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研究綜述

2017-06-10 00:02王一川劉芳
科教導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文化史歷史教學傳統文化

王一川 劉芳

摘 要 作為高中歷史學科中的一部分,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中國古代文化史都是其中最難以完全掌握的一部分。內容的抽象和繁雜、領域和范圍的廣度、理論和思想的深度,都是令學生和教師為難之處。新課程改革后,情況較為好轉,然而與時俱進的矛盾和問題一直需要我們不斷改進。筆者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查閱大量文獻,通過本文對高中中國古代文化史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進行了整合與評述,并就此做出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 傳統文化 文化史 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49

0 引言

在新課改的實施背景下,重視和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素質教育,更復蘇了傳統文化的地位。然而在具體的一線教學中,課堂卻并未實現新課改的追求。沒有學科特色,沒有傳統文化品位,學生的思想水平得不到提升,素質得不到加強。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重塑和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底蘊、歷史思維,把紙上的鉛字轉換成自身的理解,讓文化的墨香同自身徜徉,完成應試目標的同時又能提升綜合素質,是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1 文獻綜述

筆者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就中國古代文化史方面而言,學術性的文章屢見不鮮,而教育性的文章卻乏人問津。從時效性的角度,筆者以中國古代文化史進入歷史學科教學的發展過程,由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段,對不同時期諸多學者和一線教師的探索和研究加以總結。

1.1 過去的經驗

中國古代文化史的教學并不是近代才有的,史從先秦,孩提啟蒙的讀物便大多是前人之事,然而這些時期的歷史教學并不專業也不獨立,并沒有學科的獨立性,專業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也沒有專門學習歷史的教材。近代歷史學科有了教材,專門的歷史教育才被提上日程。近代臧榮先生的《文化史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中,正是從教材的角度切入,通過文化史教材沿革的變化論述了文化史教育發展沿革。文章回顧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并入學科中的開設,論述了中國建國前后教學情況的變化,肯定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在歷史教育中的作用。同時,也給出了當時類如 “加大文化史在教材中的比重”,“改變文化史教學一些觀點陳舊過時”等方面問題的解決辦法和建議。

然而這些研究和總結大多都是從某一個或是某幾個角度去探索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真正系統和深入地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的文獻則是顧林的《談談中學中國古代文化史的教學》一文。文章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九十年代中學階段所用歷史教材中文化史部分的特點和教學當中需要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包括文化史內容上的廣泛性、零散性、敘述上的高度概括和精練、文化史當中蘊含著廣泛深刻的教育因素等特點。就此,文章提出了一些具有實踐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方法,類如圖表的使用,史料的補充,加強重點內容的橫向縱向聯系,以及從情感上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而這其中的很多方面直至今日依舊有著借鑒意義。

1.2 現行的狀況

新課改的展開,秉承著全新的課程理念。尤為重要的是對情感態度的要求和重視,即“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并且至今在國家和社會的各個方面都開展“弘揚民族精神”“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等觀念的認識和學習。故而在高中歷史學科中,中國古代史,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化史,相比于具體知識內容的理解,更注重對學生思想覺悟的引領和提升。劉軍《對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的認識》一文認為新課程對于史實的解讀,不僅僅是停留在史冊上具體的事件和相應出土的文物,而是要學生能夠總結出它們的情感價值和社會價值。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地學習歷史,把和諧、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等社會價值貫徹到歷史中去,進而形成自己的理解。

所以,在文化史的呈現方式上,新課改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教材中應弱化本身所呈現的好惡高低。比如在何成剛與高思超合寫的《努力提升歷史教科書編寫的史學水平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讀后的一點感想》一文中,就尖銳地指出了新版教材中存在著過去觀念的殘留。比如就“新文化運動”這點,反對改革就一律被冠以“頑固派”的帽子,這可能會使學生曲解新文化運動的史實,認為當時的反對派“尊孔復古”,頑固守舊,拖累中國的進步和解放,將反對派予以丑化。然而所謂的“頑固派”,并非完全反對新文化運動,而是反對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是某幾方面。所謂的“尊孔復古”也并非是完全的愚昧崇拜。而文化觀念的問題,尤以中國古代文化史的層面為甚,對這方面的改革也在逐步進行。比如新版教科書的改版中,就慢慢弱化了對封建禮教的描述,不再呈現夸張和極端的手法。就此而言,隨著時間的發展,文化觀念上的沖突,會更多地由學生自身去建立和塑造。

