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2017-05-09 08:15張治剛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審計質量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張治剛

摘 要:強化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我國內部審計日益發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內部審計在企業治理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個有效的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幫助企業改善業務流程和提高經營風險管理。但目前,我國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方面尚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針砭時弊地從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若干種因素入手分析,提出幾點有利于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內部審計;審計質量;質量控制

審計質量控制是指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確保審計工作質量、符合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要求對審計的各種業務活動或行為進行有計劃的監督和協調的活動或行為,它構成了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活動的重要部分,也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的核心,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證審計質量符合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要求。

一、研究意義

內部審計發展至今,審計目標已由最初的查錯防弊向防弊興利與價值增值共存的綜合目標轉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質量控制在行業質量控制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中國內部審計是基于國家審計的要求建立起來的,天然的不足如:審計組織地位低,審計人員積極性不高,審計質量較差,這些都是提高審計質量的內在動力。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指內部審計機構人員根據審計質量標準,通過科學的組織手段和技術方法,使內部審計工作按指定目標和既定程序運作,從而達到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因此,在理論和現實上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質量研究是有必要性的。

二、當前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內部審計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受多種原因的影響,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整體發展水平不平衡,質量良莠不齊,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仍存在著差距。突出的問題出現在以下方面:

1.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標準不明確

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規范。一般來說,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主要有三種類型:受本單位總會計師或財務主管的副總裁領導;受本單位總裁或總經理領導;受本單位董事會領導。從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有效性來講,領導層次越高,其獨立性就越有保障。內部審計組織形式是獨立性的基本保障,獨立性是保證內部審計人員客觀、公正地從事內部審計活動的先決條件,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和靈魂。而我國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是在國家干預和推動下建立起來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很不規范,缺乏完整的獨立性,因此難以保證審計質量。

2.缺乏質量控制評價體系

在我國,對于內部審計質量的考評問題提出得較晚,內部審計質量考評體系不夠成熟,從而導致現行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標準體系只重視準則、職業道德規范的建設,而忽略質量考核體系的完善。在實際考核工作中,經常是會采用一些過于簡單的指標,例如審計計劃的完成進度、審計的及時性等,而忽略了對其他的一些職能例如服務與咨詢的檢測,這導致了內部審計最為核心的部分喪失了意義。

三、影響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原因

當前,一般企業內部審計就機構設置、工作重點、審計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審計方式等諸多方面,還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更無法適應現代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影響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原因很多,筆者總結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原因。

(一) 內部審計體制不健全

內部審計其基本職能一方面是監督,另一方面是管理。作為組織管理的一個部分,就要為組織的管理來服務,這樣相對的局限性也就產生了,其來源于:

1.機構設置的局限

相當多的國有企業原有的內部審計機構應發揮的職能在企業整改過程中被大為削弱了,甚至有的企業將其內部審計機構與本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進行簡單地合并,劃歸給企業的財務主管或總會計師進行管理,更有甚者審計機構的領導是由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經理人員兼任。所以,在審計專業人員的配備上不正規的現象叢生,從而導致了內部審計機構制約著審計工作質量。

2.內部審計機構形式和領導體制的雙重局限

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形式和領導體制的雙重影響,這為長期的內部審計實踐所證明。有這么一個結論:每當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級別越高時,當內部審計工作受重視程度越大時,則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就會越高,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反饋也會很及時與準確,那么內部審計工作在組織內部所發揮的作用也就會越顯著。

3.內部審計行為和審計結論

從實質上講,內部審計就是一種經濟管理,是對組織中存在的內控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必須得服務于組織,這是由其職能所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組織是控制著內部審計活動及審計結論的機器。組織內在機制有時會造成審計意見和結論背離于組織的利益或高層領導的意志,這樣內部審計的意見就難以被采納,審計的結論也無法被充分地落實,因此,這種由內部審計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低下的問題也應受到重視。

(二)管理層認識不足、舞弊現象嚴重

內部審計是組織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根據組織經營管理活動各方面

潛在的風險,通過檢查和評估內部控制系統的適當性、合法性、有效性來協助組織管理層對風險進行防范。其中防范遏制舞弊是內部審計工作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內部審計職責所在,如果沒有發現舞弊現象,內部審計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一個組織內部容易發生舞弊的地方,往往是組織內部的重要部位或關鍵環節,常常這些是掌握著一定權利的人和控制財物的相關部門。所以,當內部審計在實施工作中要披露組織內部的一些舞弊現象時,勢必會受到來自于組織內部這些關鍵崗位的阻力影響。

(三)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偏低

目前,由于各行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展得不均衡,專業內部審計人員資源不足,特別是在基層內部審計人員嚴重不足,很多單位在內部審計方面后繼無人,呈現出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態,而現有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中,專業業務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有很多不符合內部審計工作要求、不具有內部審計的執業資格、甚至不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相關專業的法律法規知識的從業者大有人在。由于缺乏相應的常識性的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和審計技能,可想而知,其內部審計工作質量肯定是要大打折扣,不可能完成監督和評價的基本職能,使內部審計很難發揮作用。

另外,正確地運用審計工作方法往往會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并能夠取得顯著的工作效果;若運用得不當,則會影響審計工作的進行和審計工作質量。

四、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

當務之爭就是對目前的企業用人機制進行變革,內審隊伍應該由那些具備著相應技術資格與業務能力的人員來充實,另一方面,強化與完善內審人員的準入與保障制度,從各方面各角度來保證與激勵內部審計工作的展開。

加強后續審計管理,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是質量控制的關鍵和目標。后續審計是指在審計報告發出后的一定時間內,內部審計人員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建議是否已經采取了適當的糾正行動和采納措施,并取得預期的效果而實施的跟蹤審計。

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企業面臨較為嚴峻的市場環境和金融環境,企業改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營機制的轉換都在客觀上對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海良,王鍇.審計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周勤業.審計學[M].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12.

[3]蔡春.審計理論結構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

[4]耿建新,宋常.審計學教學輔導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5]張楚堂,宛燕如.注冊會計師審計原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審計質量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審計服務收費放開,審計市場績效將何去何從?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獨立審計、債務融資成本和信號傳遞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