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與保持

2017-06-06 18:12馬玉群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英語

馬玉群

【摘 要】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并促使其頑強拼搏,努力學習。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而沒有任何興趣卻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愿望。因此,作為中學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學的生命。本文根據中學生興趣的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點,結合筆者本人的教育實踐,總結并提出了激發和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關 鍵 詞】 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教學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最必要的知識,這就是求知欲??梢哉f,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敖虩o趣則必不樂學”,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是入門的向導。通過多年的嘗試和實踐,我認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活潑多樣的課外活動都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興趣盎然,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一、重視師生情感交流,誘導學生興趣

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甚至與學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英語教育是在雙層次上的情感活動,語言材料蘊涵著豐富的情感代碼,師生內在的情感進展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師的情感激發。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初學英語時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出現差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自然現象,我們不能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態度,而應該多關心鼓勵、多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日常教學中許多細微之處對學生科學引導、熱情幫助,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和對自己的關懷,時時刻刻感覺老師在關注自己,使之“親其師,信其道”,這樣師生之間就容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對英語課就會產生強烈的興趣,由厭學轉化為好學、愛學、樂學。

二、重視情景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授課要注意趣味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掛圖、圖片、圖表、簡筆畫以及投影儀、語音室等現代化的電教設備進行教學。這種課堂活動是引起興趣和保持興趣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時,課堂上應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教師應盡可能組織學生經常開展討論、交流和合作學習。

情景表演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十分廣泛。根據課文內容編成形式多樣的短劇,使學生在活動中分角色進行表演、對話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課堂體驗將枯燥抽象的語言文字知識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讓學生體驗到在“用中學,做中學,學以致用”的成功快感。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果就會明顯提高。

教師不僅在課內教學中要創設使用英語的情境,而且在課外也要創設使用英語的情境。課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課外教學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要盡量創造學生學習使用英語的環境,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由于我們的學生是在漢語環境里學習英語的,教師要盡可能多使用英語和學生交流。教室的墻壁上貼的課程表、校園內的主要建筑物、樹木等均可用英語標明;設立“英語角”;辦英語墻報;還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例如給每個學生發一個無線接收耳機,學校每天定時多次給學生放錄音,讓學生多聽英語,從而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外語學習興趣。

三、注重教學方法,保護學生興趣

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循序漸進。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精心備課,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要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

教育學的另一重要原則就是啟發性原則,有些教師對此原則也不太重視,殊不知這一原則在英語教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引導學生對英語句型、語言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對比,使學生進行發現學習(discovery study)。采用歸納法可以培養學生動腦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培養其自學能力,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而演繹法教學,常常是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教師應該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學習策略的培養與訓練,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嘗試和使用學習策略,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再一個就是因材施教原則?!安摹?,筆者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教材、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二是指學生、教學對象,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記憶力有好有差,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目標激勵,分層互促。知識層次低的學生,做問答練習、轉換練習,對于他們的提問講策略,簡單的問題要盡量留給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為他們能回答更難的問題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智力因素突出的學生做閱讀性強、推理性強的練習。根據漸進性原則,在部分學生確有困難,難以為繼時,適當放慢進度,查漏補缺,甚至是“開小灶”,讓他們在教師的耐心幫助下,充滿信心,一步步地趕上。對部分學生“吃不飽”的現象,也不能輕視,對待這部分學生,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擴大難度和濃度,也可在練習或檢測中增加信息量,讓他們不斷受到新的信息刺激。

四、給學生表現空間,拓展學生興趣

愿意表現自己并希望得到認可,這是每個學生的心聲。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和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課堂上的雙邊和多邊活動,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那些知識運用靈活、反應比較快、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特別“露臉”。在大大小小的各類競賽中,那些表現出眾者更體會到了站到領獎臺上的激動。而“再表現”的欲望,就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會使他們在外語課上滿懷興趣,集中精力,課下又根據自己的愛好,翻閱英語課外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睘榱嗽鰪妼W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使他們在樂中學、做中學、動中學。極大地調動他們說英語的興趣。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會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得到了提高。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 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 劉善循. 快樂學習法[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 任季萍. 培養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 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2).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情感英語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情感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臺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