同時,專題式的教材編纂將中西歷史混編。因此,盡管弱化了文化觀念的呈現,中西價值觀念的差異依舊凸顯。而受眾大多為未成年人的歷史教育,塑造正向的人生價值和本民族民族意識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理念追求。然而,針對新版教科書和歷史課程的研究和分析,姚錦祥認為,必修課本一二三冊中,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文化,三個層面中中西古今進程和過渡的差異都太過突出。尤以中國古代文化史,古代儒家思想的學習主線與近代新思想引入發生碰撞之后的劣根性凸顯,結合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中中國近代所受到的屈辱和壓迫,很難使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尤其是儒文化形成正確的認識。對于本民族自身民族特色,自身民族精神的建立需要相應的側重和加強。

在理論研究上,雖然有不少的文獻能夠對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提供不小的幫助和啟發。但是,大多文獻卻以文學界和歷史界為主,教育界中就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的研究和探索,依舊需要更多學科一線教師和學者的研究和重視。與此同時,廣泛的維度和繁難的內容得不到教師的有效展開,應試教育也使得中國古代文化史所追求的思想和價值的重塑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最直觀的現象即是科技史課程與藝術史課程同等于誦記課程。教師不能或是不能很好地將課程展開,學生只能將多姿多彩的戲曲、文學、繪畫、音樂等等都還原成腦海中的鉛字。如何杜絕這樣的現象,如何在這類課程中增添歷史學科的理性和厚重,如何激發學生對這方面的興趣,需要的不僅僅是個別一線教師試探的改善,更需要專業學者的探索和研究,也需要專業和科學的理論指導。

1.3 未來的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一直是國內整個教育界所關注的問題。顧明遠先生在《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一書中談到:“從教育本身的價值角度來說,中國教育最根本的就是中國文化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基礎?!蓖ㄟ^教育,中國文化得到了傳承和延續;通過文化,教育也有了它應有的主旨。所以,未來的教育,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化史的教育,我們將優秀傳統文化去粗取精,而通過文化,更好地改革教育以適應教育的主旨和目的。

而就此,趙亞夫旗幟鮮明地指出當前的新課改理念和實施存在著巨大的脫節,以及形式和內涵的不統一。十年左右的新課改,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新課改所追求的理念依舊存在著不小的危機。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化日新月異。而隨著網絡空間的開拓,批判主義和炒作的現代行為標簽,特別是屢見不鮮一碼成名的網絡紅人,使得現如今的人們更愿意接受“歷史的暴動”的提法,而這些受眾中,有不少涉世未深的學生。所以,很多在歷史學科教育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中,學生會將網絡中的一些或捏造或粉飾、或夸張或極端的說法同教材中的說法相對比,而受制于三觀的不穩定和不成熟,學生會對教材產生質疑,甚至自覺不自覺地認為歷史教育是對一些“真相”的掩蓋和粉飾。那么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除了要共同建設和諧的社會環境,更要加強教育對國家,對歷史,對民族正向的解讀、認識、理解,形成正確的三觀。

那么,除了新課改中實施方面出現的問題,就課程設計者和引領者的新課標以至于其衍生的教材,乃至新教科書,是否能夠明確體現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標和教育追求呢?

鄭林等人撰寫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實施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中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直觀的形成依據是有其共性的文化,而這個共性的文化,是從其過去的歷史中凝聚而成的。加強國家的歷史教育,文化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其正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更是要培養其共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榮譽感。值得一提的是,情感價值的加強和凝聚不僅僅是歷史教師一個人的工作,更是家長,社會,甚至是學生自己均要重視的。尤其是課標和教材,更應該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教材應呈現的不僅僅是知識和內容,課標要加強和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要有表現,要有具體方法。通常教師在課程結束之后,完成了自身的教育目標,也有豐富的教學評價予以肯定。然而這些所謂教學評價所肯定的,僅僅只是知識與內容的完成,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往往忽視甚至無視。鄭林走訪了很多的一線教師和學生,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自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用提升,也無意提升,甚至有部分人認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標準就是守法和道德。這毫無疑問是錯誤和偏激的,趙亞夫在研究和總結新課改課標和教材后強調,改革往往是形變,一部新教材的“新”,不在于排版,不在于內容的微調和更新,體現的思想不變,改革很難達成質變,而人們在改革中最擅長的思想轉變卻往往將實踐掩埋,如何將思想轉變為實際操作和執行的過程,其間的方法往往是人們所最不擅長的。

由此可見,在中國古代文化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在改革和發展的道路上,進一步完善中國古代文化史教學,切實提升其教學實效,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文化水平和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文化史歷史教學傳統文化
宋代類書中的博物學世界
宋代類書中的博物學世界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