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三維信用理論對促進慈善公信力的現實意義

2017-06-14 07:50暨佩娟陳義興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16期

暨佩娟 陳義興

摘 要:公信力是慈善事業賴以發展之根本,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盡管獲得一定的發展,但慈善公信力仍不甚理想,社會群眾普遍對我國慈善組織的信任程度存在疑慮。鑒于此,以吳氏三維信用理論為基礎,從誠信度、合規度、踐約度三個維度出發,結合慈善公信力的本質屬性,對東華三院在香港長久以來的良好公信力進行剖析,并以此為契機,指出三維信用理論對我國公益事業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三維信用理論;慈善公信力;東華三院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6-0189-03

一、東華三院概述及其公信力的建立

東華三院的創辦源于一群熱心公益的華人為了照顧流落于義祠里垂危病人而集資興建的一所位于港島太平山街的醫院。及后當時的港督麥當奴頒布了《倡建東華醫院總例》,正式創辦了第一所華人醫院,并隨著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和人口不斷增長,九龍的廣華醫院和香港島的東華東院也相繼投入服務。至1931年,為加強三所醫院的管理,合稱為“東華三院”。并隨著慈善事業的不斷擴大,東華三院已不僅僅提供醫療服務,也提供社會福利和教育服務,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耕耘,目前東華三院已發展成全香港最具規模的慈善機構。此外,東華三院之所能夠成為香港民眾最信賴的慈善機構之一,與香港政府主導的慈善政策,輔之以社會以及慈善組織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緊密相連的。然而,東華醫院在成立之初,其獲得募捐資金主要是從理事會成員的個人捐款、行會年度捐贈以及籌募得來的,及后由于資金周轉出現困難,不得不由政府撥款予以解決運營基本支出。踏入20世紀70年后期,除了東華醫院開辦的醫療項目接受政府資助外,其他醫療和福利則主要通過公眾和私人的捐款支持,并隨著東華三院多年來對社會群眾良好社會服務的表現,逐步積累東華三院在社會群眾中的公信力,并使之走上良性的發展軌道。包括東華三院在內的慈善組織在社會上不斷獲得好評和贊賞,使香港逐漸形成一種濃厚的慈善文化、公益文化。通過這些慈善組織提供的良好慈善社會服務,全社會也逐漸形成一種積極熱情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社會氛圍。也正是如此,香港被譽為“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地域”[1],也被美國《時代周刊》贊譽:“慈善在香港不只是活動,更是薪火相傳的事業?!盵1]

毋庸置疑,經歷了過百年的東華三院之所以至今仍經久不衰,與東華三院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認可度、社會中的積極反饋和信譽度等是息息相關的,也與東華三院多年來對社會默默耕耘、真誠奉獻背后所日積月累的慈善公信力密不可分。

二、東華三院慈善公信力的構建——以三維信用理論進行分析

(一)一維信用:誠信度

所謂誠信度,是指信用主體獲得社會公眾信任的基礎資本,一般來說,誠信度涉及信用主體的道德文化理念、精神素養、誠信道德等。根據吳氏理論,誠信很大程度又是文化的集中體現,香港與大陸同根同源,以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文化以及民間信仰習俗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香港文化的源泉。而中國傳統思想的“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小信誠則大信立”等無不滲入到包括慈善組織在內的香港各階層做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除了與文化密不可分外,誠信也體現在信用主體的信用價值去向,是一個意識形態層面的概念[2],帶有很強的內斂性和潛在性,一般透過社會行為作為載體反映出來。

在香港,盡管沒有法律要求慈善組織公開財務報告,然而,大多數慈善組織都會自動自覺把自己的籌款活動、公益活動等相關信息在其網站中披露。而東華三院每年都主動在相關網絡上公布其年度財務報告,這也反映了東華三院作為一個慈善組織主體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原則的負責任態度。包括東華三院在內的慈善組織很少出現腐敗現象。東華三院一直秉承誠信作為自身慈善事業的價值取向之一,忠誠地履行自己的慈善職責。因此,絕大多數的香港市民也相信香港的慈善團體,也對這些慈善團體的資金使用情況和后續監督管理等有充分的信賴程度。

(二)二維信用:合規度

合規度更多的是體現在信用主體在遵守社會管理規定、行業規則、內部管理規定等的行為結果上,與誠信度不同的是,二維信用是一種硬性約束,而這些硬性約束多反映在規定、規則的立法精神和制定原則上。在香港,由于具有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首先,香港社會福利署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別制定了《領導你的非政府機構—機構管制—非政府機構董事會參考指引》《慈善籌款活動財務監管指引說明》兩個文件,前者主要通過加強董事會的責任意識,對董事會規定問責制度和機構管治,例如如何履行職務、確保資源從分利用、向服務對象和相關人交代工作成效等,并通過以上程序和制度以引導非政府機構各方面的有效運作和活動。后者則主要建議慈善籌款機構采納一些基本監管措施,確?;I得的款項用于指定的用途,并確保所有收入和支出有詳細的記錄。同時,在文件中規定慈善組織架構必須有明確責任分級、權責分配以及問責關系,同時規定收取和使用捐款的注意事項等。此外,香港廉政公署制定了《慈善機構及籌款活動的管理》的防貪錦囊,其目的在于向慈善機構提供舉辦籌款活動的使用指引,并借此加強管治與內部監控。與此同時,在香港20世紀末政制改革中,社會服務功能團體首次在立法局獲得議席,從而在日后關于慈善組織的立法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機構和慈善組織直接參與和討論社會福利與政策方面的制定。

