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2017-05-04 09:37張越
戲劇之家 2017年6期
關鍵詞:安慶黃梅戲保護

張越

【摘 要】由于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近20年來,戲曲音樂漸漸被人們忽視和淡忘,傳承優秀的戲曲文化,加大對戲曲音樂的傳承和保護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對安徽省黃梅戲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這種現狀提出一些保護和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安慶;黃梅戲;傳承;保護;發展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6-0035-01

關于黃梅戲的起源,一般認為,其最早產生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即公元1786年,以“湖北黃梅縣起源說”和“安慶起源說”最有影響力,后來發展壯大于安慶。黃梅戲唱腔淳厚流暢,旋律優美,戲曲內容真實生動,表演純樸細膩。著名黃梅戲演員有嚴鳳英、王少舫、韓再芬等,代表劇目有《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2006年,黃梅戲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20年里,戲曲因為與時代相脫節而被人們逐步遺忘,走向瀕危邊緣。在眾多的戲曲劇種中,黃梅戲乃是公認的當前中國戲曲轉型時期最有活力的劇種。在目前戲劇整體陷入危機的背景下,不管黃梅戲起源于何地,都應以一種開放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來看待這一問題。安徽、湖北兩省應當聯手傳承與保護好黃梅戲。

一、黃梅戲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有些黃梅戲劇團還無法適應市場化。由于現在一些黃梅戲劇團過于依賴國家扶持,因此喪失了創作的動力,失去了市場競爭力。目前國家的文化體制改革希望各個劇團可以回歸市場,成立股份制民營企業,如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或以集團化的方式對現有的團體進行整合,以此來提高優秀劇團和戲曲創作者的積極性。由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目前一些黃梅戲劇團還是需要政府的扶持。

(二)黃梅戲傳承人稀缺。將想傳承和保護好黃梅戲,最主要的是要有傳承人。雖然目前安徽省政府在安慶設立了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并且在安慶師范學院成立了黃梅劇藝術劇院,但是,在黃梅戲傳承人方面依舊稀缺,因此,當務之急需要大力培養人才,加強教育,做到有人教、有人學、有人演。

(三)過度依賴國家扶持。由于國家的扶持導致一些黃梅戲劇團產生依賴思想,只靠國家,劇團自身沒有盈利,雖然創作了不少黃梅戲劇目,但在質量方面有待提高。政府補貼畢竟有限,所以經費的結據也會直接影響劇團及黃梅戲的發展。

(四)傳承過程的艱難和劇目的流失。以前大量的黃梅戲劇目都是靠人們口頭相傳得以延續的,在傳承的過程中因個人原因會有所出入,還有一些黃梅戲藝人出身貧寒不識字,因此也沒有辦法將當時的劇目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來,導致留存下來的黃梅戲劇目少之又少,優秀劇目難以傳承。

二、黃梅戲的傳承和保護措施

(一)加大創新,在戲曲中多加入本土文化元素??梢詫矐c市的特色小劇種和具有安徽特色的戲曲元素加入到黃梅戲的創作中。比如岳西高腔,它對黃梅戲的聲腔產生了重要影響。還有文南詞,它是黃梅戲的姊妹戲。如果在黃梅戲中加入這些元素,會大大增加受眾群,有利于黃梅戲的發展。

(二)加強省內外的交流和學習。黃梅戲不僅是安徽人民的精神文化財富,亦是全國人民的精神文化財富。在傳承保護黃梅戲的過程中,我們應不斷借鑒學習,加強與其他省市的交流合作,因為中國地方戲曲種類繁多,幾乎每一個省都有自己的特色劇種,特別是安徽周邊的省市,同時也有利于擴大黃梅戲的知名度。

在和其他省市交流的同時,也應注重黃梅戲在省內的傳播。比如在安徽省藝術職業學校設立黃梅戲相關課程的基礎上,可以多舉辦一些交流活動;在對徽文化進行宣傳的時候可以加入黃梅戲專題。

(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傳播渠道。如今,隨著國家對民族節日文化的重視,文化活動及節日活動越來越多,應經常在這些活動中加入黃梅戲環節,多舉辦黃梅戲展演活動,上至城市,下到農村。還可以在安慶地區建設一些黃梅戲旅游觀光景區,擴大對黃梅戲的傳播力度。在教育方面,應多編寫一些有關黃梅戲的教材,學校也要多舉行一些黃梅戲演唱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對黃梅戲有更多了解。

(四)提高黃梅戲的理論研究,爭取樹立品牌。目前對黃梅戲的理論研究,大部分是對其本身的介紹,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角度出發的研究仍比較少,可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方面,邀請國內有名的戲曲作家、劇作家聯合創作出高水平好質量的戲曲音樂,再請黃梅戲資深演員錄制成專輯或者拍攝成MV,以此來提高黃梅戲的知名度,爭取樹立品牌。

以上是筆者對黃梅戲的傳承和保護提出的看法和見解。安徽省黃梅戲的發展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合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相應的傳承和保護措施,將黃梅戲不斷發展壯大??赡茉趥鞒邪l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筆者認為,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長風波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只要大家堅持努力,就一定會將黃梅戲發揚光大。

作者簡介:

張 越(1992-),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

猜你喜歡
安慶黃梅戲保護
魚殤
安慶師范大學優秀校友
黃梅戲《中國夢》
安慶石化:馳援災區顯擔當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大型黃梅戲《寸草心》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2016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優秀黃梅戲劇目展演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