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限泰始:“晉書”的限斷問題再討論

2017-05-25 00:37李正君
唐都學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司馬氏晉書國史

李正君, 湯 莉

(華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廣州 510631)

【歷史文化研究】

斷限泰始:“晉書”的限斷問題再討論

李正君, 湯 莉

(華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廣州 510631)

魏晉的“禪代”為后世王朝更替提供了較為完備的經驗和傳統,而國史的書寫更是為王朝權力的來源尋找正當的史實依據?!皶x書”的限斷問題就成為國史書寫不可回避的部分,限斷的內容則是能夠編入國史的人員的入選資格。參與討論的官員出于公心或私心,提出了三派主張——正始說、嘉平說及泰始說。通過“晉書”限斷,司馬氏極力塑造其祖先在前代王朝的光輝形象,并以此來加強西晉王朝的正統性。

西晉;“晉書”;限斷;正統

一、“晉書”限斷問題的提出

魏晉之間的嬗變是經歷了司馬氏祖孫三代四人才得以完成的,魏晉之間的“禪讓”也成為后代王朝更替的一種范式。新建立的西晉政權與前代王朝的關系是論證其權力來源的重要方面。在歷史書寫方面,就表現在對于西晉國史的限斷問題的討論上。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爭論跨越了武帝和惠帝兩朝。

先是,朝廷議晉書限斷,中書監荀勖宜以魏正始起年,著作郎王瓚欲引嘉平已下朝臣盡入晉史,于時依違,未有所決?;莸哿?,更使議之。謐上議,請以泰始為斷。于是事下三府,司徒王戎、司空張華、領軍將軍王衍、侍中樂廣、黃門侍郎嵇紹、國子博士謝衡皆從謐議。騎都尉濟北侯荀畯、侍中荀藩、黃門侍郎華混以為宜用正始開元。博士荀熙、刁協謂宜嘉平起年。謐重執奏戎、華之議,事遂施行。[1]1174

從以上材料可知,關于“晉書”的限斷,當時的朝臣共提出三種意見:魏齊王芳正始年間(240—248)、魏齊王芳嘉平年間(249—253)和晉武帝泰始年間(265—274)。然而參與此次討論的也遠不止文中所提到的諸人,史籍中有明文記載的還另有三人。

其一,潘岳。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少時就以才穎見稱鄉邑,號為奇童,曾任著作郎?!稌x書》本傳載:“謐二十四友,岳為其首。謐‘晉書’限斷,亦岳之辭也?!盵1]1504可見賈謐以泰始為斷的主張來自于潘岳。

其二,陸機。陸機,字士衡,吳郡人。其祖父是東吳丞相陸遜,父親是東吳大司馬陸抗?!稌x書》本傳稱其“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非禮不動”?!瓣懯亢庖詫W為秘書監,虞睿所請為著作郎,議‘晉書’限斷?!盵2]265《初學記》中仍保留有陸機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議論的記載?!叭鎸嵔K為臣,故書為臣之事,不可不如傳,此實錄之謂也。而名同帝王,故自帝王之籍,不可不稱紀。則追王之義?!盵3]503

其三,束皙。束皙,字廣微,陽平元城人,曾參與汲郡古書的整理?!冻鯇W記》卷12載:“《晉紀》曰:‘束皙,字廣微,秘書監。賈謐請為著作郎,難陸士衡《晉書》限斷’?!盵3]299材料中并未明確指出束皙直接參與了這場爭論,但《晉書·束皙傳》言:“轉佐著作郎,撰《晉書·帝紀》《十志》,遷轉博士,著作如故?!盵1]1432從束皙任佐著作郎和撰寫《晉書·帝紀》的經歷來看,參與“晉書”限斷問題的討論應該是理所當然的。而《隋書·李德林傳》又稱:“陸機稱紀元立斷,或以正始,或以嘉平。束皙議云,赤雀、白魚之事??謺x朝之議,是并論受命之元,非止代終之斷也?!盵4]1197此處明確將束皙和陸機同時置于限斷問題討論之中加以評論,可見束皙也應當參與了這場討論。

當然參與討論“晉書”限斷問題的人員遠非以上提及的諸人,翻閱史料,我們可以發現以上三人除了都參加過“晉書”限斷問題的討論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曾擔任著作郎或佐著作郎一職。著作郎是參與國史編修的重要官職,據《晉書·職官志》載,著作郎最初設置于魏明帝太和年間,本隸屬于中書省,西晉元康二年(292)改隸屬于秘書省,“著作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盵1]735因此筆者認為當時擔任史職的著作郎和著作佐郎都應當直接或間接地參與過這次討論,因為討論的結果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范圍。