盡管香港目前至今沒有一部慈善立法,香港法律對慈善組織的設立程序和條件比較寬松,特別是在經費和成員要求上,但由于香港法治化的程度較高,慈善組織除了外部環境的有效監督外,更多地體現在自覺遵守相關法律、行業準則、內部管理規章上。東華三院至今關于違法法律規定、行業準則等的丑聞鳳毛麟角。在進行慈善公益事業過程中,大都如實遵守相關社會規范,從而使得違規率極低,提升其公信力。

(三)三維信用:踐約度

在慈善主體中,踐約度是指獲得社會群眾信任的資本,具體表現在慈善組織在使用慈善資金進行慈善活動時社會群眾的反饋及滿意水平,是否具備能為受助群眾提供優質的公益慈善服務的能力,并符合慈善組織宗旨和慈善目的的實踐行動,體現在慈善主體的信用價值取向和踐約責任。

東華三院自誕生至今,其社會服務已覆蓋眾多領域,早已不僅僅局限于醫療服務,除了安老服務、復康服務、青少年及家庭服務以外,更涉足了滿足祭祀、殯儀服務、殮葬設施等滿足中國傳統風俗需要等的公共服務,以及為殘疾人士、低收入或單親婦女、低技術或就業困難的中年人士等弱勢群體開創更多的培訓和就業機會的社會企業服務。此外,東華三院設立了顧問局、董事局,董事局下設執行委員會以及眾多委員會,慈善組織內部也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治理機制,董事會和執行單位實行分治,董事會主要負責決策安排,而執行單位主要負責如實按照董事會的安排貫徹執行董事會的決策。同時,為了加強慈善組織的踐約度水平,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啟動了“惠施·捐獻文化”(WiseGiving),其目的是推動及提升慈善機構的問責性和透明度,通過多種渠道如文件檢查、電話訪問、會面或實地探訪等來核實慈善機構的服務實踐及報告真實性、管治水平及財務咨詢等的準確性,并在完成核實后把相關資訊顯示于“惠施網”,以便公眾參考?!盎菔ぞ璜I文化”本身并不是募捐平臺,僅僅是支持捐款人或基金會尋找合適的受贈機構。此外,作為香港慈善機構評級平臺“明施慎選”(iDonate),在基于慈善機構的年報和核數報告等公開資料為基礎,以慈善組織的營運效率和善款需求兩個維度進行評級。

根據吳氏理論,衡量踐約度的重要指標就是以違約率來表示和檢驗,這反映了信用主體遵守契約、履行諾言的執行程度。而東華三院在履行慈善事務從而獲得良好的慈善效果,加上媒體給予慈善組織積極的宣傳,使得東華三院一直都被廣大社會群眾所認可和贊賞,這也正好體現了東華三院在踐約度上取得的良好效果。

三、三維信用理論對我國公益事業發展的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說,公益本身就是一種捐贈者的價值傳遞,而這種價值傳遞往往包括了捐贈者的多層心理價值取向。一是希望對社會的反饋,二是對慈善組織的一種信任,三是通過捐贈后的積極反饋從而獲得心靈上的精神滿足。而對慈善組織的信任往往表現在慈善組織在社會上公信力上。

信用是構建公信力的核心。信用作為資本,信用就像是人、企業等微觀經濟主體對經濟活動的身份證[3]。同理,信用作為慈善資本,也是慈善組織對慈善事業的身份證。根據吳氏理論,信用是獲得信任的資本,是一種在社會交往中的一種水平象征和表示,只有獲得這種資本,才能被社會群眾所認同,才能更好地與社會進行良好交往。而構成信用資本的正是三維信用的核心要素:誠信資本、合規資本、踐約資本。而作為慈善組織,與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有著最根本的區別之一,其信用不僅僅關乎于慈善組織本身,也關乎社會群眾對全社會慈善事業的一種信賴,慈善組織表現的一舉一動和社會評價,都會深深影響我國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社會群眾對慈善組織的評價,也很大程度反映著以誠信度、合規度、踐約度所構成的一種綜合評價上。在現代經濟中,有信用的人或企業,就會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與自然資源[4]。慈善組織要獲得更好的慈善事業發展和慈善資源,在于慈善組織是否具備被社會信任、相信的能力。公信力已成為社會衡量慈善組織優劣的重要尺度。慈善組織公信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公眾和企業慈善意識的增強,促進慈善事業的蓬勃發展??梢哉f,公信力是慈善事業良性發展的基石[5]。

回顧我國,慈善組織在政府和民間雙重合力和推動下,已取得了重大的發展。截至2014年底,我國社會組織的數量已達到60萬個[6],同比增長9.7%。然而,公益組織的公信力一直受到社會群眾的熱議和關注,也是關系著我國公益事業得以良好發展需要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特別是紅十字會信任危機的出現,我國群眾對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再次提出嚴重質疑和猛烈沖擊。如果說公信力是慈善公益事業的生命,那么吳氏三維信用理論是反應這種公信力的具體寫照和構成要素。在香港,除了東華三院以外,保良局、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公益金、紅十字會等的慈善組織都構成了香港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發揮著重大影響力,而影響力的背后,是以誠信度、合規度、踐約度三個方面構建的公信力為有力支撐。提高慈善組織的公信力關系到我國慈善事業的良性發展,而公信力的提升更多地體現在信任的基礎上,而取得這種信任很大程度在于慈善組織三維信用在群眾心中的建立、反饋和認可。

參考文獻:

[1] 練路.東方之珠:因愛而重,因慈而善——香港慈善公益事業紀實[J].中關村,2014,(2):32-35.

[2] 吳晶妹.現代信用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9.

[3] 吳晶妹.三維信用倫[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3:5.

[4] 吳晶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時代所需[J].征信,2015,(2):1-4.

[5] 陳東利.論中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危機與路徑選擇[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23-27.

[6] 楊團.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5)[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1.

[責任編輯 陳 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