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走進法律》教案

2017-05-13 15:24唐一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保護規范法律

唐一

【摘要】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本文以電視劇《歡樂頌》中噪音擾民事件為主線索,層層推進,引領學生思考社會生活中的規則,了解法律的顯著特征,逐步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做一個知法守法的人。

【關鍵詞】法律;規范;保護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2)知道法律。

2、能力目標

(1)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活動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

(2)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的人。

(3)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

二、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的作用。

2、教學難點

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觀看視頻《歡樂頌》第一集節選1。

生活小調查:你和家人是否遇到過類似劇中噪音擾民的情況?

你曾經(準備)怎么做?

歸納并過渡:遇到噪音擾民,我們可以采取的合理解決措施有:

(1)親自勸阻;(2)向物管投訴;(3)打電話報警。

接下來我們分別看看這三種方式的效果。

2、新課

(1)法律的顯著特征:

觀看視頻《歡樂頌》第一集節選2分析道德在劇中的效果。

觀看視頻《歡樂頌》第一集節選3分析規章在劇中的效果。

觀看視頻《歡樂頌》第一集節選4分析法律在劇中的效果。

通過視頻中三種方式效果的對比引出該板塊的核心問題:為什么法律手段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運用對比教學法,將法律與道德、紀律規章逐一對比)

①將法律和道德進行對比——法律具有強制性

道德是依靠輿論的褒貶來引導人們的言行??墒巧钪杏胁糠秩说赖滤仞B不夠高,不接受道德的引導,無視輿論的褒貶。

提出問題:你見過哪些無視輿論的不文明行為?并請學生分享生活中見聞。

對比:比之于道德依靠輿論,法律則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屬于國家強制力。所以法律相比于道德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②將法律和紀律規章進行對比——法律具有普遍適用性

紀律規章是按照本單位(團體)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適用的準則,依靠相關管理者發揮作用。

舉例:某班的班規中關于勞動的規定:每周的周一和周四,按小組順序輪流到菜地查看,視情況澆水、除草、翻土。違者各扣5分??墒歉乓習r,某班的同學由于不太清楚每周由小組輪流去查看菜地的規定,導致班級菜地兩周無人管理,蔬菜奄奄一息。

通過案例引導學生思考,以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紀律規章是靠管理者發揮作用,如果管理者威信不足難以服眾,那怎么辦呢?我們對比一下法律,它具有強制性,依靠軍隊、警察、法庭、監獄保證實施,可以攻克“威信不足難以服眾”的問題。若是校外人員來破壞你們班的菜地怎么辦呢?你能否拿出班規給他講,我要扣你的分!沒用,因為班規是局部適用的。但是法律可以。因為法律具有另一個特征,就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是家徒四壁還是腰纏萬貫,違反了法律都要平等地接受法律的制裁。這樣就可以克服紀律規章局部適用的不足。所以法律手段能夠立竿見影!

③聚焦法律,引出法律的第三個特征——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將這兩大特征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應該由誰掌握?國家!法律必須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具體來說應該是國家的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筆記整理法律的三個特征。

(2)小組討論——法律對生活的影響

主題:法律對生活的影響。分組:前后兩排為一個小組。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整理小組意見并向全班展示。分工:1、2組討論“衣”。3、4組討論“食”。5、6組討論“住”。7、8、9組討論“行”。要求:①討論時間3分鐘,結束后每個小組的代表依次發言。②各小組的討論結果若有重復,不復述;歡迎補充不同!

總結點評各小組發言,得出生活離不開法律。

(3)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具有規范作用

視頻截圖: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視頻中警察出現后情節,警察說請你們馬上停止,這里是指的停止什么?

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公民在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

這說明法律能夠直接有效地去影響人們的行為。我們把這一作用稱之為規范作用。

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突出表現在:規定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指出未成年人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②法律具有保護作用

過度:慶祝行為被法律“規范”后的曲筱綃會怎么做呢?

觀看《歡樂頌》視頻節選5、6安迪用流利的言辭和強大的氣場,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信息:當社會道德、小區規章都沒辦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時,不畏懼對方的挑釁,勇敢地使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劇情續編:歡樂頌中曲筱筱的朋友通過網絡誹謗安迪,最終因誹謗罪獲刑。

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③筆記整理:

①規范作用。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

②保護作用。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3、提煉升華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因噪音擾民引發的整個事件,思考一下劇中不同人物的言行對我們的什么有什么啟示?

一方面我們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遇事要多換位思考,處理好人際關系;另一方面我們要學法懂法、遵法守法,善于用法。

五、板書設計

猜你喜歡
保護規范法律
規范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規范漢字書寫
從創新探索到立法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
職業道德與法律 教案
涉及網絡募捐的現有法律規定
政治法律
“人世”與我國法律觀的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