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爾多斯的“蝶變”

2017-06-02 18:54郭煦
小康 2017年15期
關鍵詞:蝶變康巴鄂爾多斯市

郭煦

2012年8月14日,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被全國旅游質量等級委員會評為全國第一個以城市作為旅游區的國家4A級旅游區。今年2月13日,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政策。鄂爾多斯市正以其實際行動進行著“蝶變”

白天,驅車行駛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主干道上,雙向八車道的道路中間建有5條綠化帶。這片在2004年開始新建的城區,是先設計完道路再規劃建筑建設,不僅道路寬敞、布局清晰,而且十分注重綠化美觀。在4月末的春季,紅花和綠葉將整座城市妝點得色彩紛呈。

夜晚,走在康巴什的迎賓路上,路旁神東天隆集團大樓的外立面上,點點燈光組成的“歡迎”二字循環滾動,讓人倍感親切。多走兩步,這樣敞亮的“歡迎” 在很多高樓上都能看見。

在伊金霍洛旗天驕眾創園旁的一個居民區,《小康》記者走進一家小超市?!扒皫啄晡叶荚谕獾卮蚬?,去年才回來開了這間超市?!背欣习迥飳O玉茹是鄂爾多斯本地人,帶著孩子看店的她很安于現在的生活?!暗昀镆惶斓臓I業額差不多有2000元,還不錯吧?!彼χf道。

如今,鄂爾多斯市已不再如前幾年媒體所報道的那樣高樓林立卻無人問津,越來越多人愿意到鄂爾多斯。2016年鄂爾多斯全市旅游人數首次突破千萬人次,還被列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更讓人欣喜的是,今年2月13日,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這幾年,鄂爾多斯做了什么,讓這座城市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發展旅游產業 整座城市變景區

"康巴什"在蒙古語中有"老師"之義,這座新城從規劃之初就有自己的目標:發展全域旅游,將整座城市打造成為一個旅游景區。如今,康巴什已成為了人們旅游的熱門目的地。

“在我的想象中,康巴什是一個荒涼,閉塞,人煙稀少的小縣城,沒想到這里空氣清新,充滿浪漫風情。特別是廣場這組青銅組雕,‘草原母親‘聞名世界‘海納百川‘一代天驕‘天馬行空,令人震撼?!鼻安痪?,一位來自外地的游客發出如此感慨,游客們不僅領略和欣賞康巴什的建筑風格,更是對成吉思汗這位英雄的精神肅然起敬。

在成吉思汗廣場、中心綠化廣場,一路一個樹種、一街一種燈型,讓游客驚喜連連。據悉,按照“綠在城中,人在綠中,園在景中”規劃理念,精心設計一街一景,形成綠色環抱、林水相依的生態格局,康巴什先后建成了31處公園廣場,烏蘭木倫湖全線成景開放,提升城市品位,平添城市靈氣。城市綠化面積5680萬平方米,生態水體面積548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為4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0天以上,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親近的空間,成為全國首座“環境藝術示范試點城市”。優質的城市環境,成為吸納人氣最亮麗的名片、最有價值的品牌。

錦上添花的是,近年來,康巴什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濃郁的民族風情、草原文化,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服務功能,以品質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醫療衛生、健康養生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一個中心、多點支撐、六區提升”健康養生服務體系。即:以仕博國際健康城作為康巴什健康養生中心,促進健康養生產業的綜合發展;以社區(村)作為康巴什健康養生支撐點,實現健康養生服務全覆蓋;以精品旅游片區作為康巴什健康養生提升區,引領綠色健康養生新風尚。

仕博國際健康城營銷總監曹容向《小康》記者介紹說,仕博國際健康城項目是康巴什新區一個完整的多功能健康服務產業集群,項目總投資規模為3.2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健康科普文化館與生命科學文化宮、健康運動館、機構式養老服務區及旅居式養生養老休閑度假區、健康保健中心、健康餐飲區、健康文化商業區和影視報告廳等七大區域。健康養生服務體系的建立,加速了大健康產業發展,推進了康巴什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此外,十二年來,康巴什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努力促進生態、產業、城市共融共生。

