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現代林業 建設生態文明

2017-05-04 11:59鄭永生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現代林業國民經濟生態文明

鄭永生

【摘要】: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基礎資源,處在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著決定性作用,森林作為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樣具重要戰略意義。

【關鍵詞】:現代林業;國民經濟;生態文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在生態建設中,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因此可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是關系到國家可持續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首要內容,也是東明縣建設生態林業的歷史使命。

1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縱觀歷史,人類文明進程與森林興衰息息相關。森林作地球之肺,是維系自然界有機統一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經營為主要內容的林業,在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維護森林植被的生態秩序方面具有要作用。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林業在國家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以其林業生態、林業產業和生態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主力軍和示范作用。為實現森林多功能利用,林業必然獲得進一步拓寬產業鏈、謀劃新產業體系的社會需求和條件。林業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身體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保障了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及社會安定;林業建設的大力發展,不僅為社會就業提供大量崗位,也為美麗中國宏偉目標的實現、促進社會進步作出新貢獻;森林景觀建設為弘揚生態文化、普及生態知識、傳播生態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載體。

2 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現代林業是科學發展的林業,體現林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以最大限度拓展林業多種功能,滿足社會包括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荒漠化等國際熱點問題多樣化需求的林業;現代林業以林業現代化為特征,體現林業的裝備、科技、法制的全面進步,具有較高的現代生產力水平,是高水平、高質量、高產出的林業。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林業承擔著生產生態產品、物質產品和生態文化產品的重大任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承擔者,必須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使命。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履行著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職能,在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維護生態安全中,林業承擔著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的重大使命。全球已出現的森林銳減、濕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種滅絕、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氣候變暖和水污染、空氣污染十大生態危機,有八大危機主要靠林業來治理。林業不僅要擔當起生態建設的重任,還要做發展生態文化的先鋒,不僅要創造大量的生態成果和物質成果,還要盡可能地創造出豐富的生態文化成果,努力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大力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為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3. 發展東明縣生態林業的新思路

3.1 完善各項林業管理制度,鼓勵林業合作經營。一是鼓勵林地承包,規范承包管理制度,規范除生態公益林外的森林資源流轉制度,盤活森林資源,鼓勵其進行有效的市場交易,加快建立資源流轉服務平臺,加強市場監管機制的建設。 二是建立完善的權利、責任和利益統一的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完善生態公益林的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各級政府應逐漸提高對生態公益林的補償資金投入,并大力開發生態公益林非木質利用,鼓勵林農進行林業多種經營,增強林農的自我補償能力。三是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對林權所有人落實林木的處置權,鼓勵商品林交易,嚴管公益性生態林,控制采伐總量,嚴控生態公益林的采伐;嚴格控制采伐樹種的年齡、采伐計劃及非規劃林木的采伐,建立公平公正的采伐指標制度。四是鼓勵林農通過股份合作方式組建林業經濟合作組織,將林業逐步納入規?;s化經營的軌道上來,提高林農的抗風險能力。林業部門要加大對合作經營的扶持力度,在資金政策上向林業合作社傾斜,促進林業合作方式快速發揮作用。

3.2 加強公共財政、金融信貸對林業發展的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業建設。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對林業的財政補償資金,并逐步提高財政扶持力度。將各類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的基本建設規劃及與之相關的行業發展規劃當中,繼續加大各類生態工程建設的財政投入。加強林業科技創新及各類體系建設投入。加大金融業對林業的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林業信貸服務機制,簡化林業貸款手續,確定更加合理的林業貸款利率,制定合理的貸款期限,并專門建立涉林貸款管理機制,有效監管涉林貸款使用情況。鼓勵外資和社會資金參與林業建設,向林業外向型經濟轉移。鼓勵非公有制林業發展,鼓勵各類社會資金參與林下種養、森林旅游開發、生物能源開發等新興林業產業的經營,鼓勵各類企業通過森林碳匯交易參與林業投資。

實現發達的現代化林業是實現綠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是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和維護氣候安全、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宜居工程的重要保證。大力發展現代化生態林業,讓廣林農參與經營,提供就業機會和增收途徑,真正做到全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陀^分析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謀劃確立發展方向,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把發展現代化林業融入莆田市城廂區經濟發展的全局,積極推動相關產業之間相互融合,動員全社會參與林業建設,形成現代化林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結束語

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在改革活林、科技興林、依法治林上求突破。要按照“明晰所有權,搞活使用權,放開經營權,保護受益權”的原則,賦予各類經營主體自主經營權,建立起投資者、經營者責權利相統一的經營機制。要運用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勵支持大戶、聯戶、社團、企業造林,形成林業經濟主體多元化發展格局。要把科技創新融入林業發展全過程,重視科技推廣體系和林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提高林業科技含量,切實轉變林業增長方式。要堅持依法治林,搞好林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加強專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專群結合的林木管護網絡體系,依法保護林木資源。

【參考文獻】:

[1]關于生態文明與林業政策問題的思考.汪炳瑜.《安徽林業》2009.1

[2] 張文江.關于我省林業生態建設的幾點建議[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8

猜你喜歡
現代林業國民經濟生態文明
大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機制淺析
論現代林業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