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汽車構造一體化教學問題

2017-05-11 11:40覃學成
中文信息 2017年1期
關鍵詞:汽車構造一體化教學

覃學成

摘 要: 在汽車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中,“汽車結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作為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和汽車相關的專業課程,是學生訓練職業能力的第一階段。采用之前的課堂授課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了。所以,本文就汽車構造一體化教學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教學生更多的知識,更新信息,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通過此次的研究能為相關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構造 一體化教學 講解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1-0234-02

一、一體化教學概述

1.一體化教學含義

一體化教學指的是采用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它是依照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對教學資源進行的再整合,其充分體現出了能力本分的特點。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可以大大提高直觀教學,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這種模式能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培養高素質人才來說具有積極意義。

2.一體化教學特點

模塊一體化教學體系的特點,首先是模塊一體化教學打破了以往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并重新整合了教學資源,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較好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問題,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材料、教具、多媒體、汽車仿真軟件和其他手段,教學過程的理論是枯燥的,一體化進程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實踐理論。形成理解、記憶、操作的良性循環,如在對汽車底盤的結構進行解釋和維護,拆解底盤,觀察底盤,整體了解底盤部件的組成部分。分為幾個模塊,在排列緊密的作為一個整體,在課程教學內容的書籍,理論與實踐、課堂教學為主導,實踐訓練為主體,研究相結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盡快達成教學形式的教學目的,它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比純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技能訓練模塊一體化教學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組織形式。

二、汽車構造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

1.講授必要理論知識和拆裝操作技能

課程教學由一般的多媒體教室轉移到電氣工程培訓中心,利用中心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和人工傳輸組件及其組件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和教學工具。另外,因為學生的機械基礎知識相對較薄弱,在講解鎖環式慣性同步器對象組合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的同步過程時,可以采用視多媒體教學資源,對其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以及他的視頻動畫等進行講解,使學生對于機械結構的復雜性有個更為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生理解抽象原則理論所需的時間。通過適當的穿插多媒體視頻資源和物理資源的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節的理論教學時間控制為15分鐘,其有40分鐘左右的理論教學時間,然后來對學生進行基本結構、工作原理的了解。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

在一體化教學中,它包含有兩層內容,一層是教師如何讓學生學習,二層是學生如何學習。在當中,教師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主體,其是最重要的條件。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的實時同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課堂培訓和課堂理論將之一,并為學生做一做學習環境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邊學邊練,不僅鞏固理論知識,也提高專業技能。

3.培訓學生的技能

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它的教學目標是把重點放在技能訓練的需要上,它打破了原有學科的界限。技能訓練的需要決定了教學理論的內容和要求。理論教學完全是在技能訓練的服務中,理論知識應用于教學方法。改變過去講授完一門或幾門專業理論課后再實習的方法,它使原有的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被打破。通過在一體化教室開展理論講授,使學生自己動手練習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進入到實訓課的操作中,這體現出了理論和實踐課的空間結合。通過一體化的教學,使技能訓練于教學中的地位在真正意義上有所加強。理論教學的課程內容,根據結構和同步器的結構、工作原理、拆裝學生立即同步,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采用邊實訓邊發現的方式,從而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三、對汽車底盤的具體教學案例分析

1.結合實際操作進行講解

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把課堂搬到修理店,讓學生有類實際材料可以動手操作,如對于汽車的解釋,在汽車底盤上,我將底盤組裝成不同類型的平臺,包括前橋、后橋、變速器三部分組成,分為三部分教學模塊分別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根據汽車底盤有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的條件,將其分為四個模塊,而后在每個模塊中又可以分為其他小模塊,分別把其中的理論知識和工作原理,及如何進行維修在實踐中一一講給學生聽。如在汽車發動機結構和維修曲柄模塊教學中,教學模塊設置在實訓室。根據汽車發動機的特點,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曲柄的拆卸和裝配。首先進行理論解釋,然后進行實踐,對實踐中各成分分析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總結。在這一模塊中,首先介紹拆卸的準備,然后介紹拆卸步驟及操作要點,為學生做示范模型在解釋教師標準中的注意事項,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的實踐與理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加強對什么是錯誤的引導,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個人動手能力,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現象,應及時記錄,并集中指導。組織學生討論安裝失敗、錯誤的原因,以及汽車帶來的錯誤故障診斷及排除方法。等到統一好討論意見后,教師進行點評分析,并對學生動手排除故障上的一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2.教學中的分部位講解

在教學中可以分部位講解,汽車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它們之間及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在教學中,把一輛實實在在的車放在學生而前,按照每一部分分別講解,其組成及功能。再讓學生針對每一部位分別進行拆解,組裝和維修。例如,我們講解在桑塔納動機的組成時,把它分為五個模塊,燃料供給系、起動系、點火系、潤滑與冷卻系,給他們詳細的介紹了每一個模塊的功能及原理,那發動機如何實現點火,點火的順序是怎樣,這時可以分模塊告訴學生哪一個部位是起動系統,哪一個是點火系統,及如何分清各缸的位置頂序,再分清分缸線的布置順序,找準第一缸。再依據發動機的轉向來判別各缸的工作順序。在汽車維修的教學中,必須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習汽車專業維修的學生必須在實車上檢測與排除故障。汽車底盤中的故障一般都有很多原因造成。例如發動機異響原因可能是助力轉向油缺少,發電機軸承可能壞損。助力轉向泵,水泵的問題,都會產生影響。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中,必需理論聯系實際,分模塊教學和分部位教學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才能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結

總之,一體化教學模式不但能夠進一步加強技校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從根本上突破了實踐是理論的延伸與應用。同時,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突出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應用型與實踐性,其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顯然,一體化教學必然是目前我國各大技校專業課程的最佳教學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張炳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汽車底盤檢修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2(17)

[2]張廣辰.《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11(30)

[3]郭三愛.汽車底盤診斷與維修項目化課程教學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5)

[4]田鐵,鄧長勇,葉芳.《汽車底盤構造》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 機械管理開發.2011(02)

[5]陳飛平.職校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方案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1(03)

[6]余國聯.汽車底盤項目化教學的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10

猜你喜歡
汽車構造一體化教學
汽車制造與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滲透與實踐
基于技工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