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信貸模式 強化信貸投入

2017-06-06 23:59王果枝
商情 2017年16期
關鍵詞:縣域信貸金融機構

王果枝

當前,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減弱,企業效益下降、經營困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凸顯。而縣域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局限性過強,縣域金融機構存貸比例過大,造成縣域資金嚴重流失。金融信貸支持作為縣域經濟資金供應的主渠道呈弱化態勢,加劇了我縣資金供求矛盾,信貸資金投入嚴重缺失已成為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縣委縣政府安排,對我縣金融機構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力圖從政策、制度、經濟等層面找到金融機構服務我縣實體經濟的最佳切入點,達到金融經濟雙贏的目的。

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安陽縣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安陽縣經濟的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2016年存貸比僅為40.39%。

二、影響金融機構支持我縣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金融機構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持續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金融機構信貸服務能力下降。商業銀行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轉變經營策略,主動撤離縣域,實行“扁平化”管理,存款成為縣級經營行的主要目標,各家國有商業銀行成為上級行的“儲蓄所”。國有銀行普遍上收縣域機構的信貸審批權,資金由省行直接調撥,基層行基本上沒有貸款審批權,導致金融信貸服務能力下降。造成“貸款審批鏈過長,審批手續過繁、審批層次過多”,難以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急、頻、小”的特點。

(二)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機制對縣域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形成約束。一是信用評級難。銀行對法人企業評級要求提供近三年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而對于財務制度不健全,無法提供標準財務報表的縣域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缺乏相對客觀的評判標準,縣域企業多數評信等低,不符合貸款條件。二是信貸方式單一與多樣化、多層次的融資需求不相適應。同時抵押難、擔保難,制約縣域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三從權利看,信貸決策權集中在省級行以上,對企業情況最了解的基層行卻只有調查權卻無自主決策權;四從責任看,一筆放貸對基層行信貸人員有嚴格的責任終身追究制,而上級行擁有貸款審批權卻只負有限責任,信貸管理權責利不對等,而且過分強調風險考核和新增貸款零風險的機制不切實際,造成信貸人員獎懲不對稱,從而嚴重挫傷了業務人員的積極性。

(三)縣域中小企業自身方面的缺陷成為融資障礙??h域經濟起步較晚,大部分中小企業是近年來發展的民營企業,在財務報表、自身管理方面達不到銀行信貸的條件要求。主要表現在:一是信用等級不夠。目前,我縣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98家,有很大一部分在各商業銀行沒有建立信用檔案,達到授信等級的也不多。二是利潤空間比較模糊,很多中小企業不能向銀行提供明確的利潤增長點,發展前景不明朗。三是自有資金少,流動資金不足,資金鏈比較脆弱。四是經營者的素質和信用資料難以考證。

(四)縣域信貸市場培育不夠。一是引進和培育優質項目太少;二是政府、企業、銀行、部門之間的協調和信息反饋不夠。三是銀行信貸營銷力度不夠。不少企業對銀行的信貸政策、貸款品種和貸款條件不很清楚,不知如何才能獲得銀行貸款支持。

三、加大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力度的建議

(一)強化信貸投入激勵考核措施。在現行體制下,要想加大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力度,需要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完善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突出“正向激勵”。按照“獎勵與貢獻掛鉤”的原則,對金融機構從新增貸存比、新增貸款、信貸資產質量等方面實行考核評比,考核名次較好的,縣政府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再在財政資金、單位存款等各方面給予支持,促進金融機構貸款業務的擴張。

(二)加強與上級行溝通聯系。目前,縣級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沒有貸款審批權,而上級行對縣級經濟發展狀況又不了解,對我縣經濟的發展造成被動局面。因此,縣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出擊,定期組織“上級行長看形勢”活動,把省、市各商業銀行行長請到我縣來走一走,看一看,讓他們親身感受我縣經濟蓬勃的發展態勢,感受縣內企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增長后勁,增強上級行給縣內中小企業放貸的信心。我縣金融機構也要積極主動向上級匯報,申請上級行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確定合理授權、授信額度,簡化、完善信貸發放程序,對我縣經濟中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構筑銀企合作平臺。一是建立經濟金融發展協調機制。成立支持縣域經濟金融協調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經濟金融聯席會議,通報經濟、金融情況,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磋商和協調。協調政府及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三者之間的關系,精心打造政府、銀行、企業對接的“金融平臺”。二是建立完善經濟金融信息共享機制。要加強縣域經濟金融信息雙向交流。一方面,縣域經濟主管部門要及時向金融部門提供經濟信息,包括資金需求信息、生產經營信息、市場信息,加強信息收集和反饋,做好優勢項目、優質企業篩選、包裝工作,向金融機構推薦生產經營好、發展潛力大、貸款風險小的優秀企業,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入方向。另一方面,金融部門要及時向縣經濟主管部門傳導金融政策、金融產品和金融信息,還要積極幫助企業按照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有利于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科學規范的公司制運轉機制。

(四)加強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h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要把治理整頓社會信用環境、建設信用制度、創建金融安全區,作為優化和改善投資環境的重要內容,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要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支持金融部門按期收貸收息,處置不良資產。把信用建設工作延伸到縣域經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通過制訂量化考核標準、狠抓工作落實來促進社會逐步形成講信用、守信用的良好風氣。以企業誠信為基礎、個人誠信為主體,建立健全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使具有良好信譽的企業和個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處和便利。建立失信懲戒機制。金融機構要大力加強內部管理,加強對信貸營運的全過程監控,杜絕各種違規行為。要加強宣傳,形成“珍愛信用記錄,享受幸福人生”的良好氛圍,為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創造有利的社會信用條件。

猜你喜歡
縣域信貸金融機構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體環境的縣域媒體技術創新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