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大小”教學反思

2017-05-03 22:03王雪芳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1期
關鍵詞:張大嘴巴桃子小魚

王雪芳

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以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比大小”為講解實例。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個新朋友“一條貪吃的小魚”,你們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想知道他為什么是貪吃的小魚嗎?(生:想)

師:其實很簡單,這條小魚只張大嘴巴去吃多的食物,少的食物他從來都是用尾巴對著食物,絕對不會張大嘴巴去吃食物。它不僅是一條貪吃的小魚,還是一條非常聰明的小魚,因為它一定是只吃多的食物,絕對不會吃少的食物。

一年級的學生在入學前就有比較多少的經歷,如與小朋友分東西吃,還有和爸媽分東西等等。在這里強調只吃多的食物,不吃少的食物,說小魚聰明,都是想激勵學生,通過這些有趣的描述,讓學生理解“比大小”這一數學知識。

師:我們來用雙手做小魚的大嘴巴好嗎?

先讓學生嘗試做動作,重點是引導學生做出“>”或“<”號的樣子。最后教師用雙手做動作,雙手手腕靠攏,手掌張開,做出張大嘴巴的樣子。手掌做出開合開合的動作,以便更好地體會張大嘴巴吃;也可以單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做出“>” “<”的樣子;之后讓學生也跟著學習做動作。

師:現在我請兩位小朋友來說說食物的個數,看看貪吃的小魚會吃哪一個小朋友的食物好嗎?

學生說出3個桃子和2個香蕉,師把這兩個數字板書到黑板上。

這時教師要用畫出一一對應的圖形,用虛線一個對應一個強調一一對應,讓學生在具體的圖形中感知一一對應,使學生親歷由具體到抽象。

師:貪吃的小魚只吃多的還是少的食物?(生:多的食物)

師:是的,那3個桃子和2個香蕉誰是多的,小魚會吃哪一邊的食物呢?

生:前面的3個桃子,3個桃子比2個香蕉多,所以小魚會吃前面的3個桃子。

師:請你用雙手做出小魚的大嘴巴去幫他找到想吃的食物好嗎?

學生用動作來完成,老師也跟著學生一起做,并且引導學生用雙手(或單手)做出開合,更形象地體現出張大嘴巴吃的動作。

師:2個香蕉食物有一點不服氣,它想請4個梨來幫忙,現在貪吃的小魚會吃哪兒的呢?(師板書出3和4)

生:現在貪吃的小魚會吃后面的4個梨,因為4個梨比3個桃子多。

師:哦,那小魚會怎么樣?

生:貪吃的小魚會調頭,去吃后面的4個梨。

在這一環節要特別強調,用手掌的開合來表示張大嘴巴,用雙手手腕靠在一起的來表示尖尖尾巴,在學生多次用這一動作練習以后,把用雙手做的張大嘴巴的動作改成用食指和拇指來完成,張大的嘴巴是怎么表現的,貪吃的小魚的尾巴是我們的動作的哪兒?食指和拇指張開的是小魚的大嘴巴,食指和拇指連接的手腕處是小魚的尾巴,張大的嘴巴永遠朝著大的數字,尖尖的尾巴永遠朝著小的數字,這樣的動作與大于號和小于號更接近、更形象。

在教學中,多次讓學生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形象,也是為了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符號化的過程,用數學的符號來表現貪吃的小魚張大嘴巴吃多的食物。學生經歷了具體的形象到抽象的數學符號這一過程,學生會對大于號和小于號這一抽象的數學符號有很深刻的認識,通過多次的做動作,學生對大于號和小于號的書寫和應用都掌握得比較好。

師:3個桃子有點不服氣了,它說我也要拿出4個,這下貪吃的小魚該吃哪一邊的食物呢?哪一邊的食物更多呢?(師板書出4和4,教師再次強調一一對應)

生:兩邊一樣多。

師邊做動作,邊說:左邊不是多的,不吃;調頭到右邊,右邊也不是多的,也不吃;再調頭到左邊,左邊還不是多的不吃不吃。又調頭到右邊也不是多的,也不吃不吃。

這時,教師的動作可重復多做幾次,邊做邊說聰明又貪吃的小魚一定要吃多的食物。

師:貪吃的小魚左看看,右看看。再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貪吃又聰明的小魚轉暈倒了,對兩邊的食物都不張大嘴巴了,變成了等于號。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把課堂中的書本上的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者單位:江西省德興市銅礦第一小學)

猜你喜歡
張大嘴巴桃子小魚
豐盛的大餐
大嘴巴
大嘴巴
太陽棒棒糖
桃子
桃子
小魚
小魚
小魚
等我回來再騙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