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壁壘的應對策略

2017-06-19 20:13許迎訊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8期
關鍵詞:國家戰略國際貿易知識產權

許迎訊

摘 要:知識產權越來越成為國際貿易的焦點,尤其是WTO成員國簽署TRIPS協定后,知識產權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愈發重要。隨著知識產權被許多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用作保護本國市場的屏障和侵占他國市場的貿易大棒,知識產權壁壘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貿易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必須抓提出我國的知識產權有效應對策略。

關鍵詞:知識產權;國際貿易;國家戰略;企業策略

依據商品的形態,國際貿易可以劃分為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傳統的貿易形式更傾向于有形貿易,交易的客體為有實物形態的客體,如服裝、機械設備等。而無形貿易的交易客體為技術和服務,如專利使用權的轉讓、旅游、金融保險企業跨國提供服務等都是沒有實物形態的商品。在現代國際貿易交易中,二者并非界限分明,常常是兩種貿易形式的混合交易,如有形商品交易的同時,常伴隨著技術轉讓、商標許可、專利使用權轉讓等無形商品的買賣。傳統上,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原本屬于兩個關系不大的領域,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化,二者的關聯性越來越強。尤其是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簽訂,直接將知識產權納入了國際貿易的管理范圍[1]。在知識經濟下,以專利、商標和版權等為代表的無形資產的交易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越是經濟發達國家,技術上或產業鏈上處于頂端的國家,出口貿易中該類交易所占的比重越大,越是技術上處于底層的國家,進口貿易中該類比重占得越大。顯然,知識產權具有風險低、可獲得超額利潤等特點,已經成為各國競爭的制高點。世界各國將知識產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試圖在本國對外貿易中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以期在國際貿易中占主導地位。

一、我國知識產權貿易的狀況

隨著“科技興貿”戰略的實施,高技術產品出口已越來越成為我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一方面,高技術產品出口持續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高技術產品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產業和重要的支柱產業,但產業附加價值較低、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2]。

近年來,我國具有出口成長潛力、技術密集型和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經常受到來自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337”調查。盡管國內部分企業積極應訴,甚至在調查中獲得勝訴,但依然消耗了我國企業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財力,給我國的對外貿易造成很大的困難。同時,由于我國出口的多數產品,如鋼鐵、汽車零件等技術準入門檻低,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只能依靠競相降價進入國際市場,常導致歐美國家的反傾銷調查。此外,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也直接導致國內企業經濟損失。2007年在北京舉辦的“全球知識產權與創新論壇”,原中國貿促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趙振格表示,中國加入WTO以來,關于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件每年都在迅速增長,中國企業為此支付的賠償金額已經超過10億美元。

二、我國企業應對知識產權壁壘的策略

(一)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目前我國企業面臨轉型問題,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要轉變以廉價勞動和資源消耗的生產方式發展貿易的思路,以技術創新取勝。在轉型過程中,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可以運用國際制度的人才,加強全社會知識產權的擁有量,形成體系。要想改變國際貿易面臨知識產權壁壘的被動局面,最重要的是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加科研投入,形成獨立、自主的技術創新能力。要掌握主動權,就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創新是形成和提高企業核心技術的關鍵,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研究開發的基礎設施建設,掌握自主專利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附加值,同時還要加強同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增強自身技術發展能力。只有依靠創新,才能使我國企業掌握更多關鍵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才能使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同時,還應重視專利檢索工作,防止重復,避免資源浪費,填補行業知識產權空白。

(二)提高應對知識產權訴訟的技巧

我國企業要轉變應對觀念,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改變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消極態度。要對貿易國深入了解,研究其知識產權法的立法和實踐,掌握其主要的法規行規,最大限度避免被起訴。企業在進入市場前應做好防御,可以請專業人士評析并作出不侵權的裁定,向當地法院提交防御性聲明。作為WTO的成員國,我國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應注意知識產權在WTO和TRIPS中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規定,做到協議規定的最低標準,將遭受知識產權壁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以防外國企業惡意阻礙,保護企業的利益。企業在面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時要勇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主動積極地與國家相關部門聯系,請求幫助,努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制定國際化經營策略和市場多元化戰略

我國企業應轉變思路,大力開發符合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需求的產品,努力提高在這些國家的市場占有率。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主要產品出口國直接投資,在當地設立生產機構,變進口產品為本國產品,利用進口國對本國產品和進口產品的區別對待繞開知識產權壁壘。

(四)充分運用國際貿易規則

我國是世貿組織的成員國,WTO的一攬子協議,尤其是TRIPS協議關于知識產權的規定同樣適用于我國企業。因此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的活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相關規則促進貿易,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和研究主要貿易伙伴國的知識產權立法、司法狀況,最大程度地避免知識產權壁壘。在此基礎上,我國需要根據基本國情,進一步完善涉及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使之與國際協議相協調,構建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國際貿易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對發達國家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威脅。為了遏制我國經濟競爭力的增強,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品牌優勢,對我國的出口貿易設置知識產權壁壘。對此,我國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企業應轉變經營思路,努力實現自主創新,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工具,積極應對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壁壘。

因此,無論是從我國知識產權貿易現狀看,或是從經濟長遠發展趨勢分析,只有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努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逐步提升我國產品的附加經濟價值,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的效益,才能保證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主動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馮漢橋.論國際貿易與知識產權的關聯性[J].經濟研究導刊,2011,(8):136-138.

[2]黃曉蕾.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與壁壘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

猜你喜歡
國家戰略國際貿易知識產權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點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文化產業發展:國家戰略新境界
上??萍紕撔轮行膽鹇耘c“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協同研究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2015年《國際貿易》月刊總目錄
日本頒布“國家戰略”幫助“老年癡呆”
知識產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