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大學生學業表現的相關性分析

2017-07-09 12:19張曉菁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7年9期
關鍵詞:籍貫變量學業

張曉菁

[摘 要] 通過調查問卷,收集了高職大學生學業表現的數據,分析了大學生的性別、籍貫、年級與學業表現之間的相關關系,得出女大學生的學業表現優于男大學生的學業表現,外省大學生的學業表現低于江蘇省大學生的學業表現,而隨著年級的提升,大學生的學業表現會越來越好的結論。

[關 鍵 詞] 大學生;學業表現;相關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5-0040-02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人們不斷質疑高等教育質量,高等教育質量成為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傳統的高等教育質量觀認為,高等教育的質量由學校的資源如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科研實力、財政投入、生源情況和品牌等因素決定,政府部門的各種教學水平評估很多指標也是據此而來。這種以資源投入為主導的評價模式和標準,使高校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獲取

外在資源,以滿足各種評估認證的條件與標準,而不是放在內部制度的改進上,忽視了對學生的關注,忽略了人才培養這一大學教育真正的、最初的使命與宗旨。所以,從關注資源與投入轉到關注學校與學生并重,從注重靜止狀態的數據轉到注重教育實

踐過程及學生的價值增值,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保證體系,既是對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有益補充,又是真正實現

以學生為本理念的最好教育實踐。而從學校層面上來看,通過對學生學習性投入狀況和學業表現的調查,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效果、存在問題等學習投入與過程方面的真實情況,發現學校對學生學業的要求是否得當,所提供的學習機會和資源是否充分,在學生學習中是否發揮了影響等,從而讓學校政策制定者以真實科學的數據為依據,有針對性地改進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習投入是指個人學業和課堂內外有效教育活動中所投入的時間及精力,以及學校如何在政策、實踐及制度等方面吸引及支持學生學習,可以歸為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緒投入三個核心維度。行為投入一般是指學生進行的有利于心理適應和取得學業成就的行為。認知投入是指兩種可能影響學業成就和心理適應的變量,即學生對學習的心理性“投資”和使用的學習策略。情緒投入的內涵,存在較多爭議,不僅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情

緒,還包含了指向教師和學校兩個主體的各種情緒。

學業表現是人們學習行為的產出或結果,是人們在學習期

間完成任務的成就或者成果。學業表現通常指某個人經過對某種知識或技能的學習訓練,而后取得的成果,一般表現為學生在知識、技能或某種能力方面的增加和提高。學業表現就是表現出運用新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它不僅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習得,還包括了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技能的能力。學習成績只是對學業表現的一種量化結果,但并不是學業表現的全部內涵。

二、研究方法

(一)對象

本研究隨機抽取南京某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60份,回收到有效問卷331份,有效回收率為91.94%,其中男生226人,女生105人;大一152人,大二150人,大三29人(由于大三學生大部分在實習,抽取的樣本較少),年齡在19~22歲之間。

(二)研究工具

1.調查問卷的編輯。本研究采用廖友國編制的大學生學習投入問卷,問卷由20個項目構成,包含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緒投入3個因子。其中行為投入6個項目,認知投入7個項目,情緒投入7個項目。采用Likter5級評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得1分;2表示“比較不符合”,得2分;3表示“不確定”,得3分;4表示“比較符合”,得4分;5表示“完全符合”,得5分。下同),得分越高,說明學習投入越高。

2.數據處理方法。對每一個學生問卷中學習投入各方面的成績進行求和,然后對照他們的學業表現,進行加權平均的方式,形成一個個與之對應的點,采用Eviews6和Excel對數據進行差異性統計分析,探索出江蘇省高職大學生的學習投入、性別、籍貫、年級和學業表現之間的相關關系和回歸關系,最終通過學校和學生兩個方面去尋求更合適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投入,促進高職大學生學業表現的提高。

三、相關性分析

在研究某一個因變量的時候,變量中會包含一些定性變量,比如性別、籍貫、年級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虛擬變量將這些定性變量引入到回歸模型中。在這個研究中,對不同的定性變量,即使在學習投入相同時,它們對學業表現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當考慮性別可能會顯著影響學業表現時,我們希望引入這個變量,考慮是男生和女生的不同而產生影響,建立定性變量,并賦值0或1,用1表示男生,0表示女生,像這樣只取0和1兩個值的變量稱為虛擬變量,一般用D來專門表示虛擬變量,以和其他變量區別。并且令學業表現為BX,學習投入為TR。

(一)性別與學業表現的相關關系

設Y=b0+b1D+?著

其中,Y代表學業表現,D是虛擬變量,D=0時,b0是女生的學業表現;D=0時,b0+b1是男生的學業表現,而b1就是男生和女

生兩組學業表現樣本均值的差別。

通過圖2可以觀察到,1表示的男生所對應的學業表現整體水平比女生要低。

(二)籍貫與學業表現的相關關系

用相同的方法我們可以討論不同籍貫與學業表現之間的相關關系,設Y=b0+b1D+?著

其中,Y代表學業表現,D是虛擬變量,D=0時,b0是外省學生的學業表現,D=1時,b0+b1是江蘇省學生的學業表現,而b1就是江蘇省學生和外省學生兩組學業表現樣本均值的差別。

由此得出,江蘇省外學生的平均學業表現78.92857分,江蘇省內學生的平均學業表現為81.638887分,從而外省學生的平均學業表現要低于江蘇省學生的平均學業表現。

(三)年級與學業表現的關系

在研究年級與學業表現的關系時,我們的變量包含兩種以上的屬性,因此我們要設定D1,D2,并利用公式。

四、結論

從單個因素的研究來看,在性別上,女生的平均學業表現比男生要高,可能是因為女生比男生上課更加認真,課后作業和復習的效率也比男生要好,最后的考試也就自然比男生的分數高。在籍貫的影響中,得到江蘇省內學生的平均學業表現比省外的

要高,造成這個差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校的省外學生來自于

西部地區,畢竟西部地區的教育水平與江蘇省的教育水平的一

定的差距。在年級方面,大三學生的平均學業水平高于大二,大二的高于大一,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結果:(1)因為大三取的樣本少,僅占總樣本數的8%不到,所以個別大三學生的成績相當于整個大三群體。(2)由于三個年級的課程安排不一樣,所以在最終的學習成績中,加權平均時無法統一起來,也就存在了直接性的差異。(3)三個年級學生的心態和學習方法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大三的學生可能更能運用學習方法,取得更高的成績。

參考文獻:

[1]Schaufeli W B,Martiez I M,Marques-pinto A,etal. 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 nationai stud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2,33(5):464-481.

[2]JENNIFERF, PHYLLISB, ALISONH.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4,74(1):62.

[3]ZIMMERMANBJ.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ehievemeat: An overview[J].Educationd psychologist,1990,25(1):3-15.

[4]SKINNERE.A.,BELMONTM.J..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ciprocal effect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cross the school year[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85):5751.

[5]廖友國.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對學習價值觀與學習投入關系的調節作用[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3(5).

[6]廖友國.大學生學習投入問卷的編制及現狀調查[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2(2):39-44.

[7]李子奈.計量經濟學[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6.

[8]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9.

猜你喜歡
籍貫變量學業
攝影作品
閑散生活
基于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評價與水平劃分
基于明清補服為基礎的中式學位服設計
村居
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調研報告
業精于勤
分離變量法:常見的通性通法
35
不可忽視變量的離散與連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