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鑒日本環保意識 高校食堂環境污染治理的方向探討

2017-04-29 11:44朱爽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高校食堂環境污染

朱爽

摘 要: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節約問題是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大問題,它主要基于經濟和生態之間的矛盾,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人思想覺悟之間的矛盾,所以解決生態問題任重道遠,還需要借鑒一些環保大國的成功經驗。高校食堂早餐就餐后會產生很多垃圾,主要涉及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兩大方面。本文通過這兩個主要問題闡述其帶來的危害和對學校,食堂,學生三方的影響,并且借鑒日本環保的成功經驗,改善學校食堂早餐就餐后存在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狀態。

關鍵詞:日本環保 高校食堂 環境污染 資源浪費

一、日本的環境發展與治理

日本的環境污染及其治理發展史按照年代劃分可以劃分為6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礦山污染,這一時期工業方面主要發展冶鐵,紡織等近代工業,造成了足尾銅山,別子銅山,日立礦山等地的硫氧化物的大氣污染,即使進行了比較有影響的國民反對公害運動例如:戶畑區三六地區婦女會的反對并進行公害學習運動、三島、沼津、清水兩市一鎮的市民運動等市民活動,雖然政府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是未見成效。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日本成為公害大國,發生了熊本的水保病]、新瀉的水保病,四日市的哮喘病和富山骨痛病,政府雖然在1958年制定了《公共水域水質保全法》和《工廠排污規制法》,但是也并沒有起到實際效果。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環境污染已經危害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了,包括噪音,震動等一系列的問題,成為社會上重大問題,這個時候政府頒布了14項環境保護法,隨著各項法令的制定,環境保護機制不斷的完善,企業更加重視環境的保護,不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工業生產,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提高,環境得到初步的改善。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雖然工業污染得到了控制,但是出現了新的公害問題即高技術污染,化學污染等大氣污染,日本的環境保護政策也出現了新的偏重,注重新能源的開發,這個時候日本實行了“新陽光計劃”、“月華計劃”、“地球環境技術開發計劃”等節能政策計劃開始實施。第五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了城市生活型污染,國際社會也形成了“可持續發展”這一個課題,在環境治理方面達成了共識。第六階段21世紀以來低碳社會、循環社會以及環境友好型社會成為日本社會環境治理的核心目標。經過這6個階段的改善和治理,日本從公害大國發展到如今的環保治理大國,這是日本幾代人的努力才換來今天的成果。在這個過程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被借鑒。

二、高校食堂早餐就餐后的情況

1.生態污染現象。據作者觀察到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每個食堂早餐食物的包裝袋都是一次性塑料袋,盛裝豆漿的是一次性紙杯,而且在食堂都會有幾個大大的綠色垃圾桶,正是這種普遍的現象導致了食堂周圍的環境污染嚴重。首先垃圾沒有做到明確的分類,雖然有的垃圾桶標明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還是不能明確的進行分類,在回收的時候各種垃圾混在一起,進行后期處理的時候就會造成生態污染。其次,吃剩的食物和喝剩的豆漿混在一起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產生一種難聞的氣味,散發在空氣中,長時間會對學生的身體產生影響,而且污染空氣質量,有的時候還會吸引一些小蟲,影響校園環境。

長期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裝食物,會產生熱分解,使有毒物質分解出來,長期食用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既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影響,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2.造成資源浪費。垃圾的處理不恰當,使剩下的食物和豆漿當作垃圾被處理,這是浪費糧食,其實被吃剩的糧食可以單獨分裝出來,可以送到生物處理廠或者一些加工廠,進行深加工或者進一步的處理;而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紙杯經過我長期在食堂(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調查得出的數據是,每天早上至少要使用一次性塑料袋20000個左右,一次性紙杯15000左右,也是這個數字不足以讓人震撼,但是一年365天,去除寒暑假90天的時間,就是275天,如果我們每天能堅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紙杯,那么一年節省下來的數字就是塑料袋5500000,紙杯4125000,這個龐大的數目令人咂舌。

