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信仰教育的內涵及幾點思考

2017-05-13 20:06程成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信仰教育內涵思想政治教育

程成

【摘要】在物質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面對如今物欲橫流的世界,很多大學生出現:“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狀況,而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被人們誤解為一種理論說教式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大學生信仰教育,不僅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也有助于從方法論上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范式。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信仰教育;內涵;思考

一、信仰教育的內涵

人要有信仰,而所謂信仰有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掇o?!分薪忉尀椤皩δ撤N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及其相信和尊敬?!薄墩軐W大辭典》中解釋為:“信仰是對某種理論、思想、學說的心悅誠服,并從內心以此作為自己的行動的指南。有麻木的信仰和科學的信仰之分?!倍覀冞@里說所的為科學的信仰,即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為,信仰是建立在人們對客觀世界科學認知基礎上的一種意志踐行行為,它是具有思維的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意志品質。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認識模糊,甚至可以說缺乏信仰。鄧曉芒教授就曾寫過一篇文章《中國人為什么沒有信仰》,“我們為什么沒有真正的信仰?因為我們沒有獨立的個人,我們的個人沒有獨立起來。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內心獨立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中國人有物質的需要,但是缺乏精神的需要”,但是信仰卻對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價值多元化的背景下,要解決這一問題,推動人們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理想信念,必須要加大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主要是對一定的社會成員進行某種世界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動?!睆倪@個定義的表面看,信仰教育是關于各種“觀念”的教育,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意志的觀念,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持久性、科學性與實踐性,并對社會的發展與人生的方向具有引領作用。信仰可以分為“教”和“育”兩個大的方面,從“教”的層面而言,所謂信仰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某種信仰的教化傳播過程。而在中國,馬列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所信奉并將其作為指導思想的學說,就是目前中國社會傳播的最主要的信仰。從第二個方面“育”而言,即教育本身,所謂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幫助受教育者堅定內心正確的信仰,只有具備內心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為之而不斷努力奮斗。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以習近平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參觀《復興之路》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倍袊鴫魵w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僅僅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的為人民來造福。我們作為中國人民的一份子,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的中國夢作為我們內心堅定的理想信念并且為之而不斷努力奮斗。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信仰教育實現的重要載體,對于信仰教育的發展也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精神文明建設一項基礎性工作和搞好兩個文明建設的基本保證?!倍谒枷胝谓逃?,“有了信仰的支撐,人們的政治立場、方向和道德行為就能因為神圣化、崇高化而具有進一步的動機意義,從而有著強勁的精神動力和內驅力?!蓖ㄟ^信仰教育的作用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從而進一步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為受教育者自身的信仰。

二、關于如何加強信仰教育的幾點思考

1、正確把握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內部實現信仰教育

正如前文所述,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它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同時又互為補充,兩者對社會的發展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的社會,人們鮮少提信仰教育,較多提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如何正確把握它們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信仰教育的地位并最終實現信仰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就其本質而言可以分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方面。就思想教育而言,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是一顆思想的蘆葦?!泵珴蓶|也說過:“只有在思想上入黨才是真正入黨”,為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只有思想上信仰我們才是真正的有信仰”,通過轉變大眾的思想觀念,將信仰教育始終局限于宗教信仰的狹隘界限中解放出來,從而讓更多的大眾接受信仰教育。其次,道德教育可以為信仰教育提供正確的價值傾向。荊學民先生曾將人類價值取向劃分為三個級態,即經驗價值取向、規范價值取向、終極價值取向,實際上目前的德育內容也因此可以劃分為三個級態:日常行為規范、倫理道德原則、信仰價值追求。信仰價值追求是道德教育的最終階段,道德教育是信仰價值追求的總體性形態,因此通過正確的道德引領可以最終實現信仰教育的發展。最后,政治教育可以為信仰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國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為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努力奮斗,它始終需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在政治教育的保障作用下,增強信仰教育的影響力與滲透力,最終實現信仰教育。

2、注重把握信仰教育的獨立性地位,使信仰教育深入人心

曾經在《菊與刀》這本書里看過,西方國家所推崇的是一種“罪感文化”,而東方國家盛行的是一種“恥感文化”,它們二者的區別在于外部環境對人內心的影響。在“罪感文化”的影響下,西方人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會對任何事物存在敬畏之心,而東方人在外部環境變化時會影響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比如做了錯事,在沒人的時候便會表現的如無其事,在有人圍觀時,便會有羞恥之心。但是殊不知我們社會所需要的是外部環境的不斷改變而我們能一直堅定我們的內心,正如時事評論員邱震海先生所說:“在中國社會所謂的崛起期,我們國人真的要少一點張揚,多一點感恩,多一點敬畏之心?!?/p>

3、創新教育方法,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信仰教育的實效性

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為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睔v史與現實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科學、先進的思想體系,但是在現代社會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卻存在片面性與狹隘性,有的甚至認為它只是單純的教條,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與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過于教條化不無關系。因此轉變教學方式,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時效性,讓它們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更廣泛的群眾理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而不是束之高閣,對我們發展信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需要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更需要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指導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已經深深印下了馬克思主義的烙印,在新的時代,需要信仰教育凝聚力量,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重新發掘其信仰價值,拓展信仰領域,為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馮 契. 哲學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10:1214.

[2] 劉建軍. 信仰教育: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教育的本質內容[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0(4):14-17.

[3] 檀傳寶. 論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1997(2).

[4] 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1:9.

猜你喜歡
信仰教育內涵思想政治教育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加強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意識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學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與實現途徑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網絡時代大學生信仰教育問題探析
魯南地區青年大學生信仰現狀及信仰教育對策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