二、“晉書”限斷問題討論時間考

前揭《晉書·賈謐傳》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討論并未明言其具體時間,只云“先是”“惠帝立”,時間概念模糊。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眾人所居官職,鎖定此次討論的時間。查萬斯同《晉將相大臣年表》可知,王戎擔任司徒是在元康七年(297)九月至永康元年(300)四月,張華擔任司空是在元康六年(296)正月至永康元年四月,王衍擔任領軍將軍是在元康七年至元康九年(299)六月(萬氏表作“十一月遷尚書令,據筆者考證改),樂廣擔任侍中是在元康七年至元康八年,荀藩擔任侍中是在元康七年至元康八年(298),陸機議“晉書”限斷應發生于擔任著作郎之后,而陸機擔任著作郎的時間是可以確定的?!蛾憴C集》收《吊魏武帝文并序》一文,開篇即言:“元康八年,機始以臺郎出補著作,游乎秘閣,而見魏武帝遺令??粐@息傷懷久之?!盵5]115據此可知陸機出任著作郎的時間是元康八年,而議“晉書”限斷應在此時之后,結合以上諸人任職區間,可以判定這場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討論應發生在西晉惠帝元康八年。

三、“晉書”限斷的內容

由上可知,西晉惠帝元康八年這場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爭論曾產生了三種觀點:贊成以正始起年的有中書監荀勖、騎都尉濟北侯荀畯、侍中荀藩、黃門侍郎華混;贊成以嘉平起的有著作郎王瓚、博士荀熙、刁協;贊成以泰始起的有賈謐、司徒王戎、司空張華、領軍將軍王衍、侍中樂廣、黃門侍郎嵇紹、國子博士謝衡和潘岳。三種觀點皆各據其理,但文中并未言明。翻閱史籍,便可知曉這三個時間段內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

首先是正始年間?!熬俺跞暾露『ニ?,帝病甚,乃立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宣王輔政?!盵6]景初三年(239)正月即改元正始,司馬懿以顧命大臣的身份和曹爽一同輔政,這也拉開了曹馬之爭的序幕。

其次是嘉平年間。嘉平元年(249),發生了著名的高平陵事件。齊王芳出謁明帝曹叡高平陵,曹爽兄弟隨帝出城,司馬懿乘此機會發動政變。曹爽與司馬懿的這次斗爭,可以說是曹魏滅亡、司馬氏代興的關鍵,從此曹魏大權就逐漸落入了司馬家族手中。

最后是泰始年間。如眾周知,泰始元年(265)冬十二月丙寅,司馬炎即皇帝位,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家族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正始、嘉平和泰始三個時間段對于司馬氏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們見證了司馬家族從崛起、發展到鼎盛的過程。徐沖先生在《禪讓與起元:魏晉南北朝的王朝更替與國史書寫》一文中指出,“晉書”的限斷“既非從某位皇帝開始立本紀,亦非自某一時間開始書寫某位皇帝的事跡”,而提出一個“起元”的概念,指的是在西晉國史書寫中,從何時開始廢棄曹魏王朝紀年,而改用晉之紀年,也就是有類似“晉元年”“晉二年”的稱呼。對于這一理解筆者是不能認同的。司馬師于魏景元元年(260)封晉公,咸熙元年(264)才進爵位晉王。即在正始、嘉平年間根本沒有“晉”這個封號。如果此次限斷的含義如徐沖先生所說有類似“晉元年”“晉二年”的紀年方式,那么正始說和嘉平說根本沒有提出的必要。而此時的王國權力較先秦和漢初則大為減弱,王國不能自行紀年,必須與中央保持一致,即便晉國建立,如果曹魏尚未正式滅亡,則仍應使用曹魏年號,而不是改行晉年號。

另外,筆者需要補充的是,中國古代的紀傳體國史從《漢書》開始就有為開國之前群雄列傳的傳統,這些傳主與王朝建國君主之間并沒有原始的君臣關系。如《漢書》為陳勝、項羽等人列傳,王沈《魏書》為董卓、袁紹等人列傳,韋昭《吳書》為公孫淵、劉虞等人列傳。徐沖先生更是敏銳地察覺到這些群雄的傳記通常被置于本紀之后、諸臣傳之前,并指出其在整部史書中的結構性作用。這一現象也同樣引起了唐代學者劉知幾的關注:

