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冰與火之歌》為視角探究英美史詩奇幻小說空間敘事的擬真性

2017-07-17 09:41武瑩
大觀 2017年6期
關鍵詞:空間敘事

武瑩

摘要:《冰與火之歌》是由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所著的史詩奇幻小說系列,共有七卷,目前只出版了五卷。書中所描寫的世界和人物都非常復雜,卻雜而不亂,每個人物和事件之間都存在有一定的聯系?!侗c火之歌》屬于奇幻小說,但它所構建的奇幻世界虛而不脫,人們可以在小說里找到現實中的影子,并有所感悟。作者馬丁在小說中使用了空間敘事手法,并且賦予其擬真性,使奇幻小說不再那么脫離實際、難以理解,也使小說的結構更加整體,讀者讀起來不會覺得混亂?!侗c火之歌》中巧妙的空間敘事手法值得我們分析探討。

關鍵詞:《冰與火之歌》;空間敘事;擬真性;史詩奇幻

一、史詩奇幻小說空間敘事擬真性的意義

英美史詩奇幻小說一般具有場面壯觀、篇幅宏大等特點,每一部小說的使用手法不盡相同,《冰與火之歌》巧妙地使用了空間敘事的手法來描寫虛幻的大陸和世界,并在此基礎上賦予其擬真性,使虛幻的世界看起來不再虛無縹緲,或者說與現實生活毫無關聯,而是變得有血有肉,使讀者能夠產生共鳴。這就是在史詩奇幻小說中使用空間敘事手法并賦予其擬真性的意義。首先來說,奇幻小說有一個優點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有魔法,但是《冰與火之歌》中的人物均很少使用魔法,這就使整個小說少了一些荒誕多了一些嚴肅,很少出現不符合邏輯的故事情節,使小說有了一定的真實感,凸顯了史詩奇幻小說的屬性,不僅是小說,更是一部史詩,這樣會使讀者在體驗奇幻空間的同時也不會覺得過于虛幻或者說虛無縹緲,而是有真實現實的印象可以與小說進行比照,產生聯想,使讀者讀小說時會更有興趣。奇幻可以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而空間敘事的擬真性又使讀者可以與現實產生一定的聯系。同時,奇幻的主題可以使作者能夠盡情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而不受現實和歷史的約束,空間敘事的擬真性又使得作者有必要從現實中參考借鑒一些實例,使整片小說不再那么天馬行空,脫離實際群眾,沒有根基。從來藝術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史詩奇幻小說空間敘事擬真性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其次,類似于《冰與火之歌》的史詩奇幻小說基本上都屬于鴻篇巨制,所以章節多、人物多、事件多肯定是再多難免的,在這類小說中巧妙的運用空間敘事的手法,將整個故事的龐大的敘事空間切割成一個個小的敘事空間,然后“小空間”的主人公按照自我的命運走向存在并運動著,讀者讀起來不太容易混淆人物和事件,理解起來會更為容易。最后,在英美史詩奇幻小說中使用空間敘事手法并賦予其擬真性可以使整個小說更為整體,每一個空間均存在聯系,給讀者一種統一的整體感。小說的巧妙之處就在這里,雖然是局部空間,但是并不是雜亂無章、無跡可尋,而是存在一種聯系,隱含了一個相對統一并完整的空間系統,相對于一般的按照時間敘事的小說來說,空間敘事可以支撐構建整個小說的敘事主結構和脈絡,使得這部史詩奇幻小說篇幅宏大而不散,別具魅力,值得一讀。通篇的整體統一,使得讀者理解起來不會太費勁,不會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從而能夠體會到小說的本身魅力。

二、《冰與火之歌》空間敘事擬真性的體現方面

(一)虛擬空間是對現實的映射

為了體現《冰與火之歌》的擬真性,小說的一些大背景設定均參考了現實,比如說被劃分為七大王國的維斯特洛大陸與經歷七國時代的古代英國大陸極為相似,君臨在維斯特洛大陸的位置與倫敦在英格蘭的位置是基本一致的,而文本中的北境長城實際上是哈德良長城的縮影,這個絕境長城以外的野人正映射著羅馬當年抵御的北方的蓋爾人等等。

