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分層導學”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性

2017-06-27 13:04江寶霞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微課程新課程改革高效課堂

江寶霞

摘要:在漳州立人學?!胺謱訉W”及新課程背景下,隨著時代的發展,地理學習的形式越來越多,比如分層導學模式,微課程模式,這些對我們在一線教學的地理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就如何在中學地理新課程教學中實行高效課堂模式進行初步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效課堂;分層導學;微課程

地理學本身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涉及內容極廣,具有研究對象的聯系復雜性、空間多維性、地域廣闊性,時間漫長性等特點。作為一線初中地理教師,我們感到壓力很大,面對新課改,我認為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使初中地理教學走入一個新的天地。以下是結合我十二年教學生涯及學校新課程改革實驗中,總結出對高效課堂的理解和感受。

1、高效課堂的前提——從學生心理層面看,地理難學嗎?

地理這門功課是七年級開設的必修課。很多學生反映:“地理難學,考不好,知識課堂上講過了,也認真聽了,但還是搞不懂,理不清”。家長也困惑:“初一的地理怎么那么難?”。我覺得學生和家長的反映都是正常的,因為初中地理的課時較少,教與學的任務較為艱巨。同學們小學時接觸地理知識不多,到初中一開始就接觸到地球地圖比較抽象難懂的知識,理解起來感覺壓力很大。初一上學期,學生對地理所需的相應的數學空間知識還未學到,普遍缺乏空間想象力,找不到解題的思路。

2、高效課堂的過程——學生如何學好地理。

2.1樹立信心是學好地理,進入高效課堂的前提。

雖然同學們現在在地理學習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一定要有信心學好它。平時上好每一節地理課,在課堂上積極思維,把教師講的概念、原理先初步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應及時提問,每堂課的內容要及時消化,課后做適當的練習加以鞏固,堅持這樣做,肯定會收到好的效果。

2.2走進地理課堂,許多學生在地理課上感到困惑。

為什么課堂上老師講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題就不知所措了?這與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課有直接關系?!罢n堂三刻值千金”,45分鐘的含金量不容小覷。為了上好地理課,必須努力做到三個方面:

首先,預習: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的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薄弱點。

其次,記筆記:上課時能適當有重點地記筆記也很重要,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于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盲目濫記、為求只字不漏、圖文并茂,其實也是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講,會舍本求末的。

最后,要課后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更佳。

2.3進入初中走進地理書,隨著課程的增多,要讀的書多怎么辦?

我看重多理解。沒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誦,建議將書“由厚變薄”“再薄變厚”。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識體系,從整體上把握再去記憶,知識點力求全面,很輕松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3、高效課堂的模式——教師如何教好地理。

新一輪的地理課程改革,高效地理課堂要求全而推進素質教育,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轉變。學生大膽向課本,向教材,向教師質疑。新教材強調合作學習,不僅表現為課堂上師生的合作學習,同時表現為課后作業學生間的合作學習。

我的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符合我校提出的“分層導學”模式,其基本框架是:

3.1第一個環節是溫故知新。

初中地理課程一周是兩節,在45分鐘的課堂中,先用了4分鐘來把上節課的知識用問題提問學生的形式進一步鞏固,以加強學生印象。并針對上節課學生小測錯的部分問題進行重點點評。

3.2第二個環節是展示學習目標和導學提綱。

學習目標是針對這節課學生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突出重難點。導學提綱是針對這節課教師設置的若干問題,3~5個問題為佳,時間為3分鐘左右。

3.3第三個環節是分組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

學生針對導學提綱的問題先預習書本,按照學生四人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組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由小組長記錄下來回答問題,同時記錄難以理解的問題,記錄并提問。時間為10分鐘左右。

3.4第四個環節是突破重難點。

針對書本的重難點,以及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加以解釋,突破重難點。先針對分組學生的提問,由知道答案的不同小組的成員加以解釋,實在是全班學生都覺得困難的知識點,教師重點解釋,并加以引導。時間為10分鐘左右。

3.5第五個環節是當堂練習。

針對這節課的知識點,把一些突出重難點的知識點用練習的形式加以展示,問題由學生回答,通過這個環節可以突出學生對這節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在此環節起引導作用,時間為10分鐘。

3.6第六個環節是歸納總結。

教師針對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總結。此環節在以后教學中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來充當。

3.7最后一個環節是小組合作探究或當堂小測。

最后一個環節可以是兩種形式:一種是學生小組間競爭提問,另一種形式是采取當堂小測的形式,把今天教的知識點用3~5個題目來檢驗一下學生的掌握程度。這兩種形式可根據課堂的需要來確定。

4、高效課堂的要求——對新時代地理教師技能的要求。

新課改要求下的教師是多面手,不僅會教,還要學生會學,還要把師帶生變成生教生,讓學生學以致用。今年我還積極推行思維導圖和微課程地理模式,“微課程”是一種在線教學視頻文件,主要用于釋放老師過多的講解,是一種全新的模式?!拔⒄n程”由文字、音樂、畫面三部分組成,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星時間學習?!拔⒄n程”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一課一事,層層剖析,有深度,能啟發有思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加強理論與實踐相學習,讓實踐檢驗理論,多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技能,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把自己培養為名師作為奮斗目標而不斷努力。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教育事業作自己的貢獻,也希望自己的不斷努力和進取為地理教學的高效課堂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柯佑祥《高等教育管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第275頁

[2]張商英《從七年級地理談地理新課程改革的特征》,2010年9月,第200頁endprint

猜你喜歡
微課程新課程改革高效課堂
巧借微課,翻轉課堂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