夫戰爭方殷,雄雌未決,則有不奉正朔,自相君長。必國史為傳,宜別立科條。至如陳、項諸雄,寄編漢籍;董、袁群賊,附列《魏志》。既同臣子之例,孰辨彼此之殊?唯《東觀》以平林、下江諸人列為載記,顧后來作者,莫之遵效。逮《新晉》始以十六國主持載記表名,可謂擇善而行,巧于師古者矣[7]。

據此可知,劉知幾認為被載入列傳之人,應該與本紀中所載之君主有君臣關系。陳涉、項羽不該列入《漢書》列傳,董卓、袁紹(袁術)不該列入《魏志》列傳,應該“別立科條”,像唐代官修《晉書》一樣為十六國主單列載記以別之。這里就牽涉到能夠被編入史書中人員的資格問題,對于開國之前的人物可以被列入后代史書,但必須區別對待,不可無差別地與后來臣子一起被列入國史列傳。

前揭《晉書·賈謐傳》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討論,其中有一句并未引起學者的高度重視,“朝廷議晉書限斷,中書監荀勖宜以魏正始起年,著作郎王瓚欲引嘉平已下朝臣盡入晉史”。著作郎王瓚認為曹魏嘉平年間至西晉泰始年間,均應視為西晉開國之前。由此我們聯系中國古代紀傳體國史為開國之前群雄列傳的傳統,此處的“嘉平已下朝臣”筆者認為可視為擴大意義的開國前群雄。司馬氏取代曹魏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有支持者,當然也不乏反對者。而“嘉平已下朝臣”就可視為在司馬氏逐漸取代曹魏政權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同樣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爸骼赏醐懹纹揭严鲁急M入晉史”一句是此次爭論中唯一提及限斷內容的材料,涉及到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時候任官的人才符合當時歷史書寫的傳統而被列入名臣傳及開國前群雄傳。

爭論中所提及的“晉書”自非我們目前看到唐代官修《晉書》,而是晉代官方為自己朝代所修的國史,可類比《東觀漢記》,可惜沒有流傳下來。但是在兩晉之際私修的晉代歷史還是較為常見的。如今雖不完整,幸賴湯球尚有輯本。如孫盛的《晉陽秋》、干寶的《晉紀》、陸機的《晉紀》、臧榮緒和王隱的《晉書》都曾為司馬懿父子三人設立本紀。其中干寶和王隱的身份較為特殊?!敖ㄎ湓?317)冬十二月,進司空劉琨為太尉。初置史官,立太學,以干寶、王隱領國史?!盵8]在東晉開國干寶、王隱都曾參修國史,那么他們所著史書的風格、限斷等都應受到官方的重大影響。正如陸機所云:“故自帝王之籍,不可不稱紀,則追王之義?!盵5]503李充對這一觀點也給予了很高的贊譽,其《翰林論》曰:“在朝辨政而奏議出,宜以遠大為本。陸機晉斷亦名其美言?!盵2]484

然而后人也并非都贊同陸機的觀點,李德林就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陸機稱紀元立斷,或以正始,或以嘉平。束皙議云,赤雀、白魚之事??謺x朝之議,是并論受命之元,非止代終之斷也。公議云陸機不議元者,是所未喻,愿更思之,陸機以刊木著于《虞書》,龕黎見于《商典》,以蔽晉朝正始、嘉平之議,斯又謬矣。唯可二代相涉,兩史并書,必不得以后朝創業之跡,斷入前史。若然,則世宗、高宗皆天保前,唯入魏氏列傳,不作齊朝帝紀,可乎?此既不可,彼復何證!”[4]1196-1197

李德林是《北齊書》的編修者李百藥的父親,著有紀傳體《齊書》一部。李德林認為《晉書》限斷問題所爭論的是西晉開始受命的時間,而非曹魏正式滅亡的時間。李德林的這一觀點明顯是針對陸機“三祖實終為臣,故書為臣之事,不可不如傳,此實錄之謂也”的看法提出的。陸機認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當時的身份終究是魏臣,應該只列傳記,這樣才稱得上實錄。而李德林認為大凡涉及政權交替的事跡,不能將后代王朝創業的經歷放入前代王朝的史書中。