小說中人物的性格以及命運安排的敘事描寫也對照和參考了現實,小說中描寫人物對于權力的渴望以及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映射現實中人們追逐名利的丑惡嘴臉,但是如果不涉及權力爭奪的時候仍具有善良公正的一面,體現了人性的矛盾。這就體現了擬真性,屬于比較現實了,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好人和壞人的界限并沒有那么清楚。小說描寫中也一樣,這些渴望權力的人物不惜變得道德淪喪、失去理智,就像皇后瑟曦,與他人密謀,殺掉自己的國王丈夫,最終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她并不是完全的冷酷無情,當史塔克家族的男孩無意間發現瑟曦和他弟弟的不正當關系時,雖然這可能威脅到她的愛情和地位,但是她并無意謀殺男孩,當御前首相發現三個王位繼承人身份的秘密時,瑟曦也是僅打算以發配邊境作為報復而不是取其性命。再比如小說中描寫的黑水灣一戰,震撼的場景讓讀者讀起來感覺酣暢淋漓,水面上燃起熊熊磷火,加上連環鎖鏈,來自蘭尼斯特家族的提利昂借此阻止了侵略者的進攻。歷史上“希臘火”部隊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之圍也采取了相同的戰術,這場戰役中君士坦丁堡巨鏈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還有小說中著名的場景“血色婚禮”來源于“黑色晚餐”和“格倫科大屠殺”這兩個歷史典故?!昂谏聿汀笔录兄v述了威廉與大衛·道格拉斯被處決的慘狀,道格拉斯氏族曾是蘇格蘭幼年國王的敵人。蘇格蘭國王表面上為了促進和平而設宴并邀請道格拉斯氏族做客,但是到了晚宴結束時,道格拉斯一族被拉進城堡廣場就地處決?!案駛惪拼笸罋ⅰ笔录锟藏悹柺献逋瑯右彩沁`背了熱情好客的傳統,他們在麥克唐納家族熟睡之時將其一一屠殺。直到今日,名為格倫科的飯店都會做一幅寫有“坎貝爾禁止入內”字樣的標牌。尤其是北方人對這件事更加記憶猶新。除此之外,小說中描寫的人物與歷史中真實出現的人物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少年國王喬佛里·蘭尼斯特·拜拉席恩(Joffrey Lannister Baratheon)刻薄寡恩,驕橫跋扈,殘忍無情,著實令人生恨。喬佛里是勞勃·拜拉席恩國王和瑟曦·蘭尼斯特王后的長子,也是家族繼承人,實際上他是瑟曦·蘭尼斯特與孿生弟弟詹姆·蘭尼斯特亂倫所生。他是個十足的施虐狂。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和喬佛里相似度很高,蘭開斯特的愛德華是英國國王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瑪格麗特的兒子。他和小說中的喬佛里一樣喜歡砍掉敵人的頭顱,并且有傳言說他并非國王的親生兒子而是瑪格麗特與其他人的私生子。還有小說中的“坦格利安家族”借用了著名的托勒密王族的故事。托勒密王族是馬其頓帝國的原住家族,他們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后統治埃及近300年。其間,為保護家族血統的“純粹性”,他們可謂“殫精竭慮、極盡所能”。如同坦格利安家族一樣,托勒密王朝的國王迎娶他們的姐妹、女王下嫁她們的兄弟,將這樣的鬧劇上演了幾百年。

這都屬于作者空間敘事擬真性的一種表達,在奇幻虛擬的空間中所描述的故事反而能夠映射現實,使讀者讀起來較為真實。為了這種真實,作者甚至很少在小說中描寫人物使用魔法,仿佛會魔法的世界和我們現實的世界也沒什么不同,都有著幾乎同樣的愛恨情仇,幾乎可以堪比歷史小說了,這就是在小說中運用空間敘事的擬真性的好處。

(二)整體的空間搭建

《冰與火之歌》小說人物眾多、背景宏大、情節復雜,作者巧妙的選擇了空間敘事的描寫手法,不停地切換敘事空間,推出主要人物和情節,整部小說都不是只有一個主要人物,而是有很多主要人物,還切換了第三者敘述角色,但是整個系列的小說故事確顯得非常整體統一,并且邏輯清晰主線明了,能夠有這樣的效果,離不開空間敘事擬真性的作用。故事的主線分為三條,第一條主線主要講述了在勞勃一世駕崩后,群雄并起爭奪鐵王座的故事。作為故事最主要的一條線索,主體由史塔克家族與蘭尼斯特家族的戰爭組成,而此時大陸上已經出現了五位帝王,稱“五王之爭”。如勞勃一世的兩個弟弟各自在謀求帝位,北境極寒之地也有稱王。與此同時,鐵群島、多恩等各方都在旁觀大陸上的這場戰爭,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各方諸侯都在觀戰,并考慮選擇其中一方投靠。故事的第二條主線發生在寒冷的北境,在絕境長城上有一群被稱為“守夜人”的黑衣戰士,他們世代守衛著這座雄偉的城墻,以抵御北方的野人和傳說中可怕的異鬼入侵七國?!笆匾谷恕辈⒉恢苯訁⑴c南方的權力斗爭,但作為北境守護的史塔克家族對于“守夜人”擁有一定的領導權。這條主線主要通過艾德·史塔克的私生子,守夜人瓊恩·雪諾為主角,以其成長過程作為串連,隨著情節的推進,守夜人的命運亦被緊緊的與七國間的爭斗綁在了一起。故事的第三條主線發生在狹海對岸,廣袤的東方大陸—厄索斯,主角是坦格利安家族幸存的公主丹妮莉絲,以及她的三條小龍。這三條主線非常清晰,是整個小說的脈絡走向。