2012年8月14日,康巴什新區被全國旅游質量等級委員會評為4A級旅游區,是全國第一個以城市作為旅游區的國家4A級旅游區。

按照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遵循鄂爾多斯建設“創新引領,綠色發展”戰略,康巴什優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先后建成烏蘭木倫景觀湖區、鄂爾多斯婚禮文化園等20多個文化旅游景區,引進星級酒店12家,建成大型綜合商業項目18個,扶持文博會展、賽車產業等發展壯大,累計接待游客6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7.5億元。2016年,康巴什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0%以上,成長為康巴什的支柱產業。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12家大型酒店、26家各類大小賓館分布于康巴什新區各處,可同時容納近5000人入住??蛋褪矃^,現已成為鄂爾多斯及內蒙古城市旅游的一張新名片。

不僅僅康巴什大興旅游,東勝區近年來也將鄉村旅游項目做得如火如荼。驅車走進東勝區的村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灰瓦白墻的整齊人家,柏油路伴著一道綠色“巨龍”延伸至家門口,進了村子仿佛走進了一幅山水畫中。

罕臺鎮灶火壕村村民王來的新房子蓋好了,即將搬進敞亮新房的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蓋房子,政府給我們補助一部分,我們自己出一部分,經濟上完全能承擔起,而且有車庫有淋浴,和城里的條件一樣?!?/p>

灶火壕村位于東勝區南部,村內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是鄂爾多斯市城市整體規劃中東勝拓展組團范圍。據史料記載,灶火壕不僅是清末時期西口路上鹽道的臨時駐地,更是一條由山西、陜西路經東勝通往包頭以及蒙古國等地的商道驛站?!坝梦业呐qR駱駝羊來換你的油鹽醬醋茶”,這條路將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緊密地連接起來,它是一條蒙漢民族的團結之路、和諧之路。

不過,過去,坐擁得天獨厚地理條件的灶火壕村卻一直不溫不火,原因就是村里基礎設施欠賬多,產業發展滯后。

為突破發展瓶頸,灶火壕村近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游農家景、購農家物、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鄉村旅游產業。著力打造農業觀光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四型”農家樂。通過合理有效開發,拉近城鄉距離、帶動鄉村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村民就業與收入;通過旅游業的集聚效應,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力求打造成“留住村民鄉情、留住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風光”的“鄂爾多斯第一旅游村”。

村民們更是積極抓住創業商機,紛紛建起了高標準農家樂,家里家外的環境變好了,村民的心情舒暢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在灶火壕村,踏著青石板路,記者走進了融觀光、休閑、美食、度假、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區——“西口風民俗文化園”,這里主要以“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走西口”為文化主線和核心內涵,展現了走西口艱苦創業的過程。

村委會主任王學峰告訴《小康》記者,建成投入使用的“西口風民俗文化園”可解決周邊村民30多人的就業問題,后續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可帶動100多村民就業,實現人均年純收入約3萬元。

近日,經鄂爾多斯市旅游局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審,東勝區灶火壕村被評為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示范村。

攀“高”出“新” 興城新驅動

有人說鄂爾多斯的冬天像一幅寫意畫,雕青嵌綠,風骨勁峭。然而,在鄂爾多斯,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充滿生機的高新技術產業園。

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位于鄂爾多斯中心城市中部,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于2011年5月啟動建設,2011年10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7年2月13日,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政策。

行走在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從機器隆隆運轉的車間、塔吊林立的工地以及高昂的干勁和勢頭中,人們嗅到的是大建設、大發展的新氣息,聽到的是鏗鏘有力的奮進足音。截至去年8月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9800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0261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579萬元。

項目建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云計算產業園的鄂爾多斯至北京數據專線工程于2016年7月10日開工建設,將于今年內完成帶電測試。這條光纜就像“高速路”,建成后將為數據中心客戶提供高性能、高準確度、低誤碼率、低成本的數據傳輸服務。屆時,傳輸網絡這一制約云計算產業園的最大瓶頸將變為“通途”。

