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栽培方式對太湖莼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2017-07-14 08:53張朝陽嚴吳煒李浩宇楊大強張忠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1期
關鍵詞:露地栽培設施栽培品質

張朝陽+嚴吳煒+李浩宇++楊大強++張忠新++萬本茂++江解增

摘要 以太湖莼菜為試驗材料,采用設施、露地栽培模式,對太湖莼菜生長、品質及產量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與露地栽培模式相比,設施栽培顯著提高了太湖莼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性及除精氨酸外的其余15種氨基酸含量,顯著降低了太湖莼菜干物率、NO3--N含量以及黃酮、總酚含量,其VC、可溶性蛋白、粗纖維含量與露地栽培莼菜無差異;較露地栽培增產2 290 kg/hm2,增幅13%,前景廣闊。

關鍵詞 太湖莼菜;設施栽培;露地栽培;產量;品質;影響

中圖分類號 S64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073-02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Taihu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

ZHANG Chao-yang 1 YAN Wu-wei 2 LI Hao-yu 1 YANG Da-qiang 1 ZHANG Zhong-xin 1 WAN Ben-mao 1

JIANG Jie-zeng 2 *

(1 Dongshan Tow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ervice Station of Wuzhong District in Su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Suzhou Jiangsu 215107; 2 Institute of Aquatic Vegetable Research,Yang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Taking Taihu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using the model of open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ed cultivation,the growth,quality and the yield of the Taihu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open cultivation,the protected cultiv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all of the 15 amino acids except arginine,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tent of dry matter,NO3--N,flavonoids and total phenols.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 of Vc,soluble protein and crude fiber.compared with open cultivation,the yield increased by 2 290 kg/hm2(13%),it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aihu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protected cultivation;open cultivation;yield;quality;effect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原產中國,已有1 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江蘇省太湖地區、浙江省西湖地區、重慶市石柱縣、湖北省利川地區是我國的莼菜主要產區[1]。莼菜食用嫩梢和初生卷葉,其富含蛋白質、可溶性糖、VC等營養物質,有清熱、利尿、消腫和解毒等功效。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導致的生境破壞和過度開發利用,莼菜的群落面積與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瀕臨滅絕,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野生植物[2]。

太湖莼菜是蘇州地區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種,隨著觀光農業的發展,太湖莼菜設施面積日益增加。通過在莼菜塘架設大棚開展設施栽培,春季3月中旬即可采收,使得早春到達鄉村旅游的觀光客就能品嘗到鮮美的太湖莼菜,既增加了農民的收益、提高了種植莼菜的積極性,又提升了太湖周邊鄉村旅游景點的聲譽和熱度,促進了太湖莼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本試驗對太湖莼菜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產量與品質進行比較,旨在為發展太湖莼菜設施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本試驗于2014年2—5月在蘇州東山東湖莼菜廠莼菜種植基地進行。供試莼菜品種為太湖紅葉莼。

1.2 試驗方法

1.2.1 設施搭建。在總面積6.7 hm2的莼菜塘內北側搭建跨度6 m、長37 m標準鋼管大棚,在拱桿插入位置按40 cm深度埋入寬40 cm、厚5 cm的水泥地磚,大棚安裝頂縱拉桿1道、肩縱拉桿2道、底部縱拉桿2道,裙膜基部壓入塘底泥中、壓實、隔斷低溫季節的內外水流,兩端設門、底框距離土表30 cm,用壓膜卡槽固定頂膜。

1.2.2 管理方法。大棚于2月20日覆蓋塑料薄膜,棚內氣溫達35 ℃以上后揭膜通風降溫,其余管理措施與露地栽培相同。大棚內莼菜于3月19日開始采收,露地栽培莼菜于4月5日開始采收。

1.2.3 產量測定方法。隨機選取3個大棚,以露地栽培莼菜作對照組,面積均為0.067 hm2,從設施栽培及露地栽培莼菜采收期起,每天記錄莼菜產量,計算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莼菜春茬(3月、4月、5月、6月)總產量。

