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課程教育中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策略淺析

2017-04-26 13:56雷友劍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課程教育溝通新課改

雷友劍

【摘要】在新課改之下,小學課程教育的教學目標有了顯著拔高,為了盡可能達到這些高要求,教師必須對現存教育中的師生不能良好溝通以及教學藝術有限問題進行解決,使得師生溝通融洽,使得學生在高超的教學藝術下進步。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 課程教育 溝通 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113-02

新課改之下的小學課程教育,旨在積累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樹立學生的正確道德取向,挖掘與發展學生的愛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想要實現這些目標,鑒于小學生的年齡與認知局限,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實施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讓教與學都呈現出十足的活力。

一、小學課程教育現存問題

1. 師生不能進行良好溝通

首先是課堂氛圍緊張。傳統的課堂,要求建立師生之間的界限與規矩:教師端著威嚴的面孔授課,隨時準備發威;學生坐在下面戰戰兢兢地聽講,生怕教師責罵,沉默是金。師道尊嚴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思考的主動性受到極大束縛,教學效率低下。

其次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夠。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與能力基礎,以及性格、愛好等缺少必要的認知,于是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一視同仁,不能因人而異:基礎差的學生在一次次的回答失利后失掉了信心,基礎好的學生在無所提高后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性格內向的學生得不到有效刺激,性格外向的學生失去了規范;沒有專長的學生在高度的要求下氣餒,有專長的學生在沒有挑戰的要求下不屑一顧。

然后是缺少師生互動。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授課是主要的教學方式,唯一的師生互動就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不能有效地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使得在主動構建知識、能力、價值觀時出現了阻礙,尤其是能力與價值觀的構建,不可能在煩躁的灌輸中形成。

再次是在有限的互動中具有學生差異。教師不能以公平的態度對待每個學生,表現在對學生的褒獎與批評方面,也表現在課程教育中對學生的注意力方面:對于優秀的學生,教師總是付之于更多的注意,并且給與更多的回答問題機會;對于后進生,教師總是自然而然地忽視掉,減少甚至消除其在課程中獲得提問的機會。

2. 教師的教學藝術有限

首先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課程的動力,如果學生覺得學習沒有趣味,就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動用全副心力,進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傳統課程教育中的教師卻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沒有所覺、沒有所為,對于興趣的功能認識不到或者是無計可施。

其次是沒有為學生進行自我表現創造機會。小學生是喜歡表現自己的,向同齡人展示自己的優異,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課堂表現也是如此。傳統課堂中的教師卻不能在課程教育中給與學生表現的機會,不能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所長,甚至適得其反,這使得學生會喪失掉信心與進取心。

然后在發展學生的思維方面捉襟見肘。小學教育,是知識、能力、價值觀三維一體發展的教育,其中,知識是基礎,能力是核心,價值觀是靈魂。傳統課堂的教師卻只是集中在知識的教學方面,對于能力的培養和價值觀的教育完全忽視,在新課改的強烈要求下,教師是力不從心。

二、小學課程教育中提高學習效率的策略

1. 師生進行良性溝通

首先,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師生不僅是師生,也是朋友。教師需要以和藹的態度、風趣的語言、循循善誘的方式來與學生進行課堂相處,減少課堂氣氛的緊張性。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需要的不是批評或者諷刺,而是在學生的錯誤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肯定,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且對學生的錯誤耐心予以糾正,盡量避免學生重復犯錯。

其次,強化對學生的了解。作為授課教師,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教學生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基礎形成全面了解。一個方法是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觀察,另一個方法是采取測試的方式,通過這兩種方法,對學生的特征形成基本概括,然后在教學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強學生所難,也不讓學生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然后,形成師生良好互動。提問是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導致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有限性,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必須采取隨機的方式,提高提問的全面性,并且注意問題設置的層次性,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來回答,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教師也可以采用討論的方式來組織課堂,圍繞教育內容設置開放性的問題,或者是一個人完成較為困難的問題,組織學生合作,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且有所斬獲。

再次,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對于學生課堂表現的褒獎與批評必須一視同仁,不能因為是后進生就懶于表揚,或者是有的只是批評,而且,教師的評價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即針對的必須是學生的進步,而不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對錯,因為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對學生的基礎要求也不同,優秀學生輕而易舉的問題對于后進生來說需要花很大力氣。此外,教師對于全體學生必須傾注一致的注意力,給與他們平等的表現機會,甚至為了激發后進生積極參與課程教育,需要讓后進生更多作答。

2. 提高教學藝術

首先,教師必須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一是創設必要的情景,提高課程教育的生活化深度,以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山霧》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想自己遇到過的霧,并進行描寫;其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程教育的形象性,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江南水鄉——周莊》時,可以播放周莊的相關圖片或動畫,強化學生的視覺認知。

其次,給與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在他人肯定與自我肯定中進步。其一可以設置課前演講的環節,讓學生講述自己的小故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表述能力;其二,組織合作性的活動,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比如安排情景劇表演環節,以教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課程《扁鵲治病》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多幕劇表演,對學生演員的表情、行為、語言予以確切的指導與合理的評價,對其他學生在情景劇中的貢獻予以肯定,比如背景設計、服裝設計、琢磨語言等。

然后,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奇思妙想,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程教育中,教師善于利用教學內容誘發學生想象,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續寫小故事,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并發現問題。此外,對于學生的非常規想法,教師需要思考后再做出評價, 并且盡可能卻發現學生這些想法中的閃光之處予以肯定,減少學生因為否定而少掉思考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田美春.淺析小學課程教育中學生個性的培養策略[J]. 科教文匯,2014,2.

[2]劉曉蘇.淺談新課程改革形式下的小學教育管理[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6.

猜你喜歡
課程教育溝通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法教育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傳統文化視域下大學生文明素養教育創新模式探究
從課程體系設置的角度談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