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研究

2017-05-13 20:41張麗平李國強母劍俠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張麗平+李國強+母劍俠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社會問題。把生態文明建設落實于制度建設,標志著生態文明建設從注重理念、理論建設發展到制度建設的新階段。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目標既要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又要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主要包括三大類型的制度。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途徑是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各種制度;理順生態文明建設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試點實踐。

【關鍵詞】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制度建設目標;制度建設途徑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從改變生態環境到實現生態文明,必須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用制度推進建設、規范行為、落實目標、懲罰問責,使制度成為保障生態文明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一、生態文明建設要靠制度

正如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的:“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鄙鷳B文明建設的途徑之一是加強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落實于制度建設,標志著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實質性推進的階段。首先,通過制度建設才能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轉化為實踐。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實在行動上,理念與行動之間的環節就是制度。制度是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制度,使生態文明建設的設想變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規范,并付諸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沒有制度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就無法得到切實落實。其次,通過制度建設才能形成處理好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各種復雜關系。生態文明建設是否能夠順利推進,關鍵在于能否處理好各種復雜的關系?,F代社會是高度社會化的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問題,要靠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但是,經濟社會的發展又是立足于每一個個體,他們的發展又是個體的行為。個體行為對于社會整體發展既可能是正效應,也可能是負效應,這里的正效應或負效應就是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只有協調好個體與社會整體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才能落到實處。處理好各種復雜的關系,必須依靠制度,制度就是處理各種關系的規范。

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既與其他領域制度建設有共性的地方,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是與生態文明建設要解決的問題相聯系。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有效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二是協調各個個體的行為,實現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這兩個方面的制度結合,就是要做到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協調。從這一點說,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目標既要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又要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并不對立,保護生態環境不僅不排斥經濟社會發展,而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也并不必然破壞生態環境,而是以不損害生態環境為前提。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要實現的社會目標是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統一,這應該成為生態文明制度設計的指導思想。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點是構建一個制度體系。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大類型的制度:第一類屬于政府監管性制度,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等;第二類是以市場主體交易的形式來實施的制度,如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等制度。第三類屬于救濟性制度,是以行政責任追究和損害賠償的形式來實施的制度,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這三類制度共同構成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體系。第一類制度是通過政府主導進行監管來達到保護自然和生態的目標;第二類制度是鼓勵市場主體通過交易活動來達到保護自然和生態的目標;第三類制度是通過事后救濟和賠償維護各個主體的合法權益來達到保護自然和生態的目標。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探索和積累過程,我國在要從各個方面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制度體系,才能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整個社會的自覺行動。

三、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途徑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主體是政府,基本途徑是加快法律、行政、交易等制度的建設,以及相關的組織、執行機構和職能部門的建設。

首先,加快落實政府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發揮主導作用。作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主體的政府,特別是相關職能部門要成為推進制度建設的主導力量,把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種融入具體是通過各種制度建設來實現的。各種制度只有通過政府的工作才能建立起來,如果政府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不作為,那么,制度建設只能是留于空談。國家層面高位階的立法尚待完善和補漏。必須落實制度建設以及監管主體,并具體化為各方面制度建設的任務,這樣,制度建設的扎實推進才具有切實的保證。必須把服務型政府和責任政府的建設結合起來,既要講服務,也要講責任。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既是政府應有的責任,也是政府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服務具體體現。

其次,加快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任務,必須把這一任務提到政府和職能部門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根據不同制度的性質和種類,立法機構和政府各職能部門要組織專門的隊伍,對已有的制度加快進行完善,對還沒有的制度要加快制定,有些制度可以邊試點、邊完善。制度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完善,關鍵是要加快進行相關的制度實踐,任何一種制度都有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我國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總體上還比較落后,不少重要的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許多方面的制度實踐還是空白。這種情況必須加快改變,制度建設將是我國今后一段時間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

最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試點實踐。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必須以實踐為基礎,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總結經驗,使各種制度得到不斷地完善再次,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研究,理順生態文明建設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建立獨立的生態文明管理執法機構。

【參考文獻】

[1] 周生賢.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J]. 環境保護, 2013(19):10-12.

[2] 夏 光. 再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創新[J]. 環境保護, 2012(23):19-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