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路徑研究

2017-06-14 01:42黃李超趙秋月甘劍波
報刊薈萃(上) 2017年4期
關鍵詞:教育路徑教育方法心理健康

黃李超 趙秋月 甘劍波

摘要: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富裕和精神文明生活的多樣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在接受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研究現今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現狀,分析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利于我們今后應對學生各種因心理問題導致的事件。文章主要通過對我系學生主要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的分析、我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已取得的成效、以及我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來對癥下藥,提出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路徑的研究方案。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教育路徑

一、現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問題的現象及成因

1.難以適應并融入大學生活

每年9月,校園里又迎來了一批大一新生。大部分新生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前來報到,等家人離開學校后,要自己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這對某些新生來說可能是難適應的。這些人可能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因此常常想念家里的爸媽和朋友,導致不能及時地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從而容易產生抑郁、焦慮、失落等心理問題。要是這些問題不能及時地被解決,那么容易產生想退學的心理。

2.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進入大學后,如何與周圍同學友好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考驗。目前,多數大學生過得是集體生活,但每個個體在成長經歷、教育環境、性格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加之現代大學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許多學生進入大學以前面臨巨大學習壓力,只專心苦研學習幾乎沒有接觸過社會,人際交往技巧尤為欠缺。因此,許多大學生因為不知如何交往而產生自閉傾向,有學生為了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自己的原則而隨波逐流,迷失自我。

3.難以調節心態面對學習壓力

有些學生在小學、中學的時候可能是尖子生,但是來到了匯聚各種人才的大學后,他們一下子變成了普通生,這種“身份地位”的改變可能會讓一些學生感到壓抑。尤其外語系學生的專業課任務繁重、實踐學習事情繁瑣,這都需要他們賦之精力。我們都知道,大學是培養一個人知識和能力的地方,學科的期末總成績基本是結合平時的表現情況和試卷分數而得出,所以盡管大學生很努力地學習,但實踐能力方面不強的話,最后得出的成績可能也是不太完美的,這也容易讓人產生消極情緒,漸漸感到抑郁和自卑??颇慷嗪徒虒W進度快使大學生的精神狀態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當中,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和焦慮的心理問題。

4.過度依賴網絡逃避現實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現實諸多不順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無法自控而染上網癮,長時間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逃避現實。這樣久而久之,他們便會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認知脫節,會影響大學生情感和心理定位,還可能導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

二、我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回顧與總結

大學校園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利于更好地推廣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高校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有效地減輕了學生在心理漸成熟期的心理困擾、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發生率。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與途徑

1.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專題講座

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來抓。要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推進心理健康知識進課堂。各高校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整體規劃,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保證足夠學時、學分;國家應制訂統一的教學大綱,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則、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途徑、工作環境、工作機構等。各高校應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有相應的課時和師資,可以分時段、分群體有針對性地開設一些大學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高校各學科教師應普及最基本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將其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去。

2.組織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單是課內的理論宣教是不夠的,還要組織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高校應通過組織各種課外活動來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如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心理健康辯論賽、野外實踐教育活動、心理健康調查成果匯報、心理健康教育主題報告會、觀看心理電影、心理健康調節經驗介紹、心理小游戲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鼓勵大學生到社區、醫院參觀實踐等,給他們提供機會學以致用,在實踐活動中自知、自省、自育和互助。

3.建立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發揮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溝通作用

心理咨詢與輔導是為大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之一。各高校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詢室,完善硬件設施,配備專兼職心理教師(醫生),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咨詢,矯正心理障礙等,以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平時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宣傳,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檢測,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對有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學生及時進行救助、治療或轉介。同時可開展團體咨詢、網絡咨詢等多種心理咨詢方式。網絡咨詢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心理咨詢的“尷尬”,還可以保護同學的隱私,也為同學解決了心理上的困惑,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有效咨詢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育路徑教育方法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路徑探索
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
民族文化傳承的家庭教育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