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建造企業的生產管理控制要點

2017-06-21 08:04鄔錦川
大經貿 2017年5期
關鍵詞:船臺船廠船東

【摘 要】 船舶建造企業的生產管理控制,對于縮短造船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分析船舶建造基本流程的基礎上,根據筆者多年來在國有造船企業的管理經驗,闡述了船舶建造各工藝階段的生產管理控制要點和值得注意的問題。

前言

我國的造船技術和日本、韓國等造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是全方位的。特別是中小型造船企業的生產設施和管理水平均較為落后。因此,通過對船舶建造企業的生產管理控制的研究,保證船舶建造的各個工藝流程中的建造進度和建造質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船舶建造的前期生產準備工作

船舶建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船廠和船東簽訂合同后,船廠就可開展前期準備工作,主要目的是分析技術特點和解決施工難點。分析船舶技術特點的關鍵是吃透船舶的《技術規格書》,該項工作主要由技術部門負責,本文著重探討生產管理部門要做的工作,即造船船舶建造過程的生產管理控制。

1、生產管理控制的首要工作,是根據合同交船期的要求,由生產管理部門編制要詳細、準確的生產計劃,包括設備納期表、船舶的各個生產節點等。前期生產準備是船廠組織船舶建造重要的工作,在編制生產計劃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船舶建造的原材料、設備供應情況,各工種人員的安排情況以及合同要求。由于目前各船廠廣泛使用了計算機技術,物資訂貨及到貨情況、生產進展情況的實時監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有利于后續的跟蹤、調度、檢查、考核工作。

2、生產管理部門在分析主要技術參數和施工難點的基礎上,明確船舶基本的工藝步驟、技術要點和基本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分段劃分、鋼板規格控制、總段裝配范圍、上層建筑整體吊裝的重量計算、分段予舾裝范圍和船臺建造方法和定位分段的確定等。生產管理部門還要為廠部提供質量、成本、資金方面的管理要求,以便領導層作出正確的決策。

3、為了提高執行力,在船舶開工前,船廠要組織設計、工藝、生產及生產管理等主管人員,對船舶施工中的工藝難點提出解決辦法,并結合船廠以往的施工經驗,根據建造流程找出影響設計建造的關鍵點,從科學合理出發,確定最佳的建造方法和管理措施。

二、船舶建造工藝流程分析

傳統造船模式和現代造船模式的工藝流程具有很大的差異,但總體按生產節點劃分。船舶建造的生產節點是既是編制和執行生產計劃的基準,也是船東向船廠支付進度款的考核點。

1、傳統的船舶建造工藝流程為:鋼板預處理—板材加工—部件裝配—分段裝焊—船臺合攏—拉線鏜孔—船舶下水—機電總裝—主機動車—系泊試驗—試航—交船等階段。上述船舶建造的各個階段互相關聯、環環緊扣,生產管理部門要定期考核每個環節的計劃進度情況,防止影響總體進度。

2、現代造船模式的工藝流程是遵循中間產品為導向原則。各類零部件、分段、托盤、單元、模塊和區域等不同的中間產品,連同其所需的全部生產資源,以生產任務包的形式進行設計?,F代造船模式有三個原則:一是殼舾涂一體化原則,即通過殼舾涂生產設計之間的協調,最大限度實現各作業均衡、連續地總裝造船;二是設計、工藝、管理一體化原則,即經各部門相互協調,最終把"怎樣造船"體現在工作圖表和管理圖表上,作為指導現場施工的依據;三是標準化、系列化原則,船舶建造的各個環節要貫徹標準化和系列化原則。

3、船舶建造企業應盡可能要求設計單位在優化圖紙設計,優化生產布局,在分段制作階段推行精度管理,逐步做到無余量下料、切割和裝配;大力推廣高效焊接及管子、電氣設備的預舾裝技術等。

三、船舶建造生產控制管理要點

1、鋼料加工階段

船舶建造的基本材料是鋼材,船廠也是鋼材消耗大戶。因此,船舶建造生產控制的第一步是對鋼材消耗進行控制。鋼材的管理控制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要保持鋼材的穩定供應渠道,船廠可以每年和上規模的鋼廠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這樣可以減少鋼材價格波動對造船成本的影響,還可保證穩定的鋼材供應。其次要提高鋼材利用率。國內船廠受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影響,鋼材利用率一般在85-90%左右,而日韓船廠可達到95%以上。再次是船舶建造企業可以通過利用余料進行二次套料,舾裝件提前到分段加工時同時下料等辦法提高鋼材的利用率。

