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可譯性

2017-07-13 22:00王飛云
校園英語·上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游子吟措辭音韻

【摘要】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古典詩歌其是否可譯,自古就說法不一。有一些中外大家把中國的詩歌翻譯成英文,但畢竟不是原文再現,造成譯文的缺憾美。本文以《游子吟》為例,從措辭、韻律等角度探討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可譯性,讓更多的人通曉中國古典詩歌的原文美所在。

【關鍵詞】古典詩歌 《游子吟》 不可譯性 措辭 音韻

一、引言

中國最早的詩歌起源于《詩經》,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中國古典詩歌的措辭、韻律給古詩英譯帶來很大困難。中外學者稱不譯中國古典詩歌。古詩英譯的過程中,其在措辭和韻律方面的獨特性,使得譯文不能完美再現古詩的美。

二、中國古典詩歌中措辭不可譯

中國古典詩歌言簡意賅,具有朦朧美和意境美等特點達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這些特點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獨特性,在措辭和韻律等方面造成了不可譯性。在此從措辭和韻律因素兩方面,以《游子吟》為例分析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可譯性。中國古代詩歌對于選詞極為講究,對于詞匯的翻譯,諸多大家仔細推敲,還是無法譯出原文的味。以《游子吟》為例:

Version 1

The Song of the Wandering son

Threads from the hands of a doting mother

Worked into the clothes of a far-off journeying son

Before his departure,were 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Lest haply his return be long delayed,

The heart -the inch- long grass-

Who will contend that either repay

The gentle 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

(Tr. Amy Lowell)

Version 2

Song of a Roamer

The threads in a kind mothers hand-

A gown for her bound for a far-off land.

So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

Such kindness as yong grass receives

From the warm sun cant be repaid.

(Tr. Xu Yuanchong)

原文中“遲遲歸”一詞中,“遲遲”運用疊字,讀起來朗朗上口,表達出母親擔心兒子晚歸。Lowell譯為be long delayed;許譯為 be delayed,二人譯法大同小異,只給出詩歌的含義,沒有把原文的疊字譯出,失去了詩歌的“味”無法再現原文。其次,在三四句中“密密縫”和“遲遲歸”完美的動詞對仗,可謂一大特點。在Lowell的譯文中為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和 be long delayed把“密密縫”的動態轉化為了靜態;許的譯文為sown stitch by stitch 和be delayed。許的譯文用了動態并且把“密密”譯為“stitch by stitch”與之對應,但是“遲遲”卻譯成疊字。漢語是聲調的語言,有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中國古典詩歌對韻律、平仄和押韻有嚴格規定。古詩英譯的過程中,英語較少用韻腳,中外譯者只譯出原詩的意思,而詩的韻律之美卻難以表現?!队巫右鳌返穆曊{是: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由此可以看出平仄 在古詩中交錯使用產生抑揚頓挫之感,構成音韻之美。在Lowell和許淵沖先生的英譯版本中注重用抑揚格構成押韻,無法表達出古詩聲調帶來的美感。

三、中國古典詩歌中隱喻意象不可譯

中國和西方在詩歌創作手法隱喻意象方面有很大差異。例如,“慈母手中線”中的“線”古典詩歌中暗含留戀或牽掛的意思;而在英文中‘thread卻無此意?!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敝袊诺湓姼柚小按绮荨焙汀叭簳煛庇歇毺氐暮x?!按绮荨敝感〔?,象征著子女;“三春暉”中三春指的是孟春、仲春、季春,暉指的是陽光;“三春暉”象征著母愛猶如春天和煦的陽光。中國讀者看來,讀到“寸草”和“三春暉”就會明白詩歌是對母愛的歌頌。而在英譯時,“grass”和“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英語國家讀者心目中就是草和三月的陽光和母愛毫無關聯。

四、結語

中西方文化差異造成中國古典詩歌在措辭和韻律等方面不可英譯,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原文的缺憾美,很難把中國古典詩歌的朦朧美和意境美表現出來。在中外大家努力下,還是為傳播中國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程穎,詹星.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4):314-315.

[2]劉莉.中國古典詩歌的可譯性研究[J].語文建設.2014(01):74-75.

[3]張慧玉,鄭潔.古詩英譯中的取舍得失—對比分析《游子吟》的四個英譯本[J].海外英語.2014(09):158-174.

作者簡介:王飛云(1991.02-),女,河南駐馬店人,西北師范大學,碩士,院系:外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猜你喜歡
游子吟措辭音韻
游子吟
日語專業學生的語用誤用以及相關教授法
散文“Of Studies”兩種譯本對比賞析
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上)
神數據
孟郊《游子吟》與W·S·默溫《分離》之比較
唐詩賞讀——游子吟
《老人與?!纺信g者譯本對比
論漢字三美
從聲調演變史看方言中調值變化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