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圈里的“隱形人”

2017-05-30 10:48胡昌清周晶晶陳旭王剛
心理與健康 2017年7期
關鍵詞:照料階段患者

胡昌清 周晶晶 陳旭 王剛

同學小蒙的父親是個風趣健談、充滿活力的花甲老人,特別愛在朋友圈里和大家分享他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樂事。在眾人眼中,他就像一棵沐浴在春風中的大樹,生機盎然??墒怯幸惶?,小蒙的父親卻像“隱形人”一樣,在朋友圈里再也看不到他的任何信息。后來向小蒙打聽,才知老人家今年年初得了一場“腦中風”,經治療后遺留下了左腿乏力的毛病,極大地影響了老人的生活質量?!拔液臀覌屆刻於紝ξ野謬u寒問暖,他竟然還說我們不夠關心他,今天還說了‘活著沒意思這類的話?!毙∶扇滩蛔∠蛭以V苦了。

于是,我抽空探望了小蒙的父親,相處半日,發現他的確和病前差距很大:

情緒和性格的變化:再也聽不到原來爽朗的笑聲了,小蒙的父親看上去郁郁寡歡,有時顯得煩躁,有時又感到委屈、想哭,像是變了一個人。

常常訴說身體不適:現在的小蒙父親話不多,僅有的幾句話幾乎都是在和我說各種身體不適,部位涉及從上到下,從里到外:腹脹、沒食欲、心慌、胸悶、氣短、頭暈、頭疼、周身竄痛等,甚至說起有一次心慌時候覺得自己得了心臟病,還為此去過醫院急診,結果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都是正常的,后來又懷疑是自己錯過了檢查的最好時機或者是心電圖檢查不出自己的問題。

能力下降:當兵出身的小蒙父親以前也是家務一把手,每次來他家都是整潔利落的,現在的他卻連簡單的家務都不能勝任了,疊一疊洗好的衣服也感覺疲乏,懶得活動。

悲觀甚至有輕生的念頭:短短的相處聽到的多是小蒙父親的唉聲嘆氣,說自己成了殘疾人,腿沒有力氣,什么也做不了,拖累了家人,有時想想不如一死了之。

作為醫生的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至少有40%~50%的腦卒中病人在卒中后有抑郁的體驗,多發生在腦卒中后兩個月至一年,老年人較青年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而小蒙的父親應該就是遭遇到了“卒中后抑郁”。

那么,對小蒙的父親,我們可以幫助做點什么呢?

1照料者應掌握患者心理調節的4個階段:卒中后出現肢體不利或言語障礙的患者,往往會經歷一系列的適應過程。

否定階段?;颊邔ψ约和蝗话l病感到茫然,就像沒發生什么事情一樣,并不感到十分痛苦,也不認為自己已經殘疾。

抑郁反應階段。因腦卒中后導致的社會、情感、智能障礙等多種因素作用,特別是患者偏癱后失去獨立性或降低活動能力,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導致患者害怕給家庭和社會增加負擔而出現抑郁,表現為心情沉重、憂傷、無助、悲觀,或伴有悲哀、痛苦、憤怒和焦慮,程度嚴重者可表現為精神運動遲滯。

對抗獨立階段?;颊卟环e極參加康復鍛煉,心存依賴,日常生活不盡自己所能而依靠他人。

承認和適應階段?;颊咧饾u接受了現實。

2家庭支持很重要:親情的關愛永遠是最基本且重要的,作為家人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給予生活上的照顧,鼓勵他力所能及地參加社會活動。比如小蒙和母親雖然給予了生病的父親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他們彼此在情感上的交流卻不是很多,有時因為小蒙父親不斷訴說身體不適,她也會明確表示自己很反感,甚至借故離開。而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需要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照顧,情感上的關愛更加重要,照料者應盡可能多地陪同患者。除此之外,照料者也應該在醫護人員指導下直接參與患者的功能鍛煉,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當患者肌力有好轉時,照料者應給予熱情肯定,對獨立完成的活動予以贊許,使患者增強對康復的信心,提高功能鍛煉的積極性,這些都有助于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3重點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讓患者了解該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恢復時間和過程,診斷和治療的情況,藥物的作用及療效。經常與患者溝通,鼓勵其說出自己的想法,多傾聽安撫。發現患者的負面情緒時,幫助他分析問題的來源,進行支持性的心理疏導。通過溫和、親切、具有積極意義的語言以及撫摸、握手等非語言的接觸,給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安慰,減輕其痛苦。同時,鼓勵和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并向患者介紹治愈的典型病例,增強其治愈信心,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4改善患者的睡眠:卒中后抑郁癥患者常出現入睡困難、多夢、睡眠淺、易醒或早醒,白天鼓勵患者從事短暫活動、散步、下棋、看書等,避免整日臥床,晚上入睡前讓患者聽輕柔的催眠樂曲,喝點牛奶,或洗溫水澡,用熱水泡腳等助眠。

5預防自殺行為的發生:自殺行為是抑郁癥患者最嚴重而危險的癥狀,典型的抑郁有晝重夜輕的特點,早醒時抑郁情緒最重,患者的意外事件如自殺、自傷等易發生在這段時間,家屬一定要多加留意,避免意外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后任何階段都可發生,評估該病的最佳時間尚未確定,建議在卒中后的多個不同階段進行,特別是在病情反復(急性加重或經久不愈)或治療地點變更時評估是十分必要的。卒中患者出現了抑郁情緒,建議到精神心理??凭驮\,接受專業評估。如抑郁癥狀較輕且不伴認知與交流障礙者可考慮單一心理治療,癥狀較重影響卒中康復、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者,還有心理治療療效不佳者,可考慮藥物治療。目前藥物治療應用較多的是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一般要服用3~6個月或更長時間,如能正規治療絕大多數病人的抑郁癥狀可以完全消除。

醫生常常把卒中比作腦血管“生銹了”,而卒中后抑郁更像是將“生銹”的腦血管放在潮濕陰暗的環境中,這對患者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但是,由于卒中后抑郁的發生往往非常隱蔽,其識別率和治療率令人堪憂。因此,對于卒中患者,不僅是臨床醫生,照料者更需要關注其情緒變化,避免意外發生。

猜你喜歡
照料階段患者
怎樣和老年癡呆患者相處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照料父母對子女健康福利的影響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
甲減患者,您的藥吃對了嗎?
學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對高齡老人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①
認知行為治療在酒精依賴患者戒斷治療中的應用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醫改如何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無微不至照料留守兒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