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2017-06-27 23:59周文靜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思想政治高職

周文靜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主張充分挖掘人的潛力,重視積極情緒體驗,塑造完美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可以使學生增加積極的情感體驗,學會自身提升,增加耐挫能力,使人格更加完整,幸福感提高,從而進一步拓寬了教育思路。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思想政治;高職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但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加之思想政治學科本身枯燥乏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率一直不高,難以達到教學目標要求。而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則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工具。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應用積極心理學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上世紀美國兩位著名心理學家共同提出的一種心理學思想,它顛覆了消極心理學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中的主導地位,填補了以往心理學研究的空白,成為心理學專家們研究的重點對象。與消極心理學相反,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人類的健康、幸福、樂觀、力量,社會的和諧發展,其以倡導積極樂觀向上、良好道德品質為價值取向,傳遞的是積極的思想,樂觀的心態和正能量。作為一種心理、一種概念,積極心理學的產生受到了各國相關學者們的廣泛研究與探索。在長期的研究發展過程中,積極心理學整合了不同領域心理學中的積極心理、力量,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以往心理學研究成果進行了詮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心理學的不斷發展與壯大。

積極心理學以自我決定行為為理論基礎,強調人是積極的,具有先天的心理發展潛能,在充分認識自身需要和外界環境基礎上,做出自我決定,這就是個體對行動做出經驗性選擇的一種體現,是人類擁有的一種潛能。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

1.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受我國傳統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和“學而憂則仕”等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鄙薄高職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學生和學生家長對高等職業院校的認可度較低,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自卑心理。因此,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改變他們消極自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使其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的行為傾向可以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逃避性的行為傾向,另外一種是接近性的行為傾向。積極的情感體驗是一種積極的主觀體驗,能激發個體產生接近性的行為傾向。在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樹立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幫助學生挖掘自我的積極品質,激發潛能,從而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接近傾向的情感體驗就是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可以使學生的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促使其從主觀上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終實現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與統一。

2.運用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運用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們要首先改變傳統意義上教師和學生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承認教師和學生都是成長中和發展中的個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教師要培養自己的積極心理,關注自身的健康成長,也要以積極的心理看待發展中的學生,重視學生個體自我成長的經驗,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采用贊美、鼓勵、換位思考、說理、接納、關心等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多使用積極的、平等的詞匯,如尊重、分享、快樂等,促進學生充分地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

3.營造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積極人格特質是支撐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容之一,這套標準是由該學科的奠基人彼得森和塞利格曼通過調查研究后提出的,具體包括六種美德,它們分別是:智慧、勇氣、仁愛、公正、節制、卓越。擁有積極的人格特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當代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環境系統可以為積極人格特質的形成和積極情緒的獲得提供社會支持。積極的環境系統包含三個層面,首先是宏觀層面的,如民主的國家制度、重要的方針政策等;其次是中觀層面的,如人性化的單位管理制度、社區管理等;最后是微觀層面的,如美滿的家庭關系等。因此,為高職學生營造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可以從優化社會環境、校園環境和家庭環境入手,構建完善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形成合力,保障高職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形成。

4.持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熏陶和督促兩種力量比較起來,熏陶尤為重要?!毙@文化對于高職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融入職業道德、職業人文素養和職業理念等要素,建設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例如,高職院??梢圆扇〖寄艽筚?、文化藝術節、科普活動周等形式,用積極、正面、向上、健康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隱性教育,弘揚主旋律,使它們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5.切實優化學生的家庭環境

由于高職學生大都住校生活,教師接觸其家庭的機會較少,因此家庭環境的優化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教師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短信等方式與學生的家長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加強溝通與交流。這樣,一方面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到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家庭現狀,指導家長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來管教孩子,使高職學生能夠在民主、平等、包容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積極的育人功能。

結語:

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既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又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和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隨著高職院校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越來越重視,積極心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也將得到大幅提升,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實效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金明,王雷,李小紅.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幸福感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5(3)

[2]王慶鸞.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運用[J].教育評論,2015(8)endprint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學思想政治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