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2017-06-14 15:05李啟芬
報刊薈萃(上) 2017年4期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思維小學語文

李啟芬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程改革中小學教學不可缺少的存在。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作為開拓性的高智能思維活動,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綜合素養培養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三大支柱之一”,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根本。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優勢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開拓性、發散性、創新意識的高智能思維活動。創新思維是打造現代化創新型人才的核心基礎,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及建設的重要因素。它是在明確事物本質的基礎上,實現的新的、建設性、創意性的想象,具有多種表現形式。

語文本質來源于生活以及對生活的創造,語文表達能力的高低可有效地反映人思維創新能力的強弱,語文閱讀作為語文教學內容的基礎內容,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就小學語文閱讀教材的內容而言,語文課文文章的選擇與編排,在一定程度上是文質兼美、逐步推進的。學生通過閱讀和學習過程中,可充分領略到文章作者的思維與情感活動,并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激發自身的創作性思維靈感。同時,學生在逐步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以此同時,小學語文閱讀教材的體裁形式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視野,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創作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說是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培養著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方法

1.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實踐證明,積極、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達的欲望。所以,教師要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其一,時刻關心學生的個性發展,及時與學生進行友好、平等的溝通,用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其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的給予鼓勵和獎勵,針對學生的錯誤觀念及時并正確的給予糾正,從而提高學生敢于表現、勇于創造的精神。例如,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經常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同時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直接性的評價“你回答的非常正確”、“你的想法真棒!”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單一而呆板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思考和思維想象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主體意識的提高成為教學的新目標,而其主要目的在于學生創新性思維及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閱讀拓展訓練教學時,教師通過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并問到“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不同的學生說出了不一樣的結果,有說想到了太陽、有說想到了蘋果、有說想到了皮球、有說想到了企鵝等等,每當學生回答時教師都給予神態上的鼓勵和言語的引導,從而得到了更多的答案。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引導,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3.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性

實踐證明,學生課堂的參與性對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主動參與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充分的發揮了其主體地位的作用,同時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創新、辯證、想象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探知欲,激發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開拓。例如,教師在講授《賣火柴的小女孩》時,首先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思考問題“賣火柴的小女孩點燃了幾根火柴?她都看到了什么?如果可以她還能看到什么?”學生在閱讀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進行思考,并回答。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從而得出最適宜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帶動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參與性,激發了學生的思考與想象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4.引導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想象能力

“沒有做不到事情,只有想不到的結果”我們身邊的事物都是通過想象進而在實踐中得以實現的。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收集相關的圖片或關聯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對文章理解的同時,進行聯想并讓學生進行后續故事的編排,可以是故事的后續發展,也可是故事中其他人或事物的空白細節填充等。通過這種方法,激發并引導學生的現象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5.注重學生閱讀過程中不同形式的思維培養

“多向性思維、類比思維、逆向思維、聯想思維”是創新思維體現最多的表現形式,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分析,使學生對不同形式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認知,有利于學生的多角度思維的養成,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教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提出這樣的問題“通過閱讀這篇文章,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命名么?你的文章名字是什么?”,有的學生回答:“可以,我的題目是《白骨精三戲唐三藏》”有的同學生說是“我認為也可以是《唐僧三逃妖魔掌》”等。教師通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讓學生從多角度出發看待同一個主體,從而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模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通過營造積極、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開拓思維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現代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思維小學語文
“基礎+自助”的“自助餐”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創新產品、優化布局,讓傳統主流媒體傳播更具影響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