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開展職工文化活動的探索

2017-06-02 12:12塔貴民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工作價值取向

塔貴民

摘要:職工文化活動是為職工服務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是促進和提高整體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的具體表現。十八大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的深入,職工文化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創造性的做好職工文化活動,是新時期全體職工文化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以開闊的胸懷和發展的眼光審視新時期職工文化活動的定位、作用和社會價值,創新變革,擴大品牌活動,突顯出“文化活動育人,引領職工投身建設”的新時代特征。

關鍵詞:職工文化;活動建設;價值取向;群眾文化工作;文化規律

十八大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的深入,職工文化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積極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創造性的做好職工文化活動,是新時期全體職工文化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以開闊的胸懷和發展的眼光審視新時期職工文化活動的定位、作用和社會價值,創新變革,擴大品牌活動,突顯出“文化活動育人,引領職工投身建設”的新時代特征。

一、職工文化活動的新功能

職工文化活動是為職工服務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是工會開展公益文化活動的延伸,是先進文化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和提高整體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的具體表現。新時期,職工文化活動具有“私人訂制”的功能。面向全市廣大職工日益變化的需求、活動地點、參與職工人群的性別、年齡、性格、文化層次、愛好等,針對各個企事業單位的不同情況,“訂制”出不同的職工文化活動類型,職工文化工作者就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無微不至,真抓實干,按需分配。

職工文化活具有“黨的小助手”功能。開展職工文化活動涉及到職工雖然一個人,但是帶動的卻是一個家庭,千萬個職工背后的千萬個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一個小社會的人民根本利益得到滿足,整個社會就會和諧健康發展。通過職工文化活動的開展,架起一座黨與職工之間的橋梁,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在基層正面宣傳,引導全社會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提高全民文化素養,使“身心上的養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從“勞動美”中體現自身價值,在“工會情”中感受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進而促進整個社會文明度提升,共同實現小我和大我的“中國夢”。

二、開展職工文化活動的創新舉措

(一)思想理論創新

組織開展職工文化活動,必須從職工的實際需要“量體裁衣”,根據實際活動情況進行設計、策劃、組織實施。簡單講,以職工的參與度和滿意度作為衡量職工文化工作的標準,從職工群眾出發,在落回到職工群眾上去,是形成富有特色的職工文化活動的觀念所在。

在理論創新上,一要下基層做調研,摸清職工文化活動的內在規律和利弊,在職工文化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不斷發現新情況,隨時汲取新經驗,提出新思想;二要以黨的理論為指導,尤其是習近平同志在《意見》中的中心思想,用以探索建設先進職工文化的真諦作為工作開展的方向;三要組建新時期職工文化理論研究專家學者隊伍,與廣大專業人才職工文化實踐者相結合,形成常態化的理論研究新機制,以更好地指導和促進職工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二)資源創新

發掘文化服務優質資源,一方面通過聯合藝術院校的學生,構建公益聯合志愿演出單位。從高校角度是為學生提供公益文化服務志愿者平臺;從工會角度是整合高校藝術人才資源,搭建為廣大職工服務渠道。另一方面,通過社會自娛自樂團隊簽約駐宮藝術團,采取就近服務團隊,使地方原汁原味的隊伍和接地氣的團隊,更能走進職工群眾生活,共享喜悅。

建立完善自有資源,在專家學者專業理論支撐下,構建專業藝術團隊,組建自有文化活動服務資源。發揮職工專業藝術團隊優勢,帶動尤其是農民群眾在職工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組織熱心職工文化活動的積極分子,廣泛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職工文化活動。有組織,有秩序,科學合理的按照公益文化服務體制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服務效率,加快推進職工文化工作的建設,更好地服務廣大職工。

三、職工文化活動的品牌建設

(一)打造“精神領袖”傳統優良的職工文化活動

所謂“精神領袖”就是通過各個行業的精英精神和事跡來開展活動,以全國五一勞動獎推薦和省五一勞動獎評選工作為契機,完善職工高技能人才培養、評選和激勵機制,同時培養職工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和高技能領軍人才。創建工會自有文體事業特色的精品,推陳出新更多創新型、工匠型先進典型,深入推廣“勞模精神引領全社會”活動,廣泛宣傳勞模事跡,以“大國工匠精神”系列推選宣傳活動,加大對各個層面的職工技術帶頭人的系統宣傳力度,讓勞模和工匠精神在全社會持續弘揚。

(二)打造“特色品牌+”的職工文化活動

李克強總理大力倡導各行各業乘著“互聯網+”時代浪潮,開展新時期的工作,還需打造“特色品牌+”的職工文化活動,以全局的意識和發展的思路來領會新一輪職工文化活動的發展。打造“特色品牌+”的職工文化活動戰略就是要創造具有各地區、各區域突出發展等顯著的職工特色,而且是可持續的項目。

新時期,深刻認識加強工運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抓住互聯網時代優勢,發揮人才聚集和網絡輻射等資源的優勢,吸收社會力量,加大基層職工文化活動建設投入,提高基層文化的職能和地位,促使基層文化網絡的形成,以品牌項目形式,擴大覆蓋面,擴展規模,真正讓品牌活動落地生根,使廣大職工參與競爭,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孟建國.關于企業工會宣教文體工作的探討與思考[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5):37-38.

[2]宋敬湧.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和吸引力的路徑思考[J].山東工會論壇,2014(6):15-18.

[3]李迪.提高工會宣傳思想工作能力的對策探析[J].中國職工教育,2014(2):12-12.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工作價值取向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工作
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推進
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關于大學生價值取向變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淺談群眾文化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戲劇創作和表演輔導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的分析
淺議新時期基層群文工作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