三、高校食堂早餐垃圾治理

食堂早餐就餐后的垃圾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這始終是一個問題,一定要引起關注和重視,使環境得到治理。借鑒日本環境治理的成功經驗,我從學校,食堂,學生個體三個角度來闡述食堂早餐就餐后周邊環境的治理辦法。

1.學校層面制度與規范。日本國會通過多部環境治理保護法和頒布了多項環境發展的標準,并且成立了由總理大臣直接領導的環境廳,而且地方也成立了一些環境自治組織,如革新自治體。

我們學校也可以制定兩項具體的規章措施,一項是針對食堂的,首先食堂要減少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紙杯的供應量,這種辦法逼迫學生自己帶飯盒和使學生意識到我們的環境應該保護。其次食堂應該和一些垃圾處理廠和生物加工廠簽定好協議,要及時對垃圾進行處理。另一項規定是針對學生的,可以對塑料袋或者紙杯采用收費制。最好垃圾桶附近要有人員進行看管,嚴格管理學生丟垃圾時的垃圾分類,慢慢使學生養成這種習慣。

學??梢砸蚤_設公共選修課,學生進行選課,宣傳環保的意識,使這種意識深入人心。雖然這種效果不能立竿見影,但是環保不是一代人的事情,需要代代人進行努力,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食堂管理。在公害問題形成與發展過程中, 日本企業作為受益方充當著加害者的角色。在開始時,不太注重環境保護,不斷的與環境制約體系相對抗。但是隨著受害方的力量不斷擴大,日本政府不斷的發布環境保護法律,日本企業開始注重環境保護,開始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

首先食堂本身要有環保意識,注重自己的社會責任,加強食堂周邊的環境治理,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做好飯,而是要注重自己的責任。垃圾桶設立好垃圾分類,響應學校號召,做好環境保護。堅持用技術改變生活,尋找代替一次性塑料袋和紙杯的環保健康的飯盒,供學生使用。據北京大學官網發布的消息,現在北京正在研制一種新型飯盒,這種飯盒不會對人身體產生副作用,而且還能回收利用。食堂應不斷的進行自身的升級,注重環境的保護,注重自己的社會責任,積極尋找替代產品。

3.學生環保意識。每個公民都是環境保護的主體,參與環境的保護。在日本,民眾會對企業和政府進行監督并且自身例才推動了日本環境的保護。

在學校,主要的主體是學生,學生一定要注意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學生應成立一個學生組織,主要進行宣傳和維護環境的保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高度自覺性和對自然環境的敬畏才會使環境得到根本的改變,并不能只單單的依靠學校的規章制度,科技的進步,人的意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如今國家對環境治理已經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并且具有了明確的目標,但是對于高校這方面的環境治理還不是有足夠的重視,希望此篇文章能夠引起,社會,學校,食堂,學生的關注,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要把環境治理只是放于口號和抱怨中,要采取實際行動而學校的早餐后周圍環境治理需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學校成立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二是食堂積極參與和配合,承擔自己的責任,爭取依靠科技的力量取得進步,讓環保飯盒取代傳統意義上的包裝袋。三是學生的素質要不斷的提高。最后,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換取我們校園一片干凈而美麗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原田正純.水俁病[M].巖波新書,1971.

[2]丸山正次訳. 國家な失敗[M].三領書房,1992.

[3]呂穎.日本循環經濟的運行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和產業,2009(2).

[4]管延芳. 日本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07(5).

猜你喜歡
高校食堂環境污染
加強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水環境污染現狀及其治理對策
高校食堂成本控制問題與實施策略分析
淺析高校食堂的管理與發展
江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緣何“一枝獨秀”?
關于餐桌廣告在中國礦業大學食堂推廣投放調查研究
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應堅持三個原則
HACCP在高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煤礦區環境污染及治理
黃明表示:對環境污染犯罪,絕不能以罰代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