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DIO的校企聯合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訓體系建設

2017-06-22 19:54胡志慧史旅華楊亞會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年5期
關鍵詞:工程教育計算機

胡志慧+史旅華+楊亞會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2)

[摘 要] 校企聯合共建校外工程實訓基地是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非常適合計算機等相關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分析探討基于CDIO理念的校企聯合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訓體系建設,讓學生提前與相關企業實現無縫對接,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卓越工程師及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工程實訓;CDIO;工程教育;計算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8

[中圖分類號] G642;TP3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5- 0235- 02

0 引 言

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其探索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新模式、新機制,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在《教育部商務部關于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地方所屬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要以造就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大力培養服務外包人才。要培養符合社會企業需求的工程型的應用人才,就必須對必須對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培養體系進行改革,加大實踐課程在整個培養計劃中的比重。校企聯合共建校外工程實訓基地是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接觸社會、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創業潛能、提高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如何有效開展校企合作工作,構建符合市場需求人才的企業實訓體系,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1 CDIO理念融入計算機專業企業實訓

CDIO作為國際較為前沿的工程教育理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和理念,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和研究。CDIO模式以學生的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等為培養目標,使學生能夠根據社會需求和企業環境的實際狀況進行系統的構思、設計、實現及運作。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興趣,貫徹“從做中學”“從項目中學”“從經驗中學”的教學理念。

計算機類專業本身具有實踐性強、技術更新快,為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共建計算機專業企業實訓基地勢在必行。計算機專業企業實訓基地的實訓環境一般按照企業文化、項目特點、研發模式等軟硬件條件的需求來搭建,學生可以融入到信息技術企業的真實運行環境。通過在校外工程實訓基地實習實訓,學生學習了解信息技術企業的軟件項目開發規范、流程和項目管理方法以及計算機知識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感受企業對員工知識結構、基本技能、團隊意識和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的要求;能夠提前體驗企業文化與生活,提高鍛煉自己的工程實踐能力。校企聯合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訓基地通過分析計算機相關就業崗位對應掌握的技術知識與專業技能、應具備的工程能力以及應養成的職業素質的需求分析,構建以工程項目設計為導向,工程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工程實訓體系。不難看出,這些步驟與CDIO 工程教育理念非常吻合,這將有助于實現學校培養與社會企業需求的良好對接,為學生的畢業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校企工程實訓體系構建

2.1 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實踐教學是普通高等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對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學校特色與計算機專業特點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實踐教學平臺,以實踐環節與理論知識體系、能力結構的協調為主線,以分層實現、循序漸進、全程貫穿為原則,采用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課外創新活動、工程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多個形式的實踐教學,這些層次的教學內容相互交叉、互相支撐,形成一個從基本實驗技能到工程實踐能力漸進式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

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湖北省本科高?!皩I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以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為目標,通過本校和武漢東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和講授課程,共同指導實踐環節,引入“做中學”和“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的方式,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在實踐教學中推進CDIO“項目引導”的教學模式,更新實踐內容,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增設課程綜合性實驗、專業綜合性實訓、自主設計性實驗及科研創新性實驗,加強工程實習實訓力度,校企共同構建從大一“產業認知”→大二“實驗實踐能力”→大三“專業綜合實踐能力”→大四“工程綜合實踐與創新”的實踐教學架構;實習實訓、工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與企業緊密合作,以東風公司汽車制造與服務信息化的生產實際科研課題為學生的設計項目,既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又鍛煉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將工程教育真正融入到工程中,形成四年不斷線的學生實踐教學體系。

2.2 構建校企合作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素質、能力和水平是企業實訓基地建設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因素。堅持采用“引進、培養、聘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實習實訓基地的師資隊伍建設,按照“校企互通、分層培養、雙向提高”的原則,加強對校內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以及對企業兼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強化建設一支工程實踐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的能滿足實習實訓要求的“教師—工程師”雙師型教師隊伍。

充分利用企業優質教學資源,把企業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作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補充資源,通過培訓、交流等途徑加強對企業兼職教師的培養;依托共建企業,開展掛職鍛煉、入廠培訓、技術革新、項目研發、訪問交流等多種途徑,加強校內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2.3 建立校企共管的實訓基地管理體系

為保證基地的有效運行,需強化實習基地的管理工作, 增強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程度。必須建立聯系緊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確保實習基地科學、規范、高效運行。由學校聯合企業共同成立實習基地聯合管理委員會,負責基地的管理、運行和資金使用等工作;下設指導委員會、綜合管理室和專家委員會等機構,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體系的制定、教學過程的監管和考核以及教學改革,推進校企合作,探索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等。加強實習基地的規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水平。

實訓基地要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建立健全實習實訓的教學運行與監控、人員管理、物資管理、安全保障等規章制度。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學生的具體實習計劃,包括實習日程安排、崗位安排、指導人員安排、配套培訓課程安排、要求達到的實習成果、學生生活心理輔導等,并保證一一落實;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員管理制度,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及分工細則,有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有落實的培養師資計劃和實施措施,以保障實訓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實訓基地建設的不斷加強。

3 結 語

總之,通過近些年來校企合作下的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訓教學效果來看,校企合作下的工程實訓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根據學校自身特色和計算機專業特點,按照社會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培養方案,合理構建工程實訓教學體系,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最終目的。當然,還有很長的路需要高校與業內、社會各界共同探索。

主要參考文獻

[1]佟玉軍,等.CDIO下應用型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6(11):54-57.

[2]姚敦紅,等.地方應用技術型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實踐與思考[J].高教學刊,2016(9):165-167.

[3]高原,等.校企聯合創新實踐基地CDIO 培訓體系建設[J].科技視界,2013(8):18.

猜你喜歡
工程教育計算機
計算機操作系統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基于CDIO理念的計算機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法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發展
基于工程思維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研究
金屬材料類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初探
Fresnel衍射的計算機模擬演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