值得一提的是,周一良先生在《魏晉南北朝的史學與王朝更替》一文中認為荀勖贊同正始的原因是“借斷限的上延,賦予司馬氏父子以孔子所贊頌的周文王那種‘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的‘至德’形象,從而沖淡‘弒君’、‘篡位’這一尖銳矛盾?!笨梢钥闯鲋芤涣枷壬挠^點是建立在荀勖出于公心地為西晉掩飾的基礎上。而筆者大膽猜測,公心之外是否還有私心存在?由上可知,贊同以正始為斷的主要是荀勖、荀藩、荀畯和華混。除華混一人史無明載,我們無法了解其生平外,“三荀”同出于潁川荀氏,并有血緣關系,荀藩是荀勖之子,荀畯是荀勖之孫、荀藩之侄。其祖孫三人必以荀勖的觀點為核心??疾炝塑髹玫纳轿覀兛梢园l現,荀勖其人在正始年間曾為曹爽的掾屬,在曹爽軍府中擔任著重要的職務,并與曹氏關系非同一般,以至于“爽誅,門生故吏無敢往者,勖獨臨赴,眾乃從之”[1]1152。然而此人在曹氏勢力瓦解后很快倒向司馬氏集團,“參文帝大將軍軍事,賜爵關內侯,轉從事中郎,領記室”,在武帝時期一直做到中書監。結合筆者之前提及“晉書”列傳的準入資格一事,可以看出在正始年間荀勖已是聲名鵲起,以正始為斷正可以對其華麗的生平大書特書。

我們再來考察贊同泰始為斷的諸人,賈謐的母親是賈充的小女兒,賈充是西晉的開國元勛,曾參與殺害魏帝曹髦。晉武帝的世子之位是在賈充的大力支持下才獲得的,咸寧元年(274)更是成為配饗于太廟的功臣之一。王戎也曾為司馬昭掾屬,參與西晉滅吳之戰,在西晉時期仕途可謂青云直上。樂廣也是在西晉建立后才顯赫起來,嵇紹是嵇康之子,出生較晚,西晉建立時不過才十二三歲,其父嵇康又是被司馬氏所殺。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贊同以泰始為斷的人,基本上都是西晉的新貴,其鼎盛的政治生涯也是從西晉時期才開始的,他們之所以不愿上延“晉書”的限斷,因為其在之前名位不顯。至于賈充是否有借“晉書”限斷來掩蓋其殺害魏帝曹髦的意圖,而嵇紹又是否有故意掩飾其父嵇康是被當朝皇室殺害的考慮,這就不得而知了。

四、“晉書”限斷的意義

這次發生在西晉惠帝元康八年關于“晉書”限斷問題的討論,并不僅是簡單的史學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主要有“禪代”和“征伐”兩條途徑,通過“禪代”取得的政權與前代王朝是承接的關系,以創造“禪讓”的“神話”來掩蓋其武力脅迫的成分。魏晉之間的“禪讓”為后代王朝提供了一種政治文化傳統,所以在南朝政權交替時,史書都會出現“亦如魏晉故事”的字眼。西晉的建立是司馬氏三代人完成的,在追溯其權力合法來源時,也需從司馬懿開始?!皶x書”限斷問題的討論旨在強調司馬氏受命于天,美化其三祖在前代王朝的形象,極力表現司馬氏在挽回曹魏頹勢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以顯示上天最終厭棄了曹魏,選擇了司馬氏。

[1] 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 李昉,等.太平御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徐堅.初學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 魏徵,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5] 陸機.陸機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2.

[6] 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1117.

[7] 劉知幾.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7.

[8] 許嵩.建康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127.

[責任編輯 賈馬燕]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Start and Stop ofJinShuduring Tai Shi, the First Reign Title of Western Jin Dynasty

LI Zheng-jun, TANG Li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The Substitution of Jin Dynasty for Wei Dynasty provided a complete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 for the transition of later dynasties, while the compiling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provided the rightful basis of historical facts for the regime power. The start and stop ofJinShubecame unavoidable in the compilation of theNationalHistory, with its content decided by the candidates’ eligibility. The writers, selected from government officials, either out of unselfishness or selfishness, proposed three standpoints: Jia Ping Shuo, Zheng Shi Shuo and Tai Shi Shuo. Through the start and stop ofJinShu, the Sima Family attempted to beautify the glorious images of their ancestors in the previous dynasties to the utmost extent, and further reinforced the orthodoxy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estern Jin Dynasty;JinShu; start and stop; orthodoxy

K207

A

1001-0300(2017)03-0073-05

2016-12-20

李正君,男,安徽淮南人,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秦漢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湯莉,女,江西贛州人,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秦漢史研究。

猜你喜歡
司馬氏晉書國史
聞雞起舞
入魏司馬氏人物及其后裔研究
嵇紹重禮
聞雞起舞
中國關工委138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網絡地圖
國史新記
論司馬氏對曹髦之死的應對
—— 兼論葬儀之議中的劉賀記憶
枕戈
寧清不濁的嵇康
銘記——山東省黨史國史教育活動薈萃 前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