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破解之道

2017-07-09 12:53王曉芹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8期
關鍵詞:融資困境對策建議中小企業

王曉芹

摘 要:中小企業在推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還是市場競爭的內在要求。我國中小企業數目巨大,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用人需求正好可以吸收就業,很大程度地緩解我國就業問題。另外,中小企業的經濟收入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量中小企業的存在活躍了我國市場。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發展遇到了很多問題,融資難是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離不開資金的維系,企業穩定運作的背后是穩固的資金鏈,不置可否的是,融資難的問題干擾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早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由于重視程度不足,長時間內都沒有實質性的改善,進而導致中小企業成長陷入困境。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內部原因,外部原因,對策建議

1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分析

1.1內部原因

1、中小企業自身信用觀念的缺失和不足。

中小企業缺乏良好的信用觀念與意識。信用觀念與意識的缺乏將促成不講究信用的行為,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參差不齊早是不爭的事實,不少企業假借破產的名義逃避貸款。從這些現象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小企業的違約率一定是大大超過大型企業的,這完全是中小企業自身信用觀念缺失所導致的。企業應當誠信經營,在任何一個發展階段都應當做到誠信,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觀念的缺失致使不講究信用的行為,進而影響企業融資,可謂得不償失。

2、中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

在我國,對于那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業和承包型經營的中小企業來說,他們的經營人員和管理者大多都是些綜合素養相對來說是較低的人。管理人員的素質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盡管不少企業引入了先進的現代管理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管理人員的素質也就不能真正解決企業內部治理問題。所以,管理混亂的現象在中小企業中是普遍存在的,這也直接造成企業經濟效益的低下。

3、中小企業產品結構缺乏多樣性

中小企業產品結構缺乏多樣性、生產技術水平不能及時更新、經營規模不大,且科技含量不高,相應的償債能力也就比較低,抵抗風險的能力不足,一旦產品價格或原材料價格產生微弱的波動,企業在一時之間很難采取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來躲避風險,對企業的發展自然是一場風暴。

1.2外部原因

1、缺乏政府的支持與法律體系

目前,政府在中小企業的融資方面給予的支持還很少,在法律環境和政治環境方面的支持也有所欠缺。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后,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之間還存在一些未能解決的矛盾,觀念轉換不夠及時,在就某些問題的處理方面,政府工作人員依然沒有徹底從計劃經濟的觀念中轉變過來;法律環境不容樂觀, 政府對于相關方面的法制建設還很滯后。

2、金融體系存在著結構性失衡

金融體系未能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有所改革,出現結構性失衡。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貸款的主體,商業銀行往往傾向于對信用狀況好、盈利能力強、資產規模大的大型企業放貸,以有效規避風險,獲得較高的收益,對中小企業貸款這種放貸收益不高而潛在風險又較大的業務興趣不大。

3、銀行偏好的制約

我國國有銀行實行了讓每一個信貸員對每一筆貸款負全責的“貸款責任追究制”,也就是說,如果信貸員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一旦還貸出現問題,其損失就會從信貸員的收入中扣除。由于風險和收益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在同樣的條件下,信貸員會優先選擇國有企業,并為其提供貸款。

2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對策

2.1從企業自身素質方面

1、增強誠信意識,樹立良好的企業信用形象。

從中小企業自身來看,要解決融資難問題,就必須樹立誠信經營的意識,規范自身信貸行為,這些都是中小企業能夠順利融資的前提和基礎。中小企業要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建設,在合理使用資金的同時考慮到企業的盈利,在這兩者中找到合理的平衡點,不論是對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者其他企業、單位的往來資金,都要嚴格遵守當初約定好的時間,按期準時償還。

2、提高中小企業營運管理水平,完善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結構

企業要不斷完善內部營運機制,多去吸收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予以改善;在財務制度方面也要予以重視,使其走向規范化、透明化。與此同時還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組織形式,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積極實行企業治理結構從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3、加快企業轉型,加強技術創新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做好企業轉型,提高企業產品的性能,增大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解決融資難的最有效措施。需要企業大力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積極引進新興技術,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爭做技術密集型企業。

4、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

中小企業與銀行建立良好的關系,有利于銀行了解企業的發展實況以及信用狀況,實現信息的雙向溝通,在銀行充分了解企業的情況下更容易實現融資。企業應根據銀行的信貸條件積極改善自身的營運情況,管理水平,此外,中小企業還可以強與大中型企業、擔保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借此來緩解融資平臺承擔債務風險的壓力,銀行方面也應根據中小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適當的放寬信貸條件,向符合信貸條件的企業發放貸款。

2.2政府和社會方面

1、加強政府的支持及中小企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

政府有義務為不同經濟主體的融資提供良好的環境與保障,政府應實施頒布更多相關法律文獻,利用法律的嚴苛為企業融資提供保障。政府在立法時,未能全面考慮中小企業的發展實情,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建設還不完善。除了《中小企業促進法》就沒有其他更具相關性的法律了,政府還應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頒布更多的規章制度,使中小企業在更有保障的前提下進行融資活動。

2、建立和健全自有資金補充機制。

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對企業的資金擁有量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并沒有過多的資金,其很難通過銀行獲得貸款。對此,政府應當建立合適的資金補充機制,來保證中小企業的資金擁有量。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定能夠獲得銀行的貸款,解決融資難題。

3、完善信息平臺,將信息公開,實現信息透明。

中小企業信用參差不齊的根本是信息未能做到公開透明,給予企業造假的空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需要完善相應的信息平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該平臺的信息由政府統一收集并即時公布,在開放便于使用者查詢信息的窗口的同時,還可以提供信用等級評價制度作為參考,這不僅可以讓那些抱有僥幸心理想要逃廢債務的行為無所遁行,而且還可以降低其他投資者的風險,同時也對其他企業產生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4、降低資本市場準入條件,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提供便利。

第一,應逐步降低“潛力股”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條件,鼓勵其進行股份制改造;第二,根據各個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劃分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只有這樣每家中小企業都能從中獲得融資,解決融資問題并獲得發展。

結論:

中小企業能夠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是不可置否的事實,因此中小企業的發展與我國國民經濟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目前為止,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舊沒有實現階段性的進展,資金問題的解決情況于中小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倘若不能很好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將極大程度地限制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融資難來自于內因及外因雙方面的原因,企業自身的問題顯而易見,政府與社會全體的問題也不能忽視。企業自身要提高意識加強管理,政府與社會全體方面也應做出適當努力,完善相關法律、提供多元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幫助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現,實現國民經濟進一步增長。

猜你喜歡
融資困境對策建議中小企業
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應對策略分析
論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應對路徑選擇
河南省家庭農場融資困境問題分析
德州市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