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研究

2017-05-06 00:37陳雁敏
速讀·下旬 2017年3期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研究素質教育

陳雁敏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關鍵機構,其承擔著給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的重任。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成為擺在中職教育面前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素質教育;方法研究

引言: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急需的技能型、高素質的中職生對社會、企業發展重要性越來越大。作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的中職學校必須要將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是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1現階段中職語文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

1.1課程設置單一,重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輕實踐活動

現階段中職學校把語文作為必修課,以公共基礎課的形式出現,沒有安排選修課和校本課程。學生很少有語文學科的實踐活動。作為中職學生畢業后直接走上工作崗位,應有較強的語言文化素質和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學校應盡可能設置一些語文學科的實踐課程。

1.2教材內容陳舊老套不利于進行素質教育

教材中都是一些陳舊、重復的所謂經典名篇,缺乏時代感和現代氣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現代眼光和現代素質。教材中實用性的應用文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方面的內容偏少,不利于培養學生書面和口頭語言的應用能力。

1.3教學手段傳統老套缺乏創新

中職語文教學還是沿用傳統課堂教學的講授法。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老師考學生背。注人式、填鴨式、滿堂灌式地傳授語文知識,放棄對學生文學審美素質和實際應用語言能力的培養,缺少師生互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

1.4教師隊伍老化落后

中職學校因經費緊張、人員編制限制,都不愿意進編文化課教師,缺乏一支有豐富知識、有教學經驗和敬業精神的專業的語文教師隊伍,現有的教師隊伍得不到進修和提高,自身成長都成問題,哪里還談得上在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2中職語文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實施的措施

2.1加強對育人的重視

中職學生往往是中考落榜的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前就己經帶上了失敗的陰影。這些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生活習慣不好,而且缺乏學習動力,通常都是帶著無奈的心情學習的。進校后通常就會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特點:首先,行為習慣不好,遲到早退、抽煙飲酒、沒有禮貌、隨口臟話,有的還有上網癮;其次,缺乏法律意識,盲目講義氣,特別容易頭腦發熱;再次不愿意接受批評,具有非常強的逆反心理;最后自信心不足,缺乏成功的感覺。這些特點足以說明他們缺乏職業理念,對職業的認識模糊。在社會對勞動力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中職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實在迫在眉睫。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同時,要加強對學生遵紀守法的教育,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此外,要引導中職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工作習慣。在中職學校,要堅持做好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和規范訓練,引導學生從點點滴滴做起,對學生的一舉一動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保證學生適應工作特點,成就個人愿望,最終使得學生的個人素質適應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

2.2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課堂質量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師所采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方法。所以,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和教學模式的革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積極的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應當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以達到良好課堂教學效果,收獲最佳的教學成效。

2.3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要想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素質,那么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想使中職院校語文教師的素質得以提高,那么不僅應當加強中職院校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拓寬語文教師的知識面,還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語文教師的整體素質。中職院校的領導人員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相關培訓,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和整體素質,還應當選拔出一批年輕化、高素質化、專業化的語文教師隊伍。此外,語文教師也必須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時俱進。

2.4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應試教育和考評方式是造成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傳統的語文考試無法真實以及全面的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和社會功能性原則,并且嚴重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改革考試制度,建立先進評價體系勢在必行。語文教師應當以提高學生語言技能為前提,變革評價體系和考評方式,重點突出語文的交際性原則,以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來指導日常的語文教學。同時語文教師不能僅僅重視學生的成績,還應當重視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正確的認識自我。

2.5加強社會實踐,實現靈活教學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職業教育自身的特點,積極鼓勵學生創新探索,鼓勵學生在積極的競爭中表現自我,提高自我推銷,使得中職生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引導學生學會互惠互利,提高合作能力,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彼此尊重,加強自律自強。中職生通常對社會、對時事,以及個人的就業前途非常關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經常組織進行求職面試的模擬,使學生通過實訓發現自己的不足,掌握求職技巧,增加實踐經驗。課外,給學生提供頂崗實習、青年志愿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對社會進一步了解,提高對社會的認識度,提高自身的真才實干能力,使學生的職業應變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掌握崗位應用技巧,最大程度地縮短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的適應期,為中職生在社會中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冀鵬旭.淺談中職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12):349.

[2]張志祥.關于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素質教育的研究[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旬刊,2015(12):42-43.

[3]丁鳳.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J].讀書文摘:中,2015(8):59-60.

[4]唐紅.中職語文教學中的職業素質教育滲透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9):252.

猜你喜歡
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研究素質教育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