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會計改革探究

2017-06-02 20:56馬靜高精精孫萍
中國市場 2017年14期
關鍵詞:政府會計技術人才

馬靜+高精精+孫萍

[摘要]目前,我國政府會計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很多新的任務、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為了進一步深化我國的政府會計改革,推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體系的建設及其貫徹實施,實現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編審協調,需要公共管理、公共財政、政府會計與政府審計等領域協同合作,開展務實的創新研究,這是深化改革提出的進一步的要求。政府會計改革作為“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承擔著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責任。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技術;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361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關于政府會計的研究很少,研究成果也很少,專家、學者的研究熱情不是非常高漲。當然,自從2009年政府會計改革拉開序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經相繼頒布了《醫院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1]等一系列準則規范,2015年《基本準則》的頒布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雖然政府會計改革有了一定的理論支撐,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制度改革的層面上,要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在人才和技術方面實現雙重突破,才是政府會計改革成功的關鍵。

1政府信息化的研究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將政府財務會計和政府預算會計作為獨立要素予以規定和描述,標志著政府會計的二元結構體系已經形成,我國政府會計核算即將進入財務會計核算和預算會計核算并存的“雙核”模式。這為政府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嚴峻的要求,首先,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其基本要素有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而政府預算會計則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其基本要素有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其次,預算會計反映揭示公共財務資源的使用過程以及最后的使用結果,確保政府履行責任,后者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時期的經營成果,同時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監督、考核和評價。

政府會計信息化就要將政府會計理論與電子信息技術相結合,基于二元結構,要形成有別于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當然,“雙核”模式在于如何實現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適當融合與分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1會計科目的協調

政府會計“雙核”模式包括預算會計科目體系和財務會計科目體系兩套會計科目體系,就預算會計來說,如果預算系統包括預算收入、支出、結余這三個要素,而財務會計系統同樣包括收入、支出等要素,這樣,兩個系統中便會出現重合的部分,同時會出現不一樣的部分,因此,具體怎么設計這個政府會計的雙系統,值得考慮。

12會計報表的協調

根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2]等制度,政府目前的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和當期盈余與預算結余差異表。但是,如果不能建立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報告的協調關系,其正確性就很難保證。因此,要實現預算會計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的有機協調。

2政府會計人員能力框架與人才培養

復合應用型政府會計人才培養要從公共財政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改革出發,按照政府會計改革的要求以及政府會計環境的變化,確定政府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以人才培養為導向構建政府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根據政府會計人才所需能力搭建學科和知識體系,并以高校教育為中心、社會教育為輔助,按照不同需求構建政府會計人才的分層培養模式。政府會計人才培養需要建立起學習、考評和激勵的長效機制,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的教育培養模式,為政府會計改革和發展的不同階段培養適合的復合應用性人才。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曾指出,會計師的勝任能力構成要素包括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及職業價值。[3]因此,培養政府會計人才也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職業知識:專業知識是能力框架的“左膀右臂”。普通高等教育是學歷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各高校更偏向于企業會計的教學,而忽視了政府會計人才的培養,甚至有的高等學校的會計學院把政府會計作為較少學時的選修課,更有甚者忽視了政府會計這門課程。當然,政府會計課程的開設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政府會計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不僅包括會計科目的設置、會計報告體系的編制等問題,還涉及公共管理、公共財政等方面的問題,內容之龐大冗雜,涉及多個專業知識的總和,使得政府會計學習起來就有較大的難度。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職業知識的學習。

21學歷教育的加強

要想使政府會計更好地適應改革,筆者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其設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并向財務會計那樣,分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這樣一個從下到上的體系。當然,這些教育的推行,還需要一步步來,我們可以找某幾所頂級財經類院校作為試點,由點到面,從而加快政府會計改革的步伐,當然,學歷教育的問題要考慮教師和生源的問題,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從事政府會計研究的學者很少,而美國等發達國家便早早地開展了政府會計改革的研究,其理論及實踐經驗較為豐富。因此,可以在國外聘請一些知名學者定期地進行學術交流活動,而且利用已經成立的政府與非營利性組織專業委員會的成員,定期到學校匯報最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便是生源的問題,面對這么一個陌生的專業,有的同學在填報時會持有遲疑的態度,可能認為去給政府工作工資水平太低,那么這就需要國家及政府的政策支持,消除學生的顧慮,同時下發一系列優惠及鼓勵措施,比如可以給安排實習、減免學費或者提升保研率等措施,激發學生們的填報熱情。

22職業資格教育的變革

眾所周知,職業資格考試是當今社會衡量會計人員知識能力的一把量尺。而我們的初級考試、中級考試雖然涉及一部分政府與非營利性組織會計的內容,但其內容較少,且考試所占比重較少,因此不易引起考生的重視。因此,筆者認為應該改革職業資格考試,政府會計也要設立一套職業資格考試等級、從業考試,主要涉及法律、基本政府會計的相關理論和基本的公共財政知識,初級考試應包括這些內容,但是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知識難度加深,而高級考試便涉及的不僅僅是政府會計的核算問題,還要在此基礎上考慮政府人員的決策能力。當然,未來的注冊會計師考試中要加入政府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還是設立一個注冊政府會計師這門考試,這便值得進行進一步商榷。當然,職業資格考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知識儲備和水平,還要綜合業務能力和職業價值,建立一套完備的體系。

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能力的提高有賴于課堂活動訓練。筆者感覺應著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培養:一是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很多創新的成果便依賴于思維的創新。而政府會計正處于社會的變革中,正在由以前單一的收付實現制向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雙分路轉變,未來,進一步向政府成本會計和政府管理會計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保持創新的思維,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此外,政府會計涉及多學科的融合,應培養一種系統的思維。二是人際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政府會計未來的儲備人才是需求大于供給,這就需要高校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加強課堂的訓練活動。筆者認為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老師擔任“孵化師”的角色,通過分配一定的任務,組織同學課下搜集資料,小組討論,定期展示成果,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鍛煉學生的人際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職業價值觀:一是一個人的價值觀貫穿著人的一生,而我認為作為會計人員最應該培養的便是不斷學習和客觀公正的價值觀。不斷學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筆者認為這句話對會計人員來說一點兒也不為過?,F在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日代,信息更替的速度非???,如果一直保持墨守成規的態度,可能被社會所淘汰,所以應該時刻保持一種學習的態度。二是客觀公正:最近幾年,“反腐”工作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可以看出,政府部門官員是反腐的重點,這也是政府改革的難點之一。政府部門,容易產生腐敗,而財務部門則是政府機構的命脈,會計部門的透明程度則反映政府的透明度,因此身為會計人員,一定要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當然,國家要加大監督力度,層層把關,將監督落實到每一個流程。

參考文獻:

[1]李靜,李靠隊,姚瑞芳論政府會計人才培養[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9)

[2]周衛華政府會計信息化的關鍵問題探究[J].財務與會計,2016(21)

[3]張俊民,高厚山高層次會計人才能力框架與知識體系建設研究[J].商業會計,2016(10)

猜你喜歡
政府會計技術人才
人才云
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