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儒家思想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2017-07-17 14:26馬津瑾
大觀 2017年6期
關鍵詞:影響研究儒家思想中華文化

馬津瑾

摘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儒學不斷豐富起來的儒學思想體系,成為了國人的主流思想并已經形成了一種價值觀影響后人。本文就儒家思想在國人的價值觀中受到的影響及影響的成因,嘗試性地做些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儒家思想;中華文化;影響研究

儒學創始人孔子,在對其前傳統文化特別是西周禮樂文化的損益更新中,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規范,以修己安人的價值取向為追求,創立了儒家學說的思想體系。降至戰國時期,孟子和荀子在與諸子百家的學術論爭中,豐富發展了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秦朝政權推重以法家思想治國,儒家文化受到了政權力量的重創。西漢初期在經歷了以黃老之學治國的歷程之后,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取得了“獨尊”的社會文化地位,上升為占據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一、儒家思想的體系及核心

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然而儒家思想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學派出現卻是在后世儒生的不斷豐富總結中成立的。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而孔子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順應形勢,創建了一種全新的思想文化體系,體系的核心是“仁”。它們以“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思想為根本出發點,主張統治者要施行仁政,進行以德服人的統治。而對于個人則要強調重視人生的價值和人格的獨立,并且把“中庸”“天人合一”等思想作為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社會理想,這些都成了后來儒家思想理論體系的一個大的框架,為儒家思想的完善奠定了基礎。

而儒家思想體系的發展,離不開孟子與荀子對儒家思想的完善。孟子作為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從內在的心性方面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孟子主張性善論,而且他認為君子所要遵守的仁義禮智根源于心,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仁政”體系,這個體系以孟子提出的三項主張為基本內容,分別為“民貴君輕”“正經界”還有“制民恒產”。這套理論,更完善的發展了孔子關于心性方面的學說體系,因此被后世的儒家認為是儒道的正統。而孟子的“內圣”學說,更是為后世的儒學家們(如韓愈、黃戟)所稱道。因此許多人都認為孟子是繼承了孔子“道統”的學者,這種說法無疑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張,孟子只不過是對孔子思想的一個方面有所發揮的,而與“內圣”主張相對應的“外王”思想,更多的則是由荀子來繼承的。

荀子主張性惡論,提倡以禮為本、禮法結合的方式來治理天下。他在政治上主張“隆禮尚法”而在其他方面主張“人親、義行、禮節”的學說。荀子在儒家的思想之內另出新意,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主張,派內立宗,自標新意,而他所繼承和發展的,正是孔子理論主張的“外王”學說。因為荀子的諸多思想都和儒家所主張的根本思想之間的聯系不甚清晰,因此上他被許多儒學家批判為非儒,更有甚者將他劃歸的法家的開山代表,這無疑是錯誤的。荀子思想雖然有一些逸出儒家框架的痕跡,但是這是就孔子的心性說那方面來說的,就孔子的思想內涵而言,荀子的思想是合乎儒家思想的發展軌跡的一種變化,這點從后世所繼承的禮制、事功等思想主張就可見一斑,從這點上來看,荀子也無疑是孔子精神的繼承者。

二、儒家思想積極的影響

(一)儒家思想十分重視教育

在教育方面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個性差異,用啟發引導的方法逐漸讓學生明白道理,這種教學方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影響無疑是十分巨大的。文化的傳承主要在教育,只有教育有基礎,文化的傳承才不至于斷裂或消失,而正是由于儒家重視且各種教育方法的提出,使得儒家思想,且以儒家思想為主要代表的傳統文化得以完整的傳播下來,并為后人所用,與此分不開。

(二)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禮教、仁義

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禮教、仁義,即對個人的要求著重在真和善的方面,這就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了,而孔子的不語怪力亂神,對偶像的正常態度也更加證明了儒家以人為本的思想主張。這樣的主張也形成了我國文化的以人為本和以仁為本的主流思想文化特色,在與國際社會的文化交流中,使中國的文化形象變得更加寬和。而且儒家的中庸思想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了,一提到中國,很多人都會聯想起溫和的笑容和謙遜的禮儀神態,這些都是儒家中庸禮儀文化的具體表現。

(三)儒家思想上注重自然,善于辯證

儒家思想注重經驗,提倡自然農業,而且認為自然是人類理性的來源。這種思想也正好主導了我國幾千年以來的“以農為本”的思想,成了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的根基和柱石。

(四)儒家思想主張以禮治國和以德治國

儒家思想主張以禮治國和以德治國,這兩點成了中國封建統治的一大特點,相較于西方的那種用理智、法度來治理國家的方式,儒家思想中的德治無疑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而且儒家思想在幾千年的發展壯大之下,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大部分時期,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起到平衡和約束的作用。

三、儒家思想消極的影響

(一)過分強調集體的作用,而忽視了人的個性,在思想上進行大一統的主張,漠視人的個性與發展,成為統治階級進行愚民政策的思想武器。

(二)強調倫理關系的固定化,在一定程度上僵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重男輕女,家長專制,這些思想不僅制約了時人的活動和自由,更給人們的思想套上了一個枷鎖,阻礙了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級元素,它以“愛人”為基礎,儒家的倫理思想即由其發展而來,但它與封建宗法等級制是相互制約的,這就顯示儒家倫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學最初便明確了君臣、父子、夫婦等倫理關系,經漢代董仲舒“三綱”、“五?!钡募訌姾退蚊骼韺W的進一步鞏固,更上一層樓,完全迎合封建統治階級的心意了。民國初年,某報上刊載了一篇報道,大意是某婦人在其夫死后亦跳崖尋夫去了,以完成她的貞烈人生。該報非但沒有對此種行為提出異議,而是對此列婦的行為大加褒揚,稱贊她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魯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后封建專制表面上沒有了,單家族制還活著,封建禮教還活著。由這篇報道,也可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總之,儒家思想的兩部分——圣人的主觀思想和客觀政治論,即“內圣”和“外王”,都對我們民族的傳統思想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即使是當下,我們也難逃這種思想弊病的影響。它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應如實客觀地正視這個問題。比如,在我們現代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還是很有用的?!耙虿氖┙獭薄罢d人不倦”“溫故知新”等等。再有在官員的貪污腐敗問題上,提倡道德、仁義的儒家思想教育也是治貪的一種有效武器。

四、結語

在幾千年的漫漫長河中,儒家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而發展到了今天,儒家文化早就已經同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成為博大精深的一部分。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在看待儒家思想曾經帶給我們的影響上,應該客觀而真實,摒棄那些沒有益處的,汲取儒家思想時繼承那些對我們的未來生活有指導作用的,將儒家思想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發展運用并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楊紀榮.論魏晉建安時期士人的生命意識[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241-242.

[2]肖萬源,徐遠和編.中國古代人學思想概要[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

[3]蕭兵.中庸的文化省察[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4]秦秀蓮.儒家思想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邏輯性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2.

[5]陳戰國.先秦儒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影響研究儒家思想中華文化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兩岸青年在廈門共商中華文化傳承與青年擔當
體育電視節目對大學生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
信息化對民政檔案管理工作的影響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Why Learn Chines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