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村富民領頭人

2017-05-10 20:10
農業知識·百姓新生活 2017年4期
關鍵詞:菜農村莊蔬菜

走進天橋區大橋鎮焦集村,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排列整齊的冬暖大棚,村民們忙著把采摘的蔬菜搬上運輸車,臉上掩藏不住的增收致富的喜悅;寬敞整潔的水泥道路縱橫交錯,文化廣場上男女老少歡歌笑語,整齊劃一的白墻灰瓦上剪紙繪畫妙然成趣,幸福院里的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個曾經窮得叮當響的小村莊,如今已然成為黃河北岸名副其實的樣板村、先進村,在這片富美的土地上,播撒的是焦集村黨支部書記楊遠軍十余年的心血和汗水。

謀出路,促轉型,村莊發展駛入快車道

焦集村有耕地面積1200畝,人口近800人。多年來,焦集村以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為主,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困難,雖有一定的蔬菜種植傳統,但數量少,未形成產業規模,村民收入偏低,集體經濟幾乎“空殼”?!熬拖翊迕粯?,群眾想發展的心情十分‘焦急!”該村黨支部書記楊遠軍這樣形容十年前的焦集村。

為擺脫這種現狀,楊遠軍說干就干,他與村兩委成員、老黨員老干部反復研究討論。白天,他帶著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到周邊村進行學習,在參觀中開拓思路,謀劃一條適合焦集村的發展道路;晚上,他挨家挨戶地到村民家里拉呱談心,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和所需所求。經過反復的考量和研究,楊遠軍決定緊緊抓住天橋區“實現新跨越、再建新天橋”和大橋鎮打造北跨橋頭堡的有利契機,依托村民多年蔬菜種植經驗的優良傳統,將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產業作為壯大集體經濟、引導群眾發家致富的“金鑰匙”。

2009年,楊遠軍結合焦集村實際,建立了焦集綠色蔬菜種植基地,號召有種植經驗的村民發展大棚種植,同時,探索實施“合作社+園區+農戶”的發展模式,牽頭成立了天橋區益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菜農協調土地、辦理貸款,并提供技術支持和設施配備等,進行標準化生產。借鑒蔬菜種植專業村莊的成功案例,楊遠軍充分認識到,蔬菜品質是蔬菜種植產業的生命力。為保障蔬菜的綠色品質,蔬菜種植合作社建立了嚴密的綠色蔬菜種植監控體系,菜農嚴格按照綠色蔬菜操作規程進行種植,合作社為每個蔬菜大棚建立了沼氣池,蔬菜種植所需營養全部來自沼渣沼液,種植過程中嚴禁使用任何違禁藥物和植物激素。目前,合作社成功注冊了“焦集”牌蔬菜商標,白蘿卜、芹菜、西紅柿等七個蔬菜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與此同時,楊遠軍牽頭村兩委成員成立了蔬菜營銷服務部,引進“生活幫放心菜”品牌,探索電子銷售、農超對接、農宅對接等銷售方式,為拓展銷售渠道、保障菜農利益上了“雙保險”,菜農沒有了滯銷和低價出售的后顧之憂,生產積極性逐步提高,村民的口袋慢慢地富起來,2012年底,有50名菜農加入到合作社進行蔬菜大棚種植,人均年收入可以達到8000元,是傳統農業種植收入的2倍。

嘗到了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甜頭,楊遠軍決定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的村民受益。通過到泰安肥城、歷城柳埠等地借鑒學習,村兩委確定了“園區+基地+合作社”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土地制約的問題。2013年初,楊遠軍著力破解土地流轉難題,將村莊東頭的閑散地收歸集體,進行了整平、改良,重新規劃建設了溝、渠、路等配套設施,僅用45天的時間就把150畝荒地變廢為寶。如今,焦集村擁有各類蔬菜大棚60多個,露天蔬菜種植面積200余畝,年產綠色蔬菜500萬斤。2015年焦集村累計銷售綠色蔬菜380萬斤,銷售收入500余萬元,實現利潤100余萬元,菜農人均收入15000元,村集體收入約13萬,摘掉了“空殼村”的帽子。

聚民心,凝民力,用群眾的力量辦群眾的事

在村莊發展的過程中,楊遠軍認識到把人心凝聚起來、發揮好群眾的力量,才能把群眾的事情辦好。楊遠軍堅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定”,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工作開展前,楊遠軍都召開村兩委會、黨員會議及群眾代表會,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主動讓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由村民監督工程落地,村民有好的意見建議也積極采納,形成了共建共享共同受益的良性發展機制。在村莊環境整治中,楊遠軍通過召開會議、村廣播喇叭宣傳、登門入戶做工作等方式,向群眾充分解釋開展環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感,得到了群眾廣泛認可和大力支持,群眾自發清除門前屋后的雜物。人心齊,泰山移,在焦集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焦集村的環境面貌在短短的時間內煥然一新,成為全鎮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吸引了周邊村莊多次到村參觀學習,為村莊環境提升提供了空間,更讓楊遠軍進一步認識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開展工作的重要性。

抓五化,惠民生,倡樹文明村風民風

“民生無小事,為民辦實事?!睏钸h軍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緊緊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大力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多方籌集資金,新修水泥道路4000余米,實現村內道路全部硬化,形成“四縱三橫”的道路網絡;種植月季、冬青2.6萬棵,櫻花、木槿、丁香等樹木800多株,實現了“一街一景”的特色綠化;并安裝路燈70余盞,實現了村莊全部亮化。推動平安村莊建設,安裝21個高清監控攝像頭,建立天橋區首個農村數字化監控平。關注弱勢群體,實現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困難群眾;建設700平方米的焦集村幸福院、醫務室,解決了群眾養老、看病難的問題。

“不但要村容美,更要民風正;不但要村莊富,還要有昂揚向上的精神頭”。楊遠軍把強化精神文明建設擺在了重要位置上,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上下了大功夫,一方面,不斷強化村莊文化硬環境,投資200余萬元,新建7000平方米的綜合健身廣場,建設農家書屋,購置圖書 6000余冊,為村民搭建了休閑健身、文化娛樂的平臺;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村莊文明軟實力,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活動,激活了村莊的道德正能量,營造文明向上的村風民風。同時,深入挖掘村莊歷史文化,邀請中國剪紙藝術大師盧雪教授用剪紙的形式將村莊歷史、村規民約繪制上墻,形成了獨具鄉土氣息的文化長廊;傳承獨具特色的鄉土藝術表演形式——打夯號子,組建了焦集村打夯號子表演隊伍,展示焦集人的豪邁氣魄和傳統文化風采。

在楊遠軍的帶領下,焦集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發展新天地,如今的焦集村春意盎然,村民們沐浴在春日的陽光,大棚里的蔬菜青翠、長勢喜人,一幅欣欣向榮的春景圖是焦集村新農村建設的生動寫照。焦集村未來發展前景更為廣闊,楊遠軍表示要帶領黨員群眾,搶抓濟南新區發展的戰略機遇,以現代都市農業為突破口,依托美麗鄉村建設,借力良好的農業、自然、人文等景觀資源,發展生態景觀度假游和農業生態休閑游等特色“農家游”“農家住”“農家樂”,讓焦集村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村莊發展越來越好,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魅力新焦集。(本刊通訊員)

猜你喜歡
菜農村莊蔬菜
『新幫手』讓菜農采收省時又省力
春季大風頻繁 菜農這樣防范
奇怪的蔬菜
我的小村莊
蔬菜
蔬菜也“瘋狂”
村莊
露水露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