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雕龍·原道》意旨初探

2017-06-24 08:35方碩文
文教資料 2017年10期
關鍵詞:原道文心雕龍劉勰

方碩文

(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摘 要: 本文通過對《文心雕龍·原道》的分析,探究其中幾個關鍵字“文”“道”“德”的真正內涵,以此進一步分析劉勰的文學認識觀。

關鍵詞: 《文心雕龍》 劉勰 原道 文學本質論

《文心雕龍》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的名篇,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專著,在中國古代文論史上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

《原道》為全書“文之樞紐”部分之首,總起全篇,是全書的理論基礎,也是劉鰓世界觀和文學觀的集中體現?!段男牡颀垺肺迨恰兑捉洝贰叭〈笱苤當滴迨?,其一不用”之意,在易學文化體系中,“不用”和“用”乃本末之關系,這里所謂“不用”之本即是《原道》。故此,《原道》在《文心雕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我們要了解《文心雕龍》全書的思想體系,首先就要理解《原道》。

一、原道之“文”

《文心雕龍·序志》言:“蓋《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師乎圣,體乎經,酌乎緯,變乎騷,文之樞紐,亦云極矣?!雹倏梢娗拔迤獮槿珪偩V?!对馈酚譃槠涫?,開宗明義,是綱中之綱。劉勰的“文”起源理論就集中體現于此篇,因此,對此篇的正確理解是把握《文心雕龍》的關鍵。

《原道》首篇首句即言“文之為德也大矣”,暫且不提爭議頗多的“德”字,細分析此處“文”字之意。此處之“文”究竟指的是什么?

我們且看,比《文心雕龍》更早的作品中對“文”的解釋。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②?!渡袝颉?/p>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③?!墩撜Z·雍也》:

“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④?!墩f文解字序》

“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⑤?!豆沤裢ㄕ摗?/p>

由上可知,“文”應當有個同義字“形”,所指的應當是外在而可以觀測的東西。文中劉勰用的大段排比:“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有心之器,其無文歟?”⑥這些排比中把“文”與“形”替換,似乎可以行得通。然而,這里的“文”僅僅是指的“形”嗎?

我們先看劉勰所描繪的,除了人之外,自然界的“文”如何?

現將其中除了人之外的文列舉如表:

可知,這里的“文”除了“形”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特征:“可感”、“美”。這是自然界可感的美麗聲色,在劉勰看來,都屬于文的定義之一,“有采”就是文的屬性。

然后劉勰所要說的文,卻不僅僅局限于這個。且看這句“夫以無識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無文歟”⑦?

劉勰在這里將心與文做了個對應,似乎心是文的必備條件。這樣解釋了如果按照劉勰對前面自然界的描述,人的文就應當是外貌或者聲音。然而人是“有心之器”,自然與尋常動植物不同,劉勰鮮明地指出了文與心的關系。人是“有心之器”,絕非“無識之物”。即人有思維、有語言,所以人之文自然也不同。劉勰關于人文的表述為:“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雹嗳绻麑⑵渲羞壿嬎季S提取出來,就可以歸納如下:

天地之心→人→心→言→文

這里的文應當是狹義化的文章。劉勰又指出了思維語言和文學的關系,心與言是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這里學者黃侃的表述如下:“尋繹其旨,甚為平易,蓋人有思心,即有言語,既有言語,即有文章,言語以表思心,文章以代言語?!雹徇@里還有一個“自然之道”的問題,將在第二節分析。

劉勰文中大段類比并非僅為鋪陳,在排比的最后,劉勰用了一句結語:“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雹鈩③牡贸龅慕Y論是“文章”有形有聲,那么何為“形”而何為“聲”?這里就必須聯系上文的“疊璧煥綺”“藻繪炳蔚”“雕色賁華”“結響激韻”。無識之物的文有采,有心之器的文亦要有采。這兩處的采是相通的,都是由形式到內容、由內到外的美。

由此可以聯系整本書,《文心雕龍》關于文的各項要求,其實就是將“美”貫徹文的方方面面,不僅要內容優美、辭采動人,還有聲律和諧,謀篇布局皆形式得到,只有各方面統一,才能稱得上好的“文”。且看《文心雕龍》各篇標題和分類如表。

這里,我們不得不對劉勰深深感佩,他一方面用文字描述了對文章的要求,另一方面他的文字都貫徹了這些要求,劉勰在描述文之美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無不盡美。

二、原道之“道”

原道的意思就是本道,即后文所提的“本乎道”,那么這里的“道”指的是什么呢?

