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7-06-14 01:46汪發亮
報刊薈萃(上) 2017年4期
關鍵詞:正能量積極心理學

汪發亮

摘要: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一直是客觀存在的,解決大學生的心里問題一定要“對癥下藥”。論文主要從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治療技巧來入手,對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論文認為,積極心理學對于當前進行高校心理建設活動是積極的、有效的。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正能量

積極心理學打破了以往消極心理學獨占研究領域的現象,它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當代大學生主要是為90后,他們自信、個性鮮明,他們張揚自我,要求獨立,但是在這些性格背后伴生的卻是一系列心理問題,如難以面對挫折、無法消化壓力、強烈要求他人認同等等。這些心理問題的解決不能夠采取過于直接的方法來進行,這會讓他們難以接受,而積極心理學用積極的態度和正能量來影響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心里健康教育效果。

一、挖掘學生內心正能量實現自我感召

在心理問題出現之前進行積極的、有效的預防,是積極心理學在解決心理問題的最為基本的理念。積極心理學強調的是對于人類自身正能量的挖掘,要將人類內心自我的好的性格、特點挖掘出來,進行放大來進行“自我治愈”。雖然當代大學生可能由于閱歷不足,對于社會、工作的認知有一定偏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有勇于嘗試的勇氣、對于未來的憧憬、強大的自信心,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因而高校思政教育者需要沉下心來,接觸每一位學生,對于他們性格中的閃光點進行挖掘和表揚、擴大,通過積極的引導集腋成裘,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自我認知,這對于他們正確的看待外部世界,燃起對于生活的熱愛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同樣,人如果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心理問題也就難以滋生、發展。

二、將鼓勵代替心里治療實現積極影響

對于一些真正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如果需要積極心理學的治療手段,應當是要按照這樣的理念來進行的:要增強被治療者的力量,而不是僅僅去修復他的“缺陷”。這種思路與積極心理學解決心理問題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遵循這種思路,對于存在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首先需要讓他們“說出來”,也就是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敘述”,敘述問題是一個排毒的過程,只有經過這一過程,才能真正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要“塑造力量”,也就是對于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進行肯定、塑造,將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從而壓倒心中的不快,調適心理;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學生“灌注希望”——眼前的問題只是暫時的,未來的生活將是很美好的。輔以意志力、自控力的培養,學生逐漸就會學會有效的自我調節。

三、教師重視自身言行積極關懷學生

積極心理學認為:良好的環境適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主張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結構等來促進心理教育模式的發展。高校教師應當給學生塑造良好的、積極的外部氛圍,要從自己開始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面對挫折,要做一個樂觀向上、處變不驚的人;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要多一點正面的鼓勵,少用負面的、批判性的詞匯來“教育”甚至訓斥學生。只有自己渾身充滿“正能量”,學生才會受到積極的影響,保持陽光、開朗、健康的心態。endprint

猜你喜歡
正能量積極心理學
關于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探索
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探析公益節目《等著我》的傳播策略
正能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談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設研究
亞投行,美國應發揮“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