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建設生態城市的路徑思考

2017-05-13 21:47張志偉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生態城市持續發展深圳市

【摘要】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們越來越關注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理論應運而生。深圳市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出口,為生態城市的建設不斷探索合適路徑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中,筆者試著結合資料以及深圳發展現狀,來分析深圳市政府為建設生態城市所做出的舉措,并結合國內外生態城市建設的經驗,為深圳市的進一步發展路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生態城市;深圳市;持續發展

一、背景概述

隨著市場化經濟的加速發展,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們越來越關注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理論應運而生。生態城市是指將自然、技術、人文充分融合,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維護,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生態、高效、和諧的人類聚居新環境。而生態城市設計便是運用面向城市問題的設計思維,對城市生態系統進行良性的創造設計過程。

深圳特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扇窗口,毗鄰港澳,交通便利,氣候適宜,在黨中央的領導指示下,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實現了快速城市化。但另一方面,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帶來日漸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加可持續的實現城市發展日益受到關注。

深圳市政府高瞻遠矚,為建設生態城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努力。本文中,筆者重點來分析深圳市政府為建設生態城市所做出的舉措,并結合國內外生態城市建設的案例,為深圳市的進一步發展路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二、深圳市生態城市建設實踐

1、設置深圳市“法定生態控制線”

2004年,深圳市在全國率先提出設置以大型生態斑塊、生態廊道體系為基礎的“法定生態控制線”,用長遠的眼光考慮“100年后的發展”,為這座城市長期有續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此后,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深圳市生態保護紅線根據實際發展做出一定調整,但依然保持設置時的理念和態度。

除此之外,深圳市也致力于在城市尺度對法定生態控制線內區域進行針對性的保護、管理和完善。一方面,進行差別化的管理,將不同類型生態資源統籌考慮;另一方面,協調合理化區域內的資源環境空間布局。

2、研究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指標體系”

“低碳城市”是以碳排放量為主要參考依據的生態城市類型,可以說是生態城市進一步具體的目標形式之一。2010年,深圳市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署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建設全國第一個“低碳生態示范市”。

因此,對量化指標體系的研究受到廣泛重視。研究從深圳實現低碳生態城市總目標出發,通過指標體系建立分目標體系的實施路徑,并且形成長期持續的指標滾動維護機制,長效跟蹤、監測、評價、調校指標,不斷推進深圳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持續改進,推動深圳市生態化轉型,逐步實現“漸進常態化”的生態文明建設。

3、積極推廣綠色交通系統

綠色交通是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交通領域的延伸,是城市外部交通系統與城市內部的經濟、文化、人居等進行和諧互動的橋梁。圍繞綠色交通內涵,深圳市逐步建立了綠色交通發展框架體系,包括交通出行綠色化、交通模式綠色化、交通工具綠色化和交通環境綠色化。

同時,深圳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有益實踐,實踐效果顯著。比如,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根據深圳06版總體規劃,深圳城市空間結構由96版總體規劃提出的“軸帶結合、梯度推進的組團集合結構”,調整為06版總體規劃的“三軸兩帶多中心的軸帶組團結構”,由原特區向外擴展轉變為更為緊湊集約的多組團多中心結構;如構建軌道交通站點交通接駁體系——加強軌道交通車站交通接駁設施設計,以車站為核心組織其它各種交通方式的接駁為軌道交通進行客流喂給,形成車站綜合換乘中心。

三、國外生態城市發展經驗

1、發展現狀

生態城市理論在國外率先提出并發展起來,有著廣泛影響,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從1971年生態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上已有不少國家的城市生態化建設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一種是以“綠色城市”為目標,增加綠色要素和綠色空間,如英國的密爾頓·凱恩斯市。二是制定生態城市的標準,構建新型的生態城市,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巴西、丹麥、瑞典、日本等國家對生態城市建設計劃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體標準。例如美國的伯克利、克里夫蘭、波特蘭大都市區都啟動了生態城市建設計劃,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和可用于實際操作的成功經驗。

2、發展經驗

(1)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理念,重視區域間的協調發展

當人類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和資源問題時,世界各國已經承諾共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越來越渴望擁有高效合理的人居環境。生態城市的“城市”概念是指包括郊區在內的“城市區域”,因此城市規劃和開發必須與區域規劃乃至國土規劃相協調。例如,美國克里夫蘭市的生態城市議程強調區域觀思想。德國的埃爾蘭根的生態城市規劃非常重視與區域的協調,具體體現在該市的風景規劃、環境規劃、交通規劃上。

(2)以政策和資金為后盾

克里夫蘭市政府為了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在其可持續計劃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強化循環經濟項目和資源再生回收、規劃自行車路線和實施等DG條政策措施;德國的埃爾蘭根制定了一體化的交通規劃政策;DIFG年庫里蒂巴市政府制定了公交導向的城市開發規劃。DIJE年致力于改善和保護城市生活質量的各種土地利用措施,總體規劃城市線路開發方式。

(3)重視公眾參與,拓寬其參與渠道

生態城市的建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公眾的參與。在這方面,庫里蒂巴十分注重兒童在學校受到與環境有關的教育,而一般市民則在免費的環境大學接受有關的教育。阿德萊德市在DIIJ年實施生態城市規劃中提出了“以社區為主導”的開發程序。這些城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拓寬了廣大公眾參與生態城市建設的渠道,提高了公眾生態意識,促進了生態城市的建設和目標。

四、深圳市生態城市建設建議

1、提高公眾參與度,真正反映民眾的需求

筆者認為,真正好的城市模式應該是用最節約的資源來滿足人居之間需要的良性互動。一個城市擁有自己的性格和氣場,這與生活在本城市中的居民的性格和氣場密不可分,畢竟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城市與居民是互相哺養的作用。因此,進行生態城市設計同樣不應該脫離居民,應該實實在在地拓寬參與渠道,實現真正的公眾有效的參與。

2、堅持維護法定生態控制線不能動

法定生態控制線是深圳市的一大創舉,不僅造福局部地區,帶來不可勝數的長效收益,同時也是為其他生態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樣本方法。要堅決維護好法定生態控制線劃定的范圍,保護好生態敏感區的生境,不以犧牲生態紅線之內的環境為代價進行經濟的建設發展。

3、創造更加便民的文化條件和環境

生態城市的范疇不僅僅局限于生境,同樣應該抵達居住者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建議深圳市政府及各類組織,搭建各種類型的惠民便民文化平臺,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便民惠民文化活動,讓深圳市民更低成本更便捷地享受深圳市創造的文化和服務,共同享受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

【參考文獻】

[1] 陳曉晶, 孫婷, 趙迎雪. 《深圳市低碳生態城市指標體系》[J]. 規劃師論壇, 2013,29(1):15-20.

[2] 喻本德, 葉有華, 郭微. 《生態保護紅線分區建設模式研究——以廣東大鵬半島為例》[N]. 生態環境學報, 2014,23(6):962-971.

[3] 黃松林, 王仰麟. 《深圳市生態城市建設的定量評估及其發展方向》[J]. 熱帶地理, 2010,30(4):962-971.

[4] 馬交國, 楊永春. 《國外生態城市建設實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 國外城市規劃, 2006,21(2):71-75.

【作者簡介】

張志偉(1994—),男,漢族,河北省河間市人,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生態城市持續發展深圳市
深圳市民辦中小學教育工作推進會召開
難考的駕照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深圳市模型運動協會第十九期遙控航空模型飛行員執照公示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試析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環境會計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