2、分段制作階段

分段是船體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船舶建造的主要流程。分段按其結構所屬部位可分為:底部分段、舷側分段、甲板分段、首尾分段、上層建筑等,一般萬噸級的船舶劃分為十幾個分段。在分段制作過制作階段的控制要點是提高分段制作質量,保證分段制造精度,這樣可以避免二次返工等造成建造周期的延長。在實際施工中,還要盡量提高分段的預舾裝率。分段定位一般以尾部近機艙前的一個底部分段作為基準段在船臺搭載,然后向首、尾及兩舷自下而上依序吊裝各分段。由于機艙分段需要安裝大量設備、管路,所以需要盡早成型并吊裝。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建造周期,可將船體沿船長劃分成多個建造區,在每個建造區選擇一個分段為基準段,按塔式建造法組織建造。

3、船臺合攏階段

船臺合攏是船舶建造的關鍵過程,是船舶建造工程中組織難度大、投入勞動多的階段。船臺合攏涉及分段吊裝、船上舾裝、設備定位、主機吊裝等交叉作業,難度較大。從整體工程安排看,將傳統造船時期水下建造階段的工事提前到船臺建造階段完成,即組織 “工序前移”工作十分重要。因為船舶下水后,主要設備已經定位,封艙件安裝后甲板已經扣上,如果出現差錯和重大修改物件調運非常困難;加上碼頭區域起重能力低于船臺吊車,因此要將船舶下水后一些關鍵項目,全部或部分在船臺建造階段完成。

4、機電總裝調試階段

船舶下水后,各種機電設備開始安裝調試,發電機和主機都開始試驗。這個階段控制的關鍵是保證設備按圖紙要求正確安裝,特別是主機在動車前,要確定周邊的配套設備、管路全部裝好并正常工作。當前,隨著船舶的自動化程度提高,對機電設備調試的技術性和專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部設備調試好后,即可進行碼頭系泊試驗,其目的是檢查船體、機械設備、動力裝置、電氣裝置的質量和安裝可靠性,使船舶達到具備試航的條件,為船舶試航作準備。

5、試航交船階段

試航就是船舶的航行試驗,是對新建船舶全面的、綜合性的一次試驗,船廠在試航前要擬定航海大綱。試航需要船廠、設備供應商、船東、驗船機構相關人員參加。船廠檢驗人員要準備好必備的測試儀器和設備,在航行中按照試航大綱要求測試主機、操舵、拋錨、測速、回轉、慣性、通導等工作情況,并作好記錄。試航結束后,船廠應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召開會議以書面形式總結試航情況,并對試航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列出掃尾項目,供應部門向船東移交供應品,技術部門向船東提交完工圖紙,質量管理部門向船東提供質量證明書,最后船廠和船東簽署交船文件,船舶建造工作全部完成。

結束語

生產管理控制存在于船舶建造的始終。每一艘船的出廠交船,都離不開生產管理控制過程。一個好的管理模式,嚴密的控制過程,將為船舶的順利建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目前船舶建造市場十分激烈的形勢下,加強生產管理控制、規范企業管理水平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任春燕. 船舶制造企業人工效率與產品成本控制相關性問題研究[J]. 財會學習,2016,(06).

[2] 陳進. 船舶制造企業生產管理控制問題的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13,(18).

作者簡介:鄔錦川,工作單位:國營海東造船廠,職務/職稱:常務副廠長/工程師。

猜你喜歡
船臺船廠船東
大連遼南船廠
人大代表的“扶貧船廠”
淺析采用氣囊上排、下水工藝的縱向斜船臺設計要點
別具一格的水上戲場——船臺
2014年國內主要船廠修船完工產值表、修船創外匯表、修船完工艘數表
廣東中遠船務第5艘PX121型PSV上船臺
基于船東滿意度的船舶售后服務探索
希臘船東積極購買二手船
上半年全球船東共訂901艘船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