《冰與火之歌》以不同的人物作為主角,展開不同的故事情節,而這些故事情節并不是單獨分離的,而是存在著環環相扣的緊密聯系,形成了鏈條式結構。鏈條式結構是“時間零”理論的載體,也就是說《冰與火之歌》的空間敘事遵循了“時間零”的理論。人物、環境、情節一直在改變,然而這些看似沒關聯的人物、環境、情節卻環環相扣,形成緊密的鏈條式樣。這就是小說擬真性的體現,與小說參考的歷史背景有著相同的契合,結合現實中真正發生的歷史事件來看,各個歷史事件其實都是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中世紀時因為有日耳曼人的入侵導致不列顛出現了“七國時代”,而這七國正是英吉利王國雛形。這就是歷史事件的聯系性,世界總是跟隨著時間在不停地運行著。而縱觀歷史,人們會發現,各個事件之間會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小說有趣在時間都是從零開始,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前面故事所發生的事情會影響后面故事情節的展開。以小說的卷一為例,第一章是以史塔克家族的布蘭作為主角,講述的是布蘭第一次觀看父親奈德·史塔克斬殺逃兵,第二章是以史塔克的凱瑟琳命名的,凱瑟琳來到神木林尋找丈夫奈德,因為丈夫每次給人行刑后,總會到此地靜默。因為兩章的主角不一樣,所以其時間都是從零開始,但是它們都涉及到了史塔克斬殺逃兵的事件,并不是毫無關聯的兩個敘事空間。鏈條式的空間形式恰好與電影敘事的蒙太奇相契合,“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切和組接,從而對素材進行選擇、取舍、修改、加工,并且創造出獨特的電影后時間與空間?!辩R頭的分切和組接與空間鏈條的環扣相對應,所以當《冰與火之歌》被拍攝成影視劇作品時并不需要做過多的改動,它本身已經是一部場面宏觀、篇幅宏大的史詩奇幻大片了。

而正是因為這種環環相扣的鏈條結構,使得《冰與火之歌》顯得渾然一體,這種整體感會給觀眾帶來一種真實感,這就體現了《冰與火之歌》作為英美史詩奇幻小說在空間敘事上的擬真性。作者馬丁本人是一個中世紀歷史的狂熱迷,筆下的系列小說《冰與火之歌》是以英國紅白玫瑰戰爭為藍本寫成的。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士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并,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英國紅白玫瑰戰爭則發生在這個時候,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為了爭奪王位互相廝殺,發生了內戰,戰爭從1455年開始到1485年結束,延續了三十年的時間。這一戰爭的結果就是一個新的王朝都鐸王朝在紅白玫瑰戰爭的廢墟中站立起來。在這次戰爭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同歸于盡,大批封建舊貴族在互相殘殺中或陣亡或被處決。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的力量在戰爭中迅速增長,并成了都鐸王朝新建立的君主專制政體的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說,玫瑰戰爭是英國專制政體確立之前封建無政府狀態的最后一次戰爭。而《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就是借鑒了這段歷史作為參考背景寫下了這部宏篇小說,所以才使得整部小說給讀者一種真實的感覺,這就是背景結構擬真性的體現。作者設置的整個故事背景開端非常完整和立體,使讀者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虛擬世界的整體形象,可以做到這點,基本上整個小說才有被讀者讀下去的欲望。如果奇幻小說的背景描述不是這樣具體、立體、統一,那么讀者的思維就是混亂的,之后更是無法理清整部小說的思路,類似《冰與火之歌》這種線索多、情節多、人物多的小說,讓讀者首先糊里糊涂并不是一個好現象,之后那么多人物以及情節,會使讀者應接不暇、陷入崩潰。所以說整體結構的搭建非常重要,它體現了一種擬真性,是這類宏大的史詩奇幻小說成功的關鍵。

三、結語

綜合以上觀點,不斷地映射現實、體現一種真實感,以及注重小說整體架構的搭建是體現小說空間敘事擬真性的兩個重要方面,使得《冰與火之歌》不只是奇幻小說,更被賦予了一定的現實意義,人們能夠通過讀這部小說而對真實的生活有所感悟,這就是它引人入勝之處?!侗c火之歌》作為史詩奇幻小說能夠成功,得到讀者認可,關鍵是作者采用了空間敘事的描寫手法并賦予了作品擬真性,使整部小說雖情節復雜、卻脈絡清晰,雖人物眾多、卻可以讓讀者記住,雖描寫的是虛幻世界,卻展現出一種真實感。

【參考文獻】

[1]喬治·R·R·馬?。ㄖ?,譚光磊,屈暢(譯).冰與火之歌[M].重慶出版社,2013.

[2]薛靜.英美史詩奇幻小說空間敘事之擬真性探究——以《魔戒》和《冰與火之歌》為視角[J].現代交際,2014(03).

猜你喜歡
空間敘事
空間視閾下的《拉格泰姆時代》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空間敘事的結構與功能
論《三城記》空間敘事藝術特征
淺談中韓電視劇、電影的敘事差異
論徐則臣小說的空間敘事
酒樓:彷徨與抉擇之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