一個個重量級大項目先后開工建設,正成為助推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起飛的強大引擎。園區先后引進紫荊風光互補立式風電機組項目、光能科技高靈敏度氣體檢測儀項目等工業項目8個;引進慧辰資訊能源大數據(鄂爾多斯)應用與交易中心項目、中科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政務云平臺項目、智能客服中心示范基地項目等優質現代服務業項目8個;引進九三教育等創業企業16家,協議總投資22.77億元。與上海數據港、世紀互聯、中國電信、北京偉東數據、“螞蟻”計劃、靈貓有數等項目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攀“高”出“新”,創新制勝。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驅動創新之輪,不斷集聚優勢產業,做大經濟總量、做強科技含量,推進轉型升級。

做一個小小的磁芯需經過7道工序,而由磁芯到電感器,又需要10道工序。每一個細節精心打磨,每一道工序精密細致,生產出來的電子元器件遠銷歐美,有口皆碑。下午時分,走進鄂爾多斯電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各個環節有條不紊,一派火熱。

2015年,鄂爾多斯電子有限公司入駐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始了新的征程。一度,公司的工藝和技術曾落于人后。4年前,公司改制,重新啟航。前年,公司遷址于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新環境、新氛圍、好政策,讓鄂爾多斯電子煥發出第二春。

“我們的主要客戶包括長虹、LG、九州電子、四川天邑康和、上海未來寬帶、上海云視等,間接用戶有華為、中興、烽火等,市場逐步在拓展,近至香港、臺灣,遠至美國、德國,都有我們的產品?!惫矩撠熑私榻B說。去年上半年,鄂爾多斯電子實現銷售收入1200萬元,全年完成銷售收入3000萬元。

作為本土企業,從事的又是更新換代速度很快的電子行業,能夠一步一步站穩腳跟,與其“創新之手”密不可分。鄂爾多斯電子逐步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和升級,一邊生產、一邊研發,已有4項專利在手。近期又研發出網絡變壓器和大功率電阻器兩個新產品,正在客戶認證階段,之后就能進行小批量生產。

專利在手,創新在手,就能在同行業中形成領先優勢。在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遍地都是“含金量”十足的企業和項目。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累計申請專利193項,授權124項,其中發明專利35項、實用新型專利86項、外觀設計3項,專利成果進行轉化142項;軟件著作權48項,成果進行轉化16項;累計獲批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4項,自治區級科技計劃項目18項,鄂爾多斯市科技計劃項目8項,經費支持總計1456萬元;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鄂爾多斯市中青年科技創新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人才隊伍方面,累計引進各類高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00余人,其中引進中科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千人計劃”7人、“長江學者”4人;引進和培養自治區“草原英才”18人,鄂爾多斯“天驕英才”6人、“草原英才”14人、“鄂爾多斯英才”2人。

同時,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建成了1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國家清潔能源國際創新園為載體,1個自治區級人才改革實驗區、1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2個自治區級創業園為依托,3大技術轉移服務平臺、13家產業技術研發機構、4家院士工作站為支撐的創新創業體系,累計孵化企業和機構146家,形成了“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發展鏈條。啟動建設鄂爾多斯市技術轉移與協同創新服務平臺,與中國科協共建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鄂爾多斯分中心,與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共建鄂爾多斯技術轉移中心,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建鄂爾多斯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協助和指導全市拓展合作渠道、導入創新要素、集聚創新資源,滿足鄂爾多斯地區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的內生需求。目前,各類科研機構已轉化項目16項。

當前,鄂爾多斯市正處在推動轉型發展、創新創業的關鍵時期,以“高”“新”為發展方向,努力實現產業高端化、集群化和國際化,是它的選擇,也是它的堅持。

猜你喜歡
蝶變康巴鄂爾多斯市
康巴學人
——林俊華
綠染鄂爾多斯高原
勇攀高峰,從“0到1”的蝶變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學“走出去”的翻譯話語再釋
蝶變cosplayer
中國制造“蝶變”40年
康巴雄鷹
大醫精誠福澤一方——專訪鄂爾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醫院
鄂爾多斯市馬鈴薯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2014年鄂爾多斯市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情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