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西藏民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17-06-02 09:51歐陽佳麗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視唱練耳運用效果

歐陽佳麗

摘要:視唱練耳是訓練學生聽覺的一門音樂基礎學科,如果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本文以西藏民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運用作為研究,以此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

關鍵詞:西藏民歌;視唱練耳;運用;效果

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專業教學的基礎學科,基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國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仍然以歐洲大小調音樂體系為主,中國五聲音階體系為輔,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存在較大的“偏科”現象。在我國,尤其是西藏這樣的民族地區在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等方面與西方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有必要將其民族化突出,以此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以適應西藏音樂人才需求。

一、西藏民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西藏民歌是流傳于西藏各地區的民歌小調,西藏民歌格調比較高,曲式結構為上下兩句,旋律比較流暢,體現著西藏文化以及西藏獨特的民族精神。而視唱練耳教學法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如果機械性的采取西方的視唱練耳教學法則會讓西藏文化背景下成長下的學生產生疑惑,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采取西方的傳統調性音樂的聽覺方式聆聽西藏音樂,學生是難以從內心深處了解作品的真諦,因此將西藏民歌應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應用西藏民歌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音準、節奏、和聲、音色、調性感等民族多種音樂要素的訓練,培養學生對西藏民族音樂的認知,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對西藏民歌的正確理解,實現音樂素養的提升。

二、傳統視聽練耳教學與民歌視唱練耳教學的區別

首先傳統視唱練耳教學中固定唱法的五線譜與中國民族聲樂、 器樂首調記譜方式相矛盾。 中國民族聲樂及器樂采用的是首調記譜方式,即聽辨樂音時大都采用相對聽覺方式。而傳統的教學方法采取的是線譜模式;其次傳統視唱練耳教學中西洋大小調體系與中國民族調式的差異。 西洋存在大小調之分,而西藏民歌調式則無大小調式之分;最后節奏方面。傳統視唱練耳教學采用的是量化式節奏,即全用固定單位拍來定位; 而民族音樂中的節拍是無定值的彈性節拍, 較典型的叫散板。另外在音的穩定性與潤腔問題也有區別。傳統視唱練耳教學要求每個音出口時音高要準確穩定, 發音后不能有游移; 而民族音樂則多用滑音來潤飾腔韻, 經常用此音滑向另一音,這種唱法稱為潤腔。

三、西藏民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西藏民歌種類較多,將西藏民歌應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是培養學生基本音樂素養,提升學生音樂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結合教學實踐西藏民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如下:

(一)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要融入西藏民族樂器

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過度應用鋼琴作為教具,鋼琴伴奏屬于十二平均律的律制樂器,雖然此種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對基本旋律的認知,但是由于西藏民歌與一般歌曲有著不同的曲風特點,尤其是西藏民歌大部分是采用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樂器作為發聲器材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歌曲采取相應的具有西藏特色的樂器如扎木念、畢旺、達瑪如等樂器,以此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所給人帶來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其中的韻味。

(二)增強對西藏歌曲文化背景的講解,通過實際音樂作品訓練學生

將西藏民歌應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由于西藏民歌所包含的內容不同,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讓學生了解西藏民歌的文化背景,認知歌曲的情感意義,通過了解歌曲的含義去把握歌曲音調的高低變化等,以此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詞調。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實際音樂的講解,以此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首先教師在西藏民歌教學中,可以先通過鋼琴伴奏的方式對西藏民歌進行演奏,然后在利用西藏特有的樂器進行演奏,讓學生通過對感知不同的演奏樂器所出現的不同聲音,從而增強學生辨別不同音樂的能力;其次在具體的視聽練耳教學中也要加強對“試奏”的教學,由于西藏民歌具有一定的隨意性而特點,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學習,可以采取簡單的五線譜的方式進行記譜,當然在具體的五線譜記譜中必須要注重民歌特色,讓學生可以準確把握高音和高準,體現西藏民族音樂風格。

(三)淡化固定技能教學,增強音樂實踐應用能力教學

西藏民歌是在長期的生活中積累下來的,西藏民歌具有廣泛的抒情特色,因此將西藏民歌應用到視聽練耳教學中必須要改變以往的固定單音、音程等方面的訓練,而是應該側重對學生音樂能力的訓練,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不同的音樂演奏環境下同一首歌曲所產生的單音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不同環境的西藏民歌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將西藏民歌融入到音樂教材中

為了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接觸到西藏民族精髓文化,很有必要將視唱教材的民族化突出,加入更多的少數民族歌曲、民間樂器、民間戲曲、民間歌舞音樂、民間說唱音樂等優秀的民族作品。而這些民族作品中,又數民間歌曲最富代表性,因為民間歌曲表達了廣大老百姓的心聲,與廣大人民的思想感情緊緊相連。所以,視唱練耳教材中編入這類型的民族音樂作品,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吸收。

總之,將西藏民歌應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音樂專業教師要加強對西藏民歌的應用,提升聲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金祥婧.論民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以達斡爾族民歌“扎恩達勒”為例[J].內蒙古藝術 ,2016年02.

[2]肖楠楠.視唱練耳教學中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專題教學探析[J].中國音樂,2015年01.

猜你喜歡
視唱練耳運用效果
靈動耳環
運用多媒體加強高考生音樂視唱練耳輔導的幾點認識
淺談學前音樂課中的有效教學
音樂軟件EarMaster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偽裝效果
各種運動項目的鍛煉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