1.2.4 營養成分測定方法。2014年3月19日隨機選取3個大棚,按五點取樣法在棚內隨機選取有代表性的5個試驗小區采收莼菜,每個試驗小區為邊長1 m的正方形,同時以莼菜塘內取樣大棚南面露地栽培的莼菜產品為對照,按同樣的方法于4月5日取樣。取樣后分別測定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NO3--N及16種游離氨基酸含量,以及粗纖維、總黃酮、總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每個指標重復測定3次。

1.3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軟件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結果以平均數±SE表示,并用平均數進行顯著性檢驗(LSD 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及效益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2014年設施栽培莼菜開采期在3月19日,露地莼菜開采期在4月5日,設施栽培莼菜春茬總產量為19 875 kg/hm2,較露地栽培莼菜的17 585 kg/hm2增產13%。2014年3月莼菜平均單價為40元/kg,4月大量上市后,平均單價為26元/kg,設施栽培莼菜較露地栽培莼菜增收85 790元/hm2,設施投入約11.25萬元/hm2,使用期約為5 年,1.5年即可收回成本。

2.2 成分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設施栽培莼菜的干物率顯著低于露地栽培,主要是由于設施內溫度較高、莼菜生長速度較快所致。設施栽培的莼菜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露地栽培莼菜,可能是由于設施內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糖分積累所致;VC含量總體較低且設施與露地栽培間差異不顯著,這可能與莼菜葉片尚未展開且包裹較多膠質相關,也說明設施栽培并未明顯影響葉片VC的合成;設施栽培莼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與露地栽培相比稍有上升但差異不顯著;NO3--N含量均非常低,但設施栽培莼菜的含量顯著低于露地栽培,這可能是由于設施內溫度較高,莼菜生長較快,NO3--N含量積累較少。由表3可以看出,設施栽培莼菜與露地栽培莼菜的粗纖維含量總體較低且無差異,這與莼菜產品屬于幼嫩葉片的特性相關;設施栽培莼菜總黃酮和總酚含量顯著低于露地栽培莼菜,但DPPH自由基清除率稍高于露地栽培莼菜,差異不顯著說明設施栽培莼菜的總體抗氧化性能力并未下降。

由表4可以看出,在測定的16種游離氨基酸中,除了精氨酸外,設施栽培的莼菜氨基酸含量都顯著高于露地栽培莼菜,可能是由于早春條件下設施環境內溫度相對較高且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合成。16種游離氨基酸的總含量接近1%,證實了作為特色蔬菜的莼菜以含有較多游離氨基酸而知名[3]。

3 結論與討論

在莼菜塘中架設大棚開展莼菜設施栽培,可使莼菜采收期提前15 d至3月中旬末[4-5],是太湖流域特色農產品中最早上市的種類,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對當地農民發展太湖莼菜產業,保護太湖莼菜種質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設施栽培莼菜的多個品質指標與露地栽培莼菜相比總體差異不明顯,關鍵品質指標游離氨基酸含量甚至優于露地栽培產品,產量較露地種植增加2 290 kg/hm2,增幅13%,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6]。

4 參考文獻

[1] 劉美玉,習向銀,羅麗娟,等.莼菜資源利用研究綜述及展望[J].長江蔬菜,2011(10):7-10.

[2] 高邦權,張光富,陳會艷.不同生境下莼菜群落的物種多樣性[J].應用生態學報,2007(2):283-287.

[3] 黃艷.常見果蔬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的測定[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9):4088-4089.

[4] 張雷,王凌云,陳淑玲.蔬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12):101-102.

[5] 李浩宇,楊大強,張忠新,等.太湖莼菜設施早熟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7):73-74.

[6] 沈珉,黃炳元.太湖莼菜無公害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6(9):50-51.

猜你喜歡
露地栽培設施栽培品質
露地薺菜有機栽培技術
張掖市無公害露地西瓜高產栽培技術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草莓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影響果樹設施栽培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及對策
7個黃瓜品種露地栽培品比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