差異性、提升文化的適應性,畢竟只有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了解、相互溝通、相互進入、相互交融才能破除人心的壁壘,才可能實現真正的 “走出去”。 “一帶一路”的跨文化傳播研究,其意義正在于此?;诖?,《長江日報》 “一帶一路上的武漢力量”跨國探訪可成為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案例素材。

猜你喜歡
當地人跨國跨文化
絳縣輸送80名農民跨國務工
陳秋梅 跨國共譜抗疫曲
秋瓷炫和于曉光 一場跨國的情遇
看到和走到
信一半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看到和走到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光明日報《留學》雜志—跨國采訪實戰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