將文章中有關“道”的部分列舉如下:

1.“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眥11}

2.“為五行之秀氣,實天地之心生,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眥12}

3.“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眥13}

4.“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眥14}

5.“道心惟微,神理設教?!眥15}

先從第一句開始分析,在第一句的表述中道就是天地之文。這個道究竟是道家之道、儒家之道,還是釋家之道?抑或別有他意?

第二句依然有個邏輯問題,即“自然之道”是人文衍生的這個過程還是人文的結果?是“心言文”是“自然之道”,還是“人文”就是“自然之道”?

第三句揭示了第一句答案,劉勰這個駢文的排比將“道心”與“神理”放在一起對比,而第五句亦然。同時,劉勰在文中明確表述了“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尸之?亦神理而已”{16}。由此可知,這里的道,恐怕不僅僅是宇宙變化的規律,而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理”,劉勰應當是一位客觀唯心主義者,他所說的自然之道,恐怕不能算作儒釋道三家的任何一種,是一種神跡。

第二句的問題被第四句揭曉,第四句里有一個因果關系。辭之所以可以鼓動天下,是因為里面含有“道之文”,即“神理”的人文版本,那么,劉勰的意思是人文里有的就是自然之道。

因為文里擁有“自然之道”,所以人文自然貴不可言。那么,是所有人寫的文章都是人文嗎?劉勰自然給出了否定答案,“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17}。到這里,文和道之間才有了清晰的聯系。

我們重新梳理脈絡,發現劉勰的意思大概如下:

神理→道心→人→文

神理→道心→圣人→儒家經典

由此可見,《文心雕龍·原道》之中的道是與儒家的人道密切相關的。

三、關于“道圣文”體系的思辨

劉勰之所以把文章追溯到終極之道,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現實意圖。正如劉勰的時代,文學開始一種新的轉向,這種轉向的明顯極端走上了對形式的過分追求,《文心雕龍·序志》中稱:“去圣久遠,文體解散,辭人愛奇,言貴浮詭,飾羽尚畫,文繡鞶帨,離本彌甚,將遂訛濫?!眥18}

劉勰寫作的意圖,就是糾正這種過分追求語言繁縟而辭章華美的形式主義文風。那么如何糾正呢?劉勰在《宗經》中列出儒家經典為答案,為什么要學習儒家經典?劉勰又在《征圣》中給出解答,是因為圣人的文章“銜華佩實”,值得學習和模仿。那么為什么圣人的文章好呢?《原道》中給出了答案,因為圣人明道,劉勰在《征圣》中道“是以論文必征于圣,窺圣必宗于經”{19}和《原道》中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20}為“道圣文”建立了合理的邏輯體系。

然而劉勰的真意是如此嗎?我們在看《原道》《征圣》《宗經》的時候,好像在看一道因果證明題,證明的結果就是《宗經》。所以,我大膽推測,劉勰的原意便是推廣儒家思想,對當時文風進行糾偏與矯枉。為了給儒家經典找一個合理的依據,他進行了前面漫長的立論。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原道》中的某些地方邏輯混亂和意味不明;為何崇儒的學者會將道與超自然的神理相聯系;答案便是所有言語都是為了《宗經》這個結果服務的??v然如此,劉勰行為文采縱橫,令人心折,優美的語言與精妙的文學理論交相輝映,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最光彩的一筆。

注釋:

①⑥⑦⑧⑩{11}{12}{13}{14}{15}{16}{17}{18}{19}{20}王志彬,譯注.文心雕龍[M].北京:中華書局,2015:576,3,3,3,3,3,3,9,10,10,10,11,5,573,18.

②楊自伍,編注.古文經典·國學文史啟蒙(大學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79.

③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60.

④傅如明,編著.中國古代書論選讀[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8.

⑤李寶澀,編纂.諸子文粹[M].長沙:岳麓書社,1991:1036.

⑨黃侃,著.文心雕龍札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5.

參考文獻:

[1]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

[2]楊明照.增訂文心雕龍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王元化.讀文心雕龍[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原道文心雕龍劉勰
編后記
《文心雕龍·原道》探原
——“原道”傳統與劉勰的突破
劉勰《文心雕龍》論“三曹”詩
劉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體論
《文心雕龍》選讀
《文心雕龍》: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文藝理論巨著
劉勰《辨騷》再認識
劉勰《文心雕龍》的辨體理論體系——兼論其辨體觀的開創意義和深遠影響
論劉勰辨“騷”的矛盾心理
新品Intel芯原道M 7R通話平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