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017-04-29 09:13項圓心穆蘭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多元回歸分析

項圓心 穆蘭

摘 要:近年來,我國國民生活水平較上個世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均收入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也得以優化,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我國的消費水平一直處于較低水準。為了研究從哪些方面可以較大的提升我國人均消費水平,本文通過建立多元回歸分析模型進行實證分析。選取人均居民消費水平為被解釋變量,在選取解釋變量的過程中,通過查閱了一些經濟學書籍,在理論支持的基礎上選擇了人均GDP(單位: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元)和社保參保人數三個自變量。

關鍵詞:多元回歸分析 居民消費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人均居民消費水平正是體現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我們針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因素做了計量研究報告,通過研究各個因素影響人均居民消費水平的程度來認清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源泉。居民消費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消費過程中,對滿足人們生存、發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達到的程度。只有分析好城鎮居民的消費行為和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才能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有效地推動居民消費的增長。

二、步驟

1.模型建立。假定人均居民消費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保參保人數滿足線性約束模型,則有: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

其中Y表示人均居民消費水平,X1表示人均GDP,X2表示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X3表示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X4表示參加社會保障人數。

根據模型設定,查找數據,本文數據均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年鑒。

2.參數估計。

2.1擬合:在eviews7中進行操作。首先輸入數據,建立New work file,輸入data y c x1 x2 x3 x4和所用時期2000年至2014年,其次輸入data y c x1 x2 x3 x4并錄入數據。數據輸入完成后,利用指令進行擬合。

Ls y c x1 x2 x3 x4

發現x1,x3,x4的t統計量顯著,只有x2的t統計量在5%的水平下不顯著。

2.2處理多重共線性:根據經驗,發現x2和x3之間應該有很大的相關性,經過correlation檢驗,相關性達0.99,因而y對x2和x3分別做擬合,可以發現y對x3的擬合優度更好,因此剔除x2變量,選用x3變量做解釋變量。

自變量改為x1,x3,x4后的擬合:

Y = 227.5966 + 0.146731X1 + 1.011435X3 + 0.008261X4

(63.66261) (0.011685) (0.074873) (0.002140)

3.模型檢驗。先檢驗自相關性觀察到表中D-W檢驗的值為2.743385,通過查表,n=15,k(解釋變量個數)=3的dl為0.82,du為1.75,4-du<2.743385<4-dl存在自相關性。

再檢驗異方差性,在View 中找到Residual Diagnostics中的懷特檢驗:

觀察到上面nR2=8.575,查卡方表得顯著性水平0.05下有異方差性。

4.模型修正。先進行異方差的修正,使用穩健的異方差,輸入指令:

Ls(h) y c x1 x2 x3

對模型進一步異方差修正,輸入加權最小二乘法指令:

genr w1=1/x3;genr w2=1/x3^2;genr w3=1/sqr(x3)

因為x1的t統計量相對不是特別顯著,故選取x1做權重

令w1=1/x1;w2=1/x1^2;w3=1/√x1

對w1進行嘗試后發現x1的t統計量不顯著,故舍去w1;

對w2進行試驗后發現x1的t統計量為2.06,得到了提升,而w3的x1的t統計量也不顯著的情況下,決定選擇w2作為各變量的權重。指令如下:

genr w2=1/X3^2;ls Y*w2 c X1*w2 X3*w2 X4*w2;

經過異方差處理后的回歸方程為:

Y = 221.9243 + 0.134491X1 + 1.027705X2 + 0.009496X4

(56.56805) (0.017807) (0.076123) (0.002330)

最后處理自相關性:

輸入指令ls Y*w2 c X1*w2 X3*w2 X4*w2 ar(1)

得到最終的回歸方程:

Y = 254.6991 + 0.148798X1 + 0.992940X2 + 0.008759X3

(50.83239) (0.009290) (0.060923) (0.001584)

這便是最后擬合的預測模型。

研究居民消費水平對領導在經濟領域做出正確的政策制定有著極大的幫助。從數據中發現,X2,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對人均消費水平起著主要的影響作用,而人均GDP和社會保障并沒有起到太大的影響,因而想要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主要還是要提高人們的可支配收入。

三、政策建議

由上面回歸方程的分析可知國內生產總值與最終消費支出有著嚴格的正相關關系。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將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一步促進了消費需求的擴大。居民如果能合理的規劃收入,提升消費水平,就能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這樣就形成了消費需求提高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循環。為此國家應該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提高人均居民收入水平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關鍵因素。經濟理論和居民消費模型都表明,要刺激消費,最重要的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從而增加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有信心進行消費。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勞動報酬機制,大幅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在再分配環節中要通過縮小城鎮居民內部之間的收入差距,增加政府財政在公共產品領域的支出,改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政府的轉移支付等措施來提高居民在再分配環節中的收入。只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才能促進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才能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同時也要正確處理好消費和儲蓄的關系。如果人們把過多的資金用于儲蓄,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消費,但是鼓勵消費并不是意味著不儲蓄,還是需要保持適當的儲蓄,以備日后的各種資金需要。央行可以通過改變各大商行的保證金比率來刺激經濟,在目前浮動利率政策下,各大商業銀行也可以針對不同客戶人群制定不同的存款利率,可以在經濟過于蕭條之時,降低存款利率來增加社會流動資產,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市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

再一方面,國家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雖然在上面的分析中,社保預測結果不是很理想,在居民消費中也很少考慮到,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國能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居民醫療養老的后顧之憂,讓居民不再因為老無所養,無錢可醫的顧慮進行儲蓄,我相信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通過本次對居民消費水平研究的實證分析,得出了想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必須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結論,也提出了許多政策方面的建議,希望在以后能在更多領域利用計量實證分析為理論思想提供數據基礎。

參考文獻:

[1]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五版).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統計預測原理.楊曾武.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0.

[3]金融計量學 (第二版).鄒平.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4]eviews統計分析與應用(修訂版).李嫣怡.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多元回歸分析
HRB400級螺紋鋼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多元回歸分析在評價中期與晚期肝癌介入治療預后影響因素中的運用
基于低碳經濟視角分析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基于多元回歸分析法的電網應急物資需求預測方法
電子商務的發展分析研究
廢水對淡水魚產量影響的研究
林蛙油壓片糖果工藝定量化控制的研究
基于多元回歸分析的多模態教學原則
斷層影響煤礦掘進的多元回歸分